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学习第207天《弟子职 第五十九》
《管子》学习第207天《弟子职 第五十九》
原文阅读
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毋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夙兴夜寐,衣带必饬。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谓学则。
少者之事,夜寐蚤作。既拚盥漱,执事有恪。摄衣共盥,先生乃作。沃盥彻盥,泛拚正席,先生乃坐。出入恭敬,如见宾客。危坐乡师,颜色毋怍。受业之纪,必由长始。一周则然,其余则否。始诵必作,其次则已。
凡言与行,思中以为纪。古之将兴者,必由此始。后至就席,狭坐则起。若有宾客,弟子骏作。对客无让,应且遂行,趋进受命。所求虽不在,必以反命。反坐复业,若有所疑,捧手问之。师出皆起。
至于食时,先生将食,弟子馔馈。摄衽盥漱,跪坐而馈。置酱错食,陈膳毋悖。凡置彼食,鸟兽鱼鳖,必先菜羹。羹胾中别,胾在酱前,其设要方。饭是为卒,左酒右浆。告具而退,捧手而立。
三饭二斗,左执虚豆,右执挟匕。周还而贰,唯嗛之视。同嗛以齿,周则有始。柄尺不跪,是谓贰纪。先生已食,弟子乃彻。趋走进漱,拚前敛祭。先生有命,弟子乃食。以齿相要,坐必尽席。饭必捧擥,羹不以手。亦有据膝,毋有隐肘。既食乃饱,循咡覆手。振衽扫席,已食者作,抠衣而降。旋而乡席,各彻其馈,如于宾客。既彻并器,乃还而立。
凡拚之道,实水于盘,攘臂袂及肘。堂上则播洒,室中握手。执箕膺揲,厥中有帚。入户而立,其仪不贷。执帚下箕,倚于户侧。凡拚之纪,必由奥始。俯仰盘折,拚毋有彻。拚前而退,聚于户内。坐板排之,以叶适己。实帚于箕。先生若作,乃兴而辞。坐执而立,遂出弃之。既拚反立,是协是稽,暮食复礼。
昏将举火,执烛隅坐。错总之法,横于坐所。栉之远近,乃承厥火,居句如矩。蒸间容蒸。然者处下,捧碗以为绪。右手执烛,左手正栉。有堕代烛,交坐毋倍尊者。乃取厥栉,遂出是去。
先生将息,弟子皆起。敬奉枕席,问所何趾。俶衽则请,有常则否。先生既息,各就其友。相切相磋,各长其仪。周则复始,是谓弟子之纪。
字词注释
[1]极:穷究。
[2]式:取法。
[3]解:懈,懈怠。
[4]拚(fèn):扫除。盥(guàn):洗手器具,也指洗手。漱:漱口。
[5]恪:恭敬。
[6]乡:通“向”。
[7]怍:脸色变动。
[8]一周:一遍。
[9]作:站起来。
[10]狭:狭窄。
[11]骏:快速。
[12]让:推脱。即不答应客人的要求,是失礼的表现。这里指失礼。
[13]趋进:小碎步快速前行,古代表示恭敬的仪态。
[14]馔(zhuàn)馈:准备饮食与餐具。
[15]胾(zì):肉。
[16]浆:原作“酱”,据洪颐煊说改。漱口水。
[17]豆:古代食肉的器具。“执虚豆”,即拿着准备添加肉食饭菜的器具。
[18]挟匕:舀食的餐具,其作用如同后世的勺子。
[19]周还:轮流。贰:再,重复。这里指添饭。
[20]嗛:尹注曰:食尽曰嗛。这里指吃完杯碗中的酒饭。
[21]贰纪:添饭的法度。“贰”与上文“周还而贰”的“贰”所指相同。
[22]擥(lǎn):同“揽”。这里指用手拿着饭碗。
[23]隐肘:将肘压在席上,指下伏身形。隐,据。
[24]咡:即口。
[25]于:为。
[26]并:收藏。
[27]握手:手捧。室内空间小,洒水用手捧着,不能扬洒。
[28]膺:当,对着。揲(shé):舌。
[29]贷:通“忒”。差错。
[30]奥:室内的西南角。
[31]彻:尹注曰:动也。这里指触动其他物体。
[32]板:当为“扱”。收取之意。排:压。指收秽物时手要压低,以防扬起。
[33]叶:箕的舌头。
[34]稽:相合,一致。
[35]错:通“措”。摆置总:捆束而成一火炬。
[36]栉:指烛烬,即火炬燃烧剩下的部分。远近:长短。
[37]居句:直曲,亦即曲直。
[38]然:燃。
[29]堕:疲惫,疲倦。
译文参考
先生施教,弟子要学习。谦恭虚心,所学才能彻底。见到善就跟着做,听到义就服膺力行。性情温柔孝悌,不要骄傲,不恃勇力。心志不虚伪邪魅,行为必然正直。外出、居家都有常规,一定要接近有德之人。容貌神色保持整齐,内心一定要合乎规范。早起晚睡,衣带整饬。早晚学习,小心翼翼。从不懈怠,这是学习的准则。
少年学生的本分,是晚睡早起。早起打扫坐席前部而后洗漱,做事要恭敬谨慎。提着衣襟为先生准备盥洗用具,先生便起来洗漱。先生洗完后就撤掉盥具,再洒扫屋室摆好席子,先生便坐入讲席。弟子进进出出都要恭恭敬敬,像接待宾客一样。端正地面向老师坐着,容颜神色不得有改变。接受先生讲课的次序,从年长的同学开始。第一遍这样进行,此后则不必。第一次诵读要站起来,此后则不必。
一切言行,都要牢记以中和作为准则。古来成大事者,都是从中和开始的。后到的同学入席,若地方太狭窄时同学要起身,以便他就坐。若有宾客到来,弟子应当快速起身。宾客有所求不可推脱,一边接应一边行走,趋步向前听命。即使来宾要找的人不在,也必须回来告知来宾。然后回到座位继续学习,如有疑问,则拱手提出问题。老师下课走出,学生要全部起立。
