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物混成 名曰情境

《道德经》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观察到一种事物,看似无形无质,迥异于世间万物,不被常人所察觉,却有着自己的特质和运行规则,无所不在,主宰着一切的生成、发展和变化。鉴于对其无法做出精确诠释,老子只得勉强赋予一个称谓——“道”,这或许是借鉴了人行走的道路之意,旨在表明万事万物的运行犹如人行走般,存在规律可循。“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玄之又玄”的道,“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的道,影响了后世几千年,成为中国人精神内核中的至上追求。

现在不同于老子的时代,人类逐步揭开了自然规律的面纱,使用科技去认知和改造物质世界,取得了无数辉煌的成就。但对于人类本身的规律,我们的认知却没有长足的进步。哪怕有了东西方顶级思想家和哲学家的指引,各种看似完美的理论学说,以及所谓基于科学的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体系,总不能完美的解答我们心中的困惑。思想家之间会经常论战,基于旧问题的理论模型在面对新问题时经常束手无策。而心理学也面临着奇葩的困境,如果结论符合人们的认知,人们会质疑这些研究实行的意义,如果不符合人们的认知,又不免被认为是哗众取宠。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研究,越来越多的手段被应用,越来越多的高大上的概念,而获得的问题越来越多,答案也越来越多,似乎在印证着人性的复杂。而这与我们所期待的智慧和规律却差之甚远。

就比如“什么因素影响了人的行为”,无数的答案便会奔涌而出:本能、习惯、遗传、道德、性格、从众、需求、情绪、态度、冲动、动机、知识、经验、志向、信仰、模仿、人设、价值观、环境、原生家庭、教育、文化、经济水平、社会关系、人性、组织、利益……任何一个社会事件发生,我们都可以从任意多个角度,提出一套完美解释的理论。但很难想象,这种多角度的事后复盘理论,对我们有多少指导意义和可行性。事后诸葛亮的解释,可以让人们合理化认知,却是再正确不过的废话。

如果把上一个问题替换为“什么因素决定了人的行为”,“影响”变成“决定”,以上的所有的答案便都不够格了,因为每一个都只能影响某方面的行为,压根谈不上决定二字。若只要唯一性的那个答案,有没有?目前看来似乎没有。没关系,不存在的话,就把它创造出来。

效法古人而不同,混成一物曰情境。效法“致虚极,守静笃”的深度观察,以及“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创造新事物。不同之处在于观察的主要对象,是人的内心世界而非物质世界。我给这个新事物命名为“情境”,赋予它新的含义,用来表示一种运行于人心、作用于行动、进而改变客观世界的力量。

历史上,人类创造过很多原本不存在的事物,有些已经具象在我们的现实之中,让我们以为他们本就存在,比如语言文字、各类工具、科学、宗教、国家、金钱等;有些一直停留在我们的想象之中,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有时坚信有时怀疑,比如爱、正义、自由、理想、乌托邦等。根据需要创造新事物,从来就是人类的特长之一,那么,创造一个“决定人类行动”的新事物来,似乎也算常规操作?

在词典中,“情境”的含义有二: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情景,境地。这两个含义相对空泛而没有指向,本文重新定义“情境”:发生于内心世界的、使人发生行为或认知改变的根本动力。情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情要素”,即人的情感情绪等;二是“境要素”,表示事物在人心中的投射。需要注意的是,相同的物投射在不同的人心中,产生不同的境。两者相互影响和作用,决定了“情境”的性质,而情境决定了人的行为。情境决定行为并不罕见,甚至是屡见不鲜,而我们又经常视若无睹,忽视了情境的强大作用。

看到大好河山美丽的风景,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文人墨客的绝妙诗句;多年夙愿得偿,我们会激动到“喜极而泣”;为了获得报酬和晋升,我们日复一日地做着不喜欢的工作;警察探案时,常常强调“作案动机”,没有动机的作案视为不可能;路见不平,侠客义士一声怒吼,拔刀相助;面对巨额财富,良善之人尚且“鬼迷心窍”;佛家常说“一念成魔”,高官落马时常讲“一念之差”,成瘾者状若疯狂……

