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戏人生:关良
关良是我国戏曲人物画的创始人。
1900年,关良生于广东番禹南亭镇,4岁时随家人搬迁至广州。
到了他十二岁时,全家又迁居到了南京,居住在两广会馆,在南京金陵中学读书。
会馆的附近就有一个戏台,各地的戏班常在这个小戏台演出。
关良耳濡目染,渐渐喜欢上了戏曲,课余时间常常画那些戏台上的人物。
1917年,关良随哥哥关德寅一起前往日本,准备学习化学。
到了日本以后,他认识了正在日本学习油画的许敦谷,也就是许地山的哥哥。
许敦谷发现关良很有绘画天赋,在许敦谷的鼓励下,关良下定决心改学绘画。
他先后进入川端研究所、太平洋画会等学校学习油画、素描。
1922年,关良留学归来,在上海私立神州女校任职,教学生素描。
1924年,他在上海美专任教期间,和同事兼好友许敦谷、陈抱一共同举办了“上海东方艺术研究会”首次画展。
画展中展出了关良的30多幅油画。
这是他第一次在上海画坛崭露头角。
在上海生活期间,他结识了吴昌硕、潘天寿、黄宾虹等一众国画大家。
受到这些大师的影响和指导,关良开始学习研究国画。
由于酷爱听戏,他还把这两大爱好结合起来,探索以戏曲人物为题材的国画之路。
1926年,关良去往广州任教。
同年7月,和郭沫若一起参加了北伐战争,担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科艺术股股长。
此后,他又辗转武昌、广州、香港、昆明。
这幅油画《少女》创作于1929年。
从这幅画中,可见画家早期在日本学到的扎实的写实功底。
1942年,关良在重庆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展示的就是他的戏曲人物水墨画。
当时,有不少人对他的作品嗤之以鼻,觉得像小孩子画的一样。
筹办画展也费了很大周折。
这时,他的朋友郭沫若伸出了援手,使画展得以顺利举办。
郭沫若曾评价他的画展中的一幅画:
旧剧脸谱及装束,本身已富有画意。良公以此为画材,为国画别开一生面,甚绝新颖可喜。且笔意简劲,使气魄声容活现纸上,尤足惊异。
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关良才回到上海。
1946年,杭州国立艺专复校,关良返校任教,并结识了著名的京剧艺术家盖叫天。
于是,关良便经常去戏院看盖叫天演出,一边看一边画,先后画了上千张速写。
为琢磨戏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关良还买了不少戏服、配件,自己在家有模有样地唱起了戏。
经过不断琢磨,关良将戏曲人物的亮相姿态作为绘画的重点。
1956年,关良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
李苦禅带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的学生前来参观。
学生不解地问道:
“关良先生为什么不把人体画得标准些?”
李苦禅回答:
“良公画法叫作‘得意忘形’。”
1957年,他的作品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举办的中国展览会上展出。
特殊时期,关良亲手毁掉了自己的数百幅作品。
文ge结束后,他画了多幅《三打白骨精》。
1980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关良戏曲人物画》一书。
1982年,关良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关良回顾展》。
同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关良画册》。
1986年9月28日,关良因病于上海去世,享年87岁。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