就餐之时,先生准备吃饭了,弟子就把饭菜餐具送上。挽起衣袖,洗漱完毕,再跪坐着给先生献饭菜。摆好饭菜和酱,位置不可错乱无章。一般摆放食物的次序,在放鸟兽鱼鳖等肉食之前,要先放蔬菜羹汤。羹汤与肉要相间排列,肉放在酱的前面,席面要摆成正方形状。最后上饭,左右放置酒和漱口水。告诉先生餐具放置完后就退下,在一旁拱手站立。
通常是三碗饭两斗酒,左边准备添饭器具,右边准备勺子。轮流添上酒饭,注意那些将要吃完餐具里酒饭的师长。若有数人同时吃完则以年龄先后添饭,如此反复。如果添饭器具有尺长的柄,则不必跪着,这是添饭加菜之法。先生吃完后,弟子就撤下餐具。然后赶紧为先生送上洗漱之具,再打扫席前,收好祭品。先生吩咐之后,弟子再开始进食。按年龄坐好,入席要尽量靠前。吃饭必须用手捧食,汤羹不能用手拿。可把手放在膝盖上,不能将手肘压在席上。吃完吃饱之后,用手擦净嘴边。抖动衣襟,清扫坐席,吃完就起身,提起衣服退开。马上又还向席,撤去餐具,就像给宾客撤餐具一样。撤掉餐具并将其收藏好,再回来垂手站立。
洒扫的做法,先将水装在盆里,把衣袖挽到手肘处。在堂上用手挥洒,在室内则握手细洒。拿着畚箕使箕舌对着自身,将扫把放在里面。进入屋内站立,仪容不得差错。拿起扫把就放下畚箕,让它靠着门侧。打扫的规矩,必须从西南角开始。动身俯仰、进退的时候,不得触动到其他东西。从前往后退着打扫,最后把垃圾聚集在门口。收垃圾时用手排进去,让箕舌面对自己。然后用扫把堵住畚箕。此时先生如果出来做事,就起身告辞。再蹲下将畚箕拿起来,带出去倒掉。洒扫完毕,回来站着,这样才合乎规矩,晚饭时仍要如此。
黄昏时要点火炬,弟子要执火炬坐在屋子的角落。摆放柴束的方法,是横放在所坐之地。要注意烛烬的长短,对火炬进行接续,火炬排列曲直如方阵。柴束之间要留一柴束的空间。燃烧的灰烬落下,要用碗盛装火绪余灰。右手拿着火炬,左手来修整烛烬。一人疲倦了则由另一人及时接替,轮番交坐,不得背向老师。最后将灰烬装起来,拿出去倒了。
先生要休息,弟子则起身服侍。恭敬地准备好枕席,问老师足朝何处。第一次要问清楚,此后则不必。先生已经休息,弟子则各自找同学好友。相互切磋,增进各自所学的义理。周而复始,这就是做弟子的规矩。
核心内容解读
此篇“弟子”当指年少学子,“职”则言其事奉老师的行为举止规范。弟子职,即弟子的职责,犹今之学生守则。古代学者奉为“乃古塾师相传以教弟子者”、“古者家塾教弟子之法”,是一份非常真实、非常完整、非常宝贵的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教育史的文献。有不少内容与《礼记》中儒家所讲的学子规矩相同或相近,属于较早的古代学规。 古语所谓“少习若天成”,初学者事师的行为举止,实关后来的行为习惯。我国古代学校教育起源很早,规则纪律相当严明。此文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小学教育的规则和纪律。“小学”这个概念,在古代中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最早“小学”与“大学”对举,是指为贵族子弟而设的初级学校。但从西汉到清末,“小学”指一种学问,即指研究中国语言文字的学问。
开篇是总则,总论对弟子在学习态度、品德修养和日常生活诸方面的总要求。文中说:“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弟,毋骄恃力。志毋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朝闻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谓学则。”不长的一段文字,则把对学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面的要求都点到了。
郭沫若先生说,它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部相当完备的学生守则,它详列了弟子入学、受业、应客、坐作、进退、洒扫、饮飧、劳动、休闲诸方面的规矩。文中还有不少亮点仍值得借鉴。
亮点之一:重视立志。把立志放在学习的首要位置。所谓“志”,即指意志、志向,包括思想态度。尤其汉代以后,强调学习必先立志,把立志与勤奋、成就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规律性的认识:理智而后勤奋,勤奋而后有成。朱熹甚至将立志比喻为如同人需要吃饭那样重要。孔子认为人的人格力量要比权势大得多,“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是其著名格言。培养人格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人格力量则来源于意志。
