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一如既往》六

读书笔记:《一如既往》六

这本书写的是什么?今天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我想到了这个问题。我说的不是具体内容,只是说书中的这些文字。他不就是作者的思考与认知吗?作者把他脑子中想的东西,用文字表达了出来。这些文字只是作者的一个主观表达,好像并不涉及对错。不管你认同或是反对作者的观点。都不重要,作者只是在表达自己。而你同样也是在表达自己。作者的文字只是在作为一种外在环境给与你刺激。

作者眼中的世界不见得也是你眼中的世界。我们彼此之间有交集,同样也有互不理解的地方存在。我现在的观点是,不要上来就以你的视角来定义对错,好坏。而是要学会用对方的视角去发现这里面的逻辑。当然这只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因为我想要知道更多。并不需要通过建立对错来实现自己的目的。目的不同,当然做法也就各异了。

作者的文字也是他的一个思考过程,并不全是思考的结果。他只有把自己的思考过程也记录下来,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他所得出的结果。

我们每个人都在是用自己的视角看世界。我们提供出来的只是一个多样性。让他人也可以知道,在他们的视角之外,这个世界还能看到什么。这个世界就是由各种物质,生物构成。就算你现在尽你最大的努力,你能对这个世界造成多大的影响呢?回看历史上那些造成当时巨大影响的人,他们的所作所为对现在又有多少的影响呢?这是无法测量的,历史不能重演,也就没法进行比较。只会淡忘掉那些历史,不会常常的挂在嘴边。

个人对历史造成的影响,并不只是来自具体的人,他是众多人共同影响的结果。具体的人在历史上更多的是变为了一个符号,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他的作用是用来被后人加工,根据不同人的需要,把他当做工具,为自己的目的服务。就拿孔子来说,孔子在活着的时候做了什么事情,对当时的局势,历史有多大的影响力呢?孔子死后留下的文字有多少是他真实的想法呢?更多的关于孔子的文字,都是后人写出来的。孔子也在这个过程中被根据各自需要改变了。就算是孔子说的话,还不是可以被用到不同的语境中,按照自己的需求去解读。而且我们现在也无法完全的还原当时的语境。只能是各种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给出解释。专家就一定说的对吗?只不过因为他了解的多,研究的深入,他对的概率更大而已。

作者也在记录一些客观事实。不带感情色彩的去描述他所看到的。虽然我们有时也会尽量不带感情色彩的去描述,我们认为的事实。但只要是从我们嘴里出来的话,就多少会带有点个人色彩。因为你的视角就决定了,你不可能看到全部。就算你尽全力,也只能是表达出你所看到的事实。我们的存在就已经注定了我们会受到局限。其实限制就限制吧,毕竟我们遇到的问题,也是来自我们受限的这个范围。我们看不到的东西,或是说我们根本就感知不到的事物,就算能给我们造成影响,我们一下子也无法归结到他们头上。还是要在有限的这个范围内找答案。

一件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影响的因素很多,你能确定到底是那个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呢?我们只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给出解释。但历史无法重来,不能通过像做实验一样的方式去确定到底是那种因素影响最大。这就导致一种可能,曾经的经验并不难保证百分百的管用。最终都只是概率。而概率的大小又跟信息的准确程度有关。好像也只有这种结果才合理。如果我们总是能准确的预测未来,那还有什么意思呢?生活的乐趣不就是来自那些不确定性吗?我虽然希望股市每天都涨,但如果他真的是每天都涨,我还会每天都高兴吗?只有在有时涨,有时跌的情况下,当他涨的时候我才会更高兴。

因为不确定,所以你要具有一定的容错率。不能把弦崩的太紧。我之前的投资就犯了这个错误。我总是按照自己的预想去安排资金。这样你就把弦给崩直了,没有了容错空间。一旦事情没有按照我预想的方向发展,弦很容易就断了。或是就算没断,也会把我崩很难受。所以要给自己一定的容错空间,至于在犯错之后没有半点的回旋余地。其实经验是什么,不就是一些保命的措施吗?只要还活着就有翻身的可能。就怕你不留余地的做事,如果不成功,那一切也就彻底结束了。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5005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