看似着了魔般被他物所控,实际这才是推动人类行为的真正逻辑。这个他物,要从外界经由感官,映射到我们内心,与情感情绪所结合,从而形成情境,然后才推动行动。投射、大脑处理、行动,这看似复杂的流程,实际上却极为迅速,得益于人体的强大功能,可在瞬间全部完成,就如同接到助攻上篮得分一样,高手们一气呵成。简而言之,人是在情境的驱动下做事的,人只是情境的执行者。当然,人并非毫无主动性,他可以通过影响情境来间接控制自身的行为。例如,再优秀的演员,哭戏也是需要“酝酿感情”的,他需要回想很多伤心往事,冲淡此刻演戏的情境,才能达到入戏的效果。

前文提到影响人行为的种种因素,同样需要映射到此时此刻此情此境之中,才能真正的“影响”人的行为。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即使很饿了,面对重要客户或者心上人的关键时刻,也可以放下本能,先“畅快的聊会儿”,本能可以暂时让位于利益;道德典范的一代大儒,却在最后关头贪生怕死,沦为汉奸,他的道德文章成为笑柄;飞扬跋扈的公子哥,见识了外敌入侵的残暴之后,接受了先进理论的洗礼,毅然加入反抗者的行列,残酷的现实足以让人改头换面;小说里矢志复仇的主角,在实力不足时,哪怕与仇敌近在咫尺,也要暂时放下仇恨,“虚与委蛇”,实力对比决定着双方的关系;生死兄弟各为其主后,刀剑相向,曾经的兄弟情仿佛不再存在,各为其主的忠诚压倒了曾经的兄弟情;敌对的意识形态,不妨碍两国做生意,口诛笔伐的交锋此刻不值一提,什么都不能影响赚钱;之前背得滚瓜烂熟的演讲稿,到了台上,却紧张到大脑一片空白……也就是说此时此地人的行为,固然与很多前置因素有关,关键的是此时此地大脑加工的结果——情境。越是在不同情境下观察人的行为,就越会发现人格论调的乏力,越会相信情境的力量。

情境是一个综合混成的整体概念。在组成上,由情元素和境元素两部分,经人脑加工有机结合而成。在空间上,浩瀚无垠的宇宙,微不可察的粒子,远在天边的云雨,近在咫尺的草木,都可以映射到此人,而勾动他的思绪;在时间上,尘封已久的记忆,狂热隐秘的追求,古今中外的历史,神秘莫测的预言,都不断映射到此时,而影响当下对外界的感知;在人员上,独立自主的个体,乌合之众的群体,几口之家的家庭,无所不包的社会,都是情境所作用的执行者;再加上同属一类的先贤智慧、宏大叙事、科学思想、理论实践等,都可以作为此时此地此人情境的素材。这些素材组成同一个情境后,将会天然的划分情境内与情境外。统一的情境会使人们思想一致、行为相似,展现出秩序感,与未经情境“梳理”过的世界有着明显差异。情境内的我们如此相似,情境外的他们如此不同。

事实证明,同处一个情境会使人们感情加“深”,比如一起喝过酒,一起当过兵,对抗过共同的敌人,守护过共同的秘密,信仰相同的神明,同属一个国家或地域,而聪明的人也会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去强调这些共同的情境,以获得他人的认同。相反,分处不同情境会使人们感情隔离,比如,你是一班,我是二班,虽然我是你哥该让你一点,但事关班级荣誉,我绝不会放水;你信山神而我信河神,要么别见面,见面必打架,除非一个更高的情境将我们统合在一起。憨憨或者别有用心的人,才会去强调这些不同的情境,而挑起人们的纷争。

简单小结一下,在情境论的观点中,世间万事万物都可以投射到人的内心世界,与人的情感要素一起,运算出决定人行为的情境。没有此时此刻的情境,就没有此时此刻的行为。反之,通过此时此刻的行为,也可以了解此时此刻的情境。相同的情境确定了我们,而我们是如此相似,感情更深;不同的情境确定了他们,与我们是如此不同,不免偏见与歧视。没有人的参与,世间万物按照科学的自然规律运行;有了人的参与,情境将会通过改变人的行为,来改造客观世界。

边羊《情境论—人文哲学的数学原理》

版权声明:
作者:ht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5255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