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的“大心脏”是怎样练成的?答案藏在邓亚萍的《心力》这本书中
8月1日,一场视觉盛宴在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精彩呈现。男子乒乓球单打四分之一决赛中,中国选手樊振东上演惊天大逆转,在大比分一度0:2、2:3落后的情况下力挽狂澜,4:3战胜日本选手张本智和,进入四强。
这场比赛引发无数观众感慨:这是一场需要准备“速效救心丸”观看的比赛,比赛过程惊心动魄。樊振东凭借超强的心理素质实现了逆转。
而事实上,在中国,不仅仅是樊振东,很多奥运冠军都具备超强的心理素质(俗称“大心脏”)。他们凭借“大心脏”在赛场上多次实现逆转。
“乒乓女王”邓亚萍曾经拿过4枚奥运金牌,18次世界冠军,在中国乃至世界乒坛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主持人白岩松曾说:“在赛场上,邓亚萍并不是靠自己巨大的身体优势来赢得比赛。但是她拥有强大的心胜能力,也就是说她有一颗大心脏。”
邓亚萍将自己14年运动生涯的经历与制胜心法写进《心力》一书中。
读懂书中心态提升的三个技巧,你就能破解奥运冠军的“大心脏”是如何练成的。
思维阻断
什么是“思维阻断”?
运动心理学家出:大脑对“禁止”的反应速度慢于“命令”,强迫自己“别想了”,可能只会让你想得更多。
正确的做法是提高自己“走神的能力”,在关键时刻,靠转移注意力摆脱消极念头。
在奥运赛场上,奥运冠军们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利用“思维阻断”法实现逆转的案例不在少数。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乒乓球决赛场上,邓亚萍对阵中国台北队运动员陈静。
比赛五局三胜制,前面两局,邓亚萍状态良好,轻松拿下。第三局是关键局,邓亚萍却意外输了。紧接着第四局,又被对方打输了。
如果第五局再输,已经是世界冠军的邓亚萍将无缘金牌,无缘卫冕。
决胜局开始前,邓亚萍坐在休息区,看着记分板,开始思考,几分钟后,她迅速地调整了心态。
最后,她以21比5的大比分终结了比赛,赢得了胜利。
很多人好奇邓亚萍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做了什么?
在《心力》一书中,邓亚萍揭晓了答案。
原来,她给自己设计了一个动作,而这个动作是她事先就安排好的习惯动作。
压力大的时候,就用手去摁摁球台。不是很快地摁,而是用力地,慢慢地,摁一下、两下、三下。
这就是“思维阻断”法。
在压力大而且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如果要阻止自己不去想比赛输赢,只会想得更多。
相反,这个时候就需要提高自己的“走神的能力”,转移思维焦点,让大脑清空之前的失误和成功,将注意力集中在新的比赛上。
而邓亚萍摁球台的动作就是提升“走神能力”的方法之一。
奥运冠军们都有自己的一套“走神”法。比如马龙,在一场与郑荣植的比赛中,0比2落后的情况下,他跟随教练刘国梁走出赛场换了件衣服,提醒自己调整好状态,最终赢得了比赛。
在遇到问题时,利用“思维阻断”法,我们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专注眼前的事,从而冷静思考,最终化解困境。
失败清单
运动赛场上总会有一些不确定因素存在。
比如种子选手也会出现爆冷的局面。这是超出自己的预期,无法掌控的一种失控感。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被苍蝇打败的冠军”。
1965年9月7日,在美国纽约举行的世界台球冠军争夺赛中,路易斯·福克斯是当时的领先选手,技艺超群,几乎稳拿冠军。
然而,在比赛的关键时刻,一只苍蝇落在他准备击打的主球上。路易斯试图赶走苍蝇,但苍蝇似乎与他作对一样,被赶走又飞回来,继续停留在他的球上。
几个回合下来,路易斯终于爆发,情绪失控,连续发挥失常,最终输掉了比赛。
不幸的是,赛后第二天,路易斯选择了自尽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赛前没有预想到比赛中可能出现的状况,突然出现的苍蝇干扰了路易斯,他失去了掌控,从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但如果提前为所有最坏的可能做预案,结果会怎么样呢?
