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与淮安(10)
河下的逐渐兴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商客,安徽商人多从事粮油,茶叶,棉布,木材甚至典当行业,河下人统一叫徽商。
由于当时河下还有其他省份的盐商,河下人把来自徽州的盐商通常叫新安盐商以示区别,直到现在,淮安人仍对新安有深刻的印象。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史料记载:“(盐商)自新安来者,程、汪、鲍、曹、朱、戴”、“新安(徽州)来业鹾者,有杜、阎、何、李、程、周等……”二是缘自徽州商人自己常常提及,以此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此外,他们把会馆叫新安义所,陶行知先生后来又在这里成立新安小学,新安旅行团,新安名闻天下。
最先来到河下的,是一位姓黄的徽州一族,当时也是皖南黄山的大姓,他这一支先是来到苏州,后又到淮安安东(今涟水县),最后在河下落脚经营,因顾及祖先产业,他们的户籍仍在安东。
河下发展起来后,便有更多的徽商从扬州过来,他们在河下置办了田宅,都是高屋大户,附有园林亭阁,气派非凡。其中,著名的便是程量超一族。
程量超是歙县人,来河下时家族已在扬州经商百余年,富且贵。
此外,歙县程氏一脉也有不少人迁居河下。程氏在徽州也是旺族,在河下生意越做越大,史料上说“皆极豪富”。据说清初在淮安的盐业巨富共有13家,程氏一族就占近一半。
除了在此买下田宅外,河下的新安盐商大多都有自己的商铺,尤其是程氏家族的行盐店铺几乎铺满了当时的湖嘴大街,整条街道程家商号林立,店旗字号多得无从记起。
新安盐商曹氏在河下也有着相当大的势力,曹家山就是该家族的产业。曹家山在河下人人皆知,它本是黄氏故园,当时园中就有土山,美人峰,曹氏接手后,重新扩建,遂叫曹家山。
汪氏一脉从徽州迁到河下时,就已经是富商,也是以盐业起家,是河下淮北盐商的代表人物,当时他家里还有马头。
盐商成为河下的商业旗舰,淮盐行销皖豫41州县。晋商、徽商、吴商、闽商、赣商、浙商、穆斯林商人的接踵而来,致使河下日渐繁盛,市不夜息。其他行业的商人也大批跟进。
盐和典当业是安徽徽州人经营的主要项目,为方便联系,他们成立了同乡会。道光九年(1829),徽商选中了在淮的公有财产周宣灵王庙里设立会馆——新安会馆,成为清乾隆、嘉庆以后,第一个在淮建立的会馆。
新安会馆也叫新安义所,坐落在河下莲花街西,通济桥南,南临萧湖。随着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现在河下的萧湖上还有枚亭(纪念枚乘)、韩侯(韩信)钓台、漂母祠、汪达之墓、新安小学旧址等重要文物古迹。
在新安会所的带动下,各地商家相继成立会馆,这些会馆各具特色,有经营绸布业的浙绍会馆、经营钱庄的定阳会馆,经营木材的江西会馆、经营旱烟和酱园的润州会馆、经营中药材的三皇会馆,此外还有福建会馆﹑江宁会馆﹑四明会馆﹑湖北公所等。
这些会馆有以地域命名的同乡会馆,也有以行业特点和经营种类区别的商业会馆 ,这些会馆和客商一起,共同推动了当年河下的经济繁荣和商业发展。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5378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