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形式主义之风,吹响基层减负号角

“若欲建屋,必先固基。”基层是党的执政基础和力量源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第59条明确提出“完善基层减负长效机制”。最近,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若干规定》正是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贯坚持、全面从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坚定决心,完善了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

形式主义的危害非一日之寒,从根本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今年以来,中央通报的多起基层形式主义典型问题,暴露出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不顾客观实际、盲目蛮干、片面追求短期效益而牺牲长远发展的问题,考核任务过多过重,既背离了新发展理念,也加重了基层负担。同样,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上级对基层“不信任”、基层对上级“不交底”的现象,陷入了“你不放心,我不用心;你不放手,我不动手”的怪圈,这种现象值得警惕和深思。

基层减负是一项“自上而下”的行动,需要上下同心、合力共为,形成共同解决问题的机制,这是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的关键。首先,要明确基层的职责范围,使基层能够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专注于其核心职责。其次,上级部门要转变工作方式,从“现场督导”转变为“一线指导”,从单纯“压担子”转变为共同“挑担子”。再次,要善于倾听基层执行者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减少苛责和批评,增加理解和宽容,常换位思考,为基层着想,为基层干部创造一个能够充分发挥各自才能的环境和条件。此外,要强化上下同心,统筹为基层减负与赋能,减少繁琐的规定和程序,减少对具体工作的过多干预,给基层留出足够的工作平台和创造空间,教育引导基层干部深刻理解“减负”不是“减责任”“减担当”,而是要激发担当作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双向奔赴”的合力。最后,要重视机制的常态化建设,基层减负不是一时之风,要以常态求长效,坚持向不正之风亮剑。我们要对基层反映强烈、普遍存在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形成专项整治,强化以案促改,盯紧源头、找准深层次的原因,建立长效监督反馈机制。要运用正反典型,突出实干导向,让广大党员干部戒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只有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抓落实,才能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改革没有完成时,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坚决与形式主义作斗争,以滚石上山的劲头、爬坡过坎的勇气,保持定力、寸步不让,坚决铲除形式主义滋生蔓延的土壤,让基层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同时每一位基层工作者都应当自觉成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以全党的强大正能量在全社会凝聚起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磅礴力量。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5525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