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 危机中的转机

         今天午餐时的一席话,让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恐惧感和无助感。突然想到了“破窗效应”,深切地让自己感受到了“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当我处在自己的书房,静坐一隅,思忖着为什么毕业班的老师会对随堂听课产生如此大的“逆反心理”?是我们不该关注?还是他们深知自己的不足,害怕被我们“问诊”?最近几天的随堂听课,还真的让我倍感压力山大。其实我在往常的课堂巡查以及对学生的现场采访中,我已知晓影响课堂增效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会努力尝试和老师们沟通,或单独交流沟通,或教研组活动开展时,或日常简单的会话交流中,但一直收效甚微。也许是我说活或点评时说的太过于委婉,听者没能get到我所说的那个点,以致于他们还是我行我素地自认为自己的课程已经上得很好了,殊不知每一次的“破窗”除了会受外部氛围或环境影响,也有可能是自我放任,凭经验办事罢了。所以我们那么多与时俱进的学科培训、素养培训和技能培训,都成为了摆设,老师们完全没有吸收、内化并应用到现实教学中。

        今天大家反馈出来的是,不喜我的随堂听课,感觉给了大家太多压力,又是要提质课堂教学效率,又是要赶进度的……当时我听到大家和我说,自是心中有情绪波动,但我压制着努力地保持镇定。然后反问他们道:要提升毕业班教学质量,难道不该从日常教学抓起吗?难道我不需要从课堂教学去了解我们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吗?难道我不应该坐在教室里去了解学情吗?课堂教学存在问题,难道我不应该指出来吗?难道教材文本里每个角落的字词句都要在课堂里一一呈现在课堂里,才算完成了教学进度吗?那我们课程标准中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细于日常教学,不是老师们该思考的问题吗?同一款题目用得着由老师讲三次吗?我想,这些“难道”排比句一出口,他们就应该知道,老师们自己存在的问题了吧!深入实际了解学情,深度解读文本教材,深研课程标准,都是很好的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落实教学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达成教学目标。

        人最怕的就是固执地坚持着自己自认为正确的观点,面对更新速度如此之快的信息社会,不能够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理念,扩容教育人的CPU,就会成为大家眼中的“OUT慢”,如何让学生喜欢你呢?!我始终相信,只要人的内驱力得到激发,他才会心悦诚服地愿意成长,是动力源,是自我成长的必需;不然任何的外力对他而言,都是压力,都是大家看他不顺眼。

        而问题的解决方案只有一个,就是走出“躺平区”,从自我意识革新开始尝试“改头换面”,才有可能成为自己想要的模样。也许这些Tips可以帮助到大家。

         改变认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定期组织理论学习,坚定教师的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让教师牢记师者本色,守初心担使命。

          专业成长。鼓励教师多向书本学习,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同时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使其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和价值感。

          优化职责明确自己的职责,确保人人都能够做到职责明确、工作量饱满,减少闲人,杜绝寡而不均的现象产生,避免因职责不清而产生消极情绪。

         完善评价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将考评结果与奖惩挂钩,通过正向激励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怪圈,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职业认同。帮助躺平教师形成职业认同,找到人生镜像,接受生命遭遇,建立对组织的归属感,从而重启工作热情。

        千人千面,面对这些不愿意成长的教师,是真心该为他们的改变而费点心力了,有时候在接待阳光服务热线的时候,怪不得家长会有那样的说辞,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教育理念是否更新,课堂教学效率是否有提高,育人是否尽心尽力,教师本人知道,同伴知道,学生知道,家长知道,考试测评知道,作业检查与反馈知道,学生的言行举止知道。因为在校园,学生同样是老师的镜子。我想,作为教育人,是没有时间和机会去“躺平”的,因为我们肩负着一代人的未来,几代人的期望,和民族复兴的重任。教师,学习正当时,成长在路上,而且永不能止步。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5377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