宋一夫 || 活到纯粹,相由心生。— — 再论“圣人皆孩之”

老子说:“圣人皆孩之”。还可以从圣人的心与相去理解。

老子主张的“心”与儒家主张不同。

孟子认为人的心,属于人的思维器官,它的本性与功能是思想。“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孔子则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荀子也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苟子·劝学》)

而老子则主张,人要如婴儿一样,“涤除玄监,能无疵乎?”(《道德经》第十章)即能保持像无知无欲的婴儿一样,涮洗净除玄妙的心境,做到不染一尘的瘢疵吗?然后使人的心境达到“致虚极,守静笃”(《道德经》第十六章)境界。为什么要这样呢?在老子看来,世界上万事万物最终要归根到本原,这个本原对人来说就是少私寡欲,处于一种清静的状态。“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道德经》第十六章)。在老子看来,聪明的人就是要守住“清净”,这便符合了自然,符合了自然也便符合了“道”,也才会使人通达与公正,人通达公正便能使人做事周全,周全了便使人一生不会有危险与灾祸。

而现今的社会“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德经》第十二章)这样做便远远地离开了道。而离开了道,则“不道早已”,便会使人快速地死亡。

圣人的心是纯粹的,“敦兮其若朴”(《道德经》第十五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道德经》第十九章),做到“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道德经》第五十六章)从而实现人的三个“复归”,即“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见《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通过三个“复归”,回到人的根本,即人的自然本性。这个自然本性在老子看来,就是人的初生阶段,即人的婴儿时期。

“圣人皆孩子”,这是说圣人如同孩子一般,这种一般除了体现人的心理方面之外,还体现在圣人的外表,即圣人的“诸相”。

在佛家看来,一切事物皆有相,而人的诸相,是被人的心性与心处尘世的事物所染而成,表现出人的诸种法相,或事物的诸种法相。“譬如清水浊,岁余还本清,自心净亦尔,唯离客尘故。已说心性净,而为客尘染,不离心真如,别有心性净。”(《大乘庄严经论》卷六)所以佛家本性净与本性空是一样的。

道家主张的虚无,主张人要返璞归真与佛家所主张的“心性净”追求的结果却是一样的,一个追求成为圣人,一个追求成佛。“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我……断一切烦恼,故见我界。”(《大般涅槃经》卷七)“佛法有我,即是佛性;我者,即是如来藏义。”即众生本有如来,就是如来藏我。

“相由心生”指人的内心所想影响对外在事物的看法,如禅宗六祖惠能在看见二僧人在争辩是幡动还是风动,惠能说既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而是人心在动,即“命由己造,相由心生”。这是说,世间万物均为化相,心不动,万物则不动,心不变,万物也不变。

这种说法固然是绝对了,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老子说的“圣人皆孩之”,是否还会得出另一结论,即老子主张人内心纯粹如朴,纯真无暇,如同婴儿,不被俗世所绊,不为俗事所累,无欲无求,顺道而行,那么这样的人的形骸,是不是会少了很多的岁月的沧桑,这样人的举止言谈,是不是会如同孩子般的天真无邪,可爱可笑呢?这种“诸相”,不是由他的内心产生出来的吗?

版权声明:
作者:ht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4486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