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脚下美丽的村庄-袁家坪
早上沿着塬北路,一路爬坡,穿过了G30连霍高速和G80宝坪高速的两个涵洞,坡度终于变得略微平缓了。
这应该是一条村道,但是修的标准非常高,水泥路面收的非常光,一路上也没见有因地基下沉造成的路面塌陷,说明当初修路的时候对路基做了很好的处理。路的西侧有道沿,东侧则是明渠,保证了雨水不会对路面造成危害。
宝鸡的南塬和北塬的地形地貌不太一样,北塬包括了硖石塬、马家塬、胜利塬和蟠龙塬,这些塬像一堵墙壁一样矗立在城市的北边,塬顶上非常平整,塬边的视野非常开阔,在北塬上面看宝鸡城市的景色,毫无遮挡,一览无余。
而南边的这些塬,好像都没有名字,我知道的只有姜城堡东边有一个冯家塬。之所以宝鸡南边的台地都不称作塬,我觉得可能还是与地理地形有关,南边的高地介于秦岭和渭河谷地之间,由于秦岭有大量的峪口,每个峪口就是一条河,这些数不清的河流,多年来,不断的冲刷着和秦岭接壤的高地,这些高地经过多年的雨水和河流的冲刷,表面变得支离破碎,也不可能保持平整了。
我们走了两个之字形的上坡路,就基本上到南塬的边沿了。在南塬的边沿往河谷里看,高度不够,遮挡也很多,只能继续往南走。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叫袁家坪的村子,这个村子不小,大概有一千多人,村子规划的比较整齐,一条主路,两边像鱼刺一样,放射出去小的街道,两边都是挺漂亮的房子,也停了很多小汽车。
突然映入眼帘的一座教堂,让我大为惊喜,并不是宗教原因,而是我对建筑美的强烈感受。
这座教堂并不大,但总体观感还是挺漂亮的,因为关中道里的有些教堂,很不讲究,总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而袁家坪这座教堂,可以说很西化,隆了材料不讲究之外,别的都挺好。院子里有个亭子,里面是圣母玛利亚的塑像,教堂正面二层上有两个天使的雕像。我想进入学堂看看,可惜门锁着,有点遗憾。
这一路上,除了这座天主教堂,我还看到了两座庙,这两座庙和袁家坪的天主教堂相比,实在是太寒酸了。
老伴走不动了,而我执意要往前走,本来的目标是燃灯寺,今天看样子实现不了了。老伴在袁家坪村口等我,我继续往南走。路上碰见三位老人,坐在路边树荫下打发时间,我和他们聊了一会儿,知道了袁家坪村的一些基本情况,再往南走,还有袁家坪村的一组,叫何家塬。这里距离燃灯寺还有两公里。
告别了三位老人,我继续往南走,今天空气不错,秦岭越来越近,也越来越清晰,在我的正南偏西一点,有一丛凸起的山峰,我认为那就是鸡峰山,宝鸡得名于这座山上的神鸡,山上的景色也非常的漂亮,可惜海拔只有二千米,低了点。
到了老人说的何家塬,我问路边一个正忙着的妇女,燃灯寺还有多远?这位妇女答道,前边就是,近得很了,并且指给我一处标记。我又往前走了一、二百米,感觉还是应该打道回府。一来虽说很近了,但是根本看不到村子的一根毛, 估计至少在一公里之外。第二,老伴儿在下面村口等的时间长了也不合适。燃灯寺,下回再来吧。
往回走的路就舒服多了,全是下坡,不费什么劲。
远远看见有两个村民,推着一个架子车下盘,上面固定了一根盖房用的椽子,椽子上挂了大概八桶水,两人艰难的在田地中间推着车子,后面掌舵的男的用不上劲,前面那个女的腰弓到九十度在拼命拉车,我们离得有点远,看着有点心酸,要是近的话,一定跑过去帮这两个人拉车。心里也很不舒服,都什么时代了,农民还在从事这样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他们的投入和产出,极不成比例,但又有什么办法?
终于下到了平川里,找个地方喂肚子。
南塬上的景色不错,东边还有个大村子叫朴南村,哪天去一次。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