美国压力管理专家Jane曾做过一个实验:
学生去参加面试前,Jane请他们用小纸条写下面试时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状况,并让他们把小纸条放进自己的口袋里。
结果,只要做过这个测试游戏的学生都比没有参加测试的学生表现得更好。
一个学生甚至说:“看到面试官凶巴巴的样子,我竟然有点开心,果然被我猜中了。”
就是这个放松的状态,使得这些学生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在《心力》一书中,邓亚萍把这个技巧称之为“失败清单”。
在与对手陈静的决赛前,她跟教练讲了几种她觉得可能会发生的最糟糕的状况。
比如:陈静正常发挥肯定打不过她。但是如果有其他因素,陈静也有可能会超常发挥。
有了“失败清单”,在遇到意外状况时,邓亚萍并没有失控感,反而身心放松了下来。
这就是“失败清单”的好处,提前为所有最坏的可能做预案,这样一来,即使发生意外状况,大脑也会认为“一切还在掌控中”。
如此,心态不会变崩溃,自然也不会影响发挥。
值得注意的是,“失败清单”并不是百分百奏效。
使用“失败清单”的前提是你做足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用这个技巧增强你的心力,帮助你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正确的自我激励
“落后的时候,我觉得自己首先没有慌,也没有动摇,后面通过一些调整,改变节奏,让自己能够在比赛中越来越释放。”
这是世界冠军樊振东在比分落后时对自己做的自我激励。
这个自我激励决定了他后面的逆转。
激励方式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效果。
邓亚萍从6岁开始打乒乓球,一直到16岁第一次拿到世界冠军之前,面对几次重要的比赛她都非常焦虑和紧张。
那时,她的自我激励方式是一直给自己加油打气,但没起到什么效果。
幸运的是,后来每到这种时候,教练会激励她。
教练的激励方式是用一种云淡风轻的方式说:“跟训练时一样打就好。”
奇怪的是,这种激励方式往往更奏效。
因为一般情况下,比赛更注重结果,而平时的训练更在意打好每一个球。
这种心态上的变化,决定了结果的变化。
心理学中有一个“瓦伦达效应”。
瓦伦达是美国著名的钢索表演艺术家,他表演了几十年走钢索,从未出过事故。
但在1978年,他在一次重大表演中,失足身亡。
令人唏嘘的是,当天他表演的动作其实并非是什么高难度的动作。
事后,他的妻子说:“我知道他这一次一定会出事,因为表演前,他不停地说这一次很重要,千万不能出错。”
在以往的表演中,他总是专注于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这一次,因为他太想成功,反而变得患得患失,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人在旅途中,没有人不渴望成功,没有人不在意名与利,然而事实上,有些事越在意越容易焦虑,越焦虑越有压力。
瓦伦达不停地强调比赛的重要性,这样激励自己,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反而增加了自己的压力。
没有正确的激励方式,往往事与愿违。
因此,专注眼前的事,做好该做的事,不去考虑太多得与失,唯有如此,才可能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也才能收获你想要的结果。
写在最后
一位哲人曾说过:“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人生有风有雨,事情有好有坏,人生之路是否顺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心力。
深以为然。
保持强大的心力,即使被逼到绝境的边缘,也能从容应对,在逆境中力挽狂澜。
拥有强大的心力,即使遭遇艰难险阻,也能沉着冷静,在困境中化险为夷。
心力,是掌握命运,主宰运势的舵手,掌控着我们的航行方向。
你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取决于你有什么样的心力。
愿我们在阅尽千帆后,都能修炼出一颗强大的心,在低谷艰难时刻,以不变应万变,靠自己的力量行稳致远,最终收获世间美好。
作者:静嘉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4492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