亮点之二:温恭自虚。谦虚才能学到知识。因为不虚心求学,必然眼光狭小,骄傲自大,古人很早就讽刺这种人为井底之蛙,韩愈后来以井蛙为喻发展到以人为喻,说:“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原道》)以坐井观天来讽刺那些目光狭小而又不肯虚心求学的人。
亮点之三:重视友谊。人生需要朋友,学生需要学友。友谊的人生意义愈加彰显择友的重要性。简单说,朋友有两种:益友和损友。“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谄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朱子大全》)与益友交往,好比拥有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西人所谓:“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终身受益无穷;交上损友,对自己非但无益无用,反而有害。所以一定要谨慎择友。《礼记》中就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个比喻,至今仍闪烁着真知的光彩。
总之,这一学生守则,影响了之后几千年中国社会的官学、私学、书院的教育教学准则,也使“不治而议论”的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层的内涵和意义。
《管子》学习的背景知识
中庸之道
中庸思想在儒家思想中居于中枢地位,同时也得到了道家、佛教的认可与推崇,成为中国传统的高级哲理政治哲学与人生哲学。它不仅是世界观,更是方法论,对后世影响之大之深远,其他思想观念实难望其项背。
关于中庸的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由来已久。据《尚书·大禹谟》,舜帝在把君位传给大禹的时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周易·临》中就有“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的说法。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对中庸之道更是大加礼赞,甚至把中庸称为“至德”:“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他还把是否实行中庸之道视作君子与小人的一大区别:“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孟子曾说过:“执中无权,犹执一也”(《孟子·尽心上》)。孟子所说的“中道”、“执中”,显然是对孔子中庸思想的承继与发展。被宋儒列为四书之一的《中庸》更是对中庸思想作了反复铺陈与系统的阐述,并提出“极高明而道中庸”的著名论断。
事实上,中庸之道,不仅儒家倡导,道家与佛教也无不赞同。老子说:“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道德经·七十七章》)。这就是中道的意谓。他还说:“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道德经·五十八章》)。这就是中和的人格。
庄子也是中庸的推崇者。据记载,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庄子·山木》)。这“材与不材之间”,即是中庸的体现。当然庄子认为这并不为人处世之道的最高境界,他从道家的眼光来看,“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只有“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这才是真正的自由境界。
佛教也提倡“处中得道”。据记载,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四十二章经·第三十四章》)。
经儒释道的大力倡导,使中庸之道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的普遍共识与行为准则。
何为中庸?后世的人们对之误解颇深,它往往被一些人们理解为一种不讲原则的“折中主义”、妥协之道、苟安之道。对此,我们唯有借助于《四书》、《易经》、《老子》、《庄子》及佛经的相关典籍,才能真正体悟中庸的真义。中国传统中庸之道,至少有以下四层意谓。
第一,中道。也就是“中正”。就是说中庸以道为基础和原则,其目标是实现仁道。程子曰:“不偏谓之中,不易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解释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中庸》)。平常即道,平平淡淡才是真,道就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所谓中道,就是切合于道,从心所欲,从容中道。老子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德经·二十一章》)。孔子说:“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中即中道之意。“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这与《管子》说的“凡言与行,思中以为纪”(《管子·弟子职》)是一脉相承的。
第二,执中。孟子还提到另一个中道的问题,即“执中”。这实际上是中道的实践路径问题。他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孟子·尽心上》)孟子所谓执中,即执于中道。对此,《中庸》中引用孔子的话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里所谓中是正的意思。“用其中于民”,即把握什么是事物中的正道,并以此用政于民。
第三,时中。《中庸》中有“君子而时中”的说法。所谓时中,就于中时,也就是根据事物发展的状态作出适时的行为,一切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动。“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系辞下》)。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善于权衡,与时偕行。
第四,中和。《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已上升到本体论层面上了,就是说实现中庸的目标与理想就是实现最高意义上的和谐。对此,孔子一方面强调以和为贵,另一方面又强调“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可见,孔子讲的和是有原则的,绝不是无原则的不分是非的一团和气。
中庸的具体表现很多,诸如:人格上,倡导冲和的气象。“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认识上,强调“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要兼听兼明,不可固执己见。
性格上,倡导“中行”的人格。孔子讲的“中行”就是“中道”。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对此,孟子诠释道:“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孟子·尽心上》)。情感上,“发乎情,止乎礼”。一切以礼为依归。言行上,“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恰到好处。教育上,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行政上,“允执其中”(《论语·尧曰》)。不偏不倚。“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中庸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思想与行为及国民性格影响极为深远。这也是中国文明历经五千多年沧桑变化而从未中断的重要文化奥秘。中庸思想对加强道德个体的自我修养、消除人际矛盾、维护统一体的稳定及事物的“长生久视”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参考资料
《中国经典给教师的教育智慧》,刘建琼 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
《成语里的中国通史(套装上、中、下三册)》,郭志坤;陈雪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7月
《中国文化精神与现代社会》,陆卫明;李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12月
《管子(全二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李山 轩新丽 译注,中华书局,2019年4月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