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猴儿
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猴子跟着人学事儿。
小时候有那么几年,我对耍猴儿直接着了迷。也许因为是课文里的《小猴子下山》、《猴子捞月亮》,也许是美术电影《大闹天宫》,京剧《三打白骨精》,反正我迷上了伶俐的猴子。
我生于1970年,属狗。虽然不讨厌狗,但我更愿意属猴,甚至抱怨过母亲为什么不早生我两年,让我能够属猴。仿佛属猴,我就能变成了一只能上树爬墙的猴子,逍遥自在。
上个世纪70年代,乡下常有耍把式卖艺的,偶尔还有耍猴儿的。耍猴人往往一路牵着猴子,敲着一面锣,锣声很脆生,传的很远,把整个村子人晃荡出来。
猴子往往穿衣戴帽,露出红红的红屁股,不断地挠痒痒,抓耳挠腮,有时还冲着小孩子龇牙咧嘴。
很多耍猴的自身就有残疾,耍猴人其实就相当于讨口饭吃。他们怀揣着正规的介绍信,获得了大队的同意后,一般在场院屋里住下来,赶上饭时到各家讨点热汤热水。
村里人热情好客,会主动送来煎饼窝头,端来糊糊面条。他们就在场院里表演,富裕的大队会给付给他们几块钱的表演费。有的大队穷,没有钱支付,耍猴人只能在表演过程中向大家攒点儿钱。往往都是那可爱的小猴端着小碗走进人群,作揖讨钱,于是大伙纷纷掏钱,一分两分,一毛两毛,小猴欢天喜地。
耍猴人还经常赶集,往往在集市的空地上打个圆场,连吆喝加敲锣,吸引过往行人,每表演完一个精彩节目,锣底朝上,让观众凭心往里面赏钱。有钱的帮钱,没钱的算是帮个人场。
有一年正月,我们村里来了一个耍猴的,我们几个小伙伴看了一场还不满足,第二天又尾随着到了十几里外的下一个村里去,回来时饿得差点儿走不动了。因为看了猴子钻火圈,心里还是很过瘾。
我一直念叨猴子,尤其想知道猴子是从哪里来的,如何被驯得服服帖帖的。
那年深秋,当满山红叶的时候,我们家来了三个陌生人:一对姓覃的夫妻和他们的兄弟媳妇。天很晚了,他们没有住处,见我们家房子宽敞,就问能否借宿一晚,并且可以给我们钱。
母亲好客,自然同意了,不但不要钱,而且还邀请他们一起吃的饭。饭后唠嗑,知道他们来自郯城,是相面看风水的。他们相面是祖传的,每年秋后他们都四处走走,一是挣几个钱,二是散散心。
作为报答,老覃给母亲和父亲相了面,说我们家是风水宝地,建议父亲改改大门朝向会更好。
晚上,老覃和我睡在小屋床上。我们很投缘,又扯了很多,他问了我的生辰八字属相,还问了我的学习。
不知怎么最后竟然说到了猴子,我说长大了我要去耍猴。老覃嘿嘿地笑了,说:“你没出息,你耍不了猴,从面相上看你将来的工作一定和耍猴还有点相似。”我半信半疑,就问那我将来究竟干什么工作,老覃笑着说此天机不可泄露。他只让我记住他的话,看以后准不准。
老覃告诉我他年轻的时候就耍过几年猴,他漂亮的媳妇就是他耍猴的时候看上他的。说的时候,他脸上露出了得意微笑,沉浸在甜蜜的回忆中。他接着说随着年龄大了,就改行相面看风水了。
我借机问老覃猴子是咋来的。他告诉我最初他有两只猴,最多的时候有六只。最先的一公一母两只猴子是从四川峨眉山上选来的。
挑选猴子不仅需要缘分,而且需要严格选拔。峨眉山上有很多养猴的老人,就像成语“朝三暮四”里喂猴的老人。每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动物园,杂技团以及耍猴的来挑选猴子。
养猴人会根据用户不同需求推荐合适的猴子。用户要在养猴人家住上一段时间,与猴子磨合一段,观察并培养与猴子的感情,混熟了,选定了,交钱就可以把猴子带走。
也可以自己挑选中意的猴子。老覃的猴子就是自己挑选的。他在养猴人家里住了大半个月,帮着喂猴子,摸透了每个猴子的脾气性格。那些懒的,笨的,脾气暴躁的他肯定不要,只留下了十几只看上去聪明且长相不错的待选。
老覃把这些猴子关在一个相对密闭的茅草屋里,发给每个猴子一只小碗,让它们顶在头上,并且一直顶着,表现乖的就会发栗子作为奖励。几天后,小猴养成了乖乖顶着碗等待的习惯。
有一天,老覃故意离开了草屋一会儿,其实他在暗中观察这些猴子的表现。老实的小猴一直顶着碗儿,等待老覃的犒赏。有几只猴子不老实,听听没有动静,就把碗放到地上,交头接耳,你推我攘起来。
老覃故意弄个动静,这些猴子就赶紧拿起碗,装模作样地表现乖巧。老覃暗中记住了这几只猴子并纳入了重点考察对象。
老覃离开的时候,带走的是经常趴在门缝上反过来偷窥他的一举一动的两只聪明的猴子。
老覃带着这两只猴子四海为家,走南闯北。后来,两只猴子又有了小猴子,最多的时候到了六只,拖家带口,扶老携幼,其乐融融。
老覃说选猴是耍猴的关键一步,而驯猴里面的学问更大,需要因材施教,连哄加骗,连骂带打,驯服一只猴子需要几年的磨合和耐心。看来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包括表演的猴子。
我问老覃猴子们的最后结局,他说有老死的,有失踪的,有逃走的又回来的,有送人的,最后的一只他送回了峨眉山。
老覃曾经告诉过我他家的详细地址,可惜我没有记下来,后来就完全忘记了。他曾说过他们这种相面的一般不走回头路,换句话说,他们几乎不会到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这是行规,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谁敢保证相面百分百准确呢?
几年后,我上了师范院校,1995年参加工作,最终当了老师。我教过初中,也教过高中,一茬接一茬,一晃30年,我教的学生有考上清华北大的,有重点院校的,更多的是一般普通院校的。学生们有聪明好学的,有勤奋努力、不断进取的,也有根本不学习也不会学习的。由此可见,学习也是一种天分和缘分。
譬如说,昨天课上最后十分钟,我让学生们记英语单词,有的按我说的按部就班地努力;有的趁我不注意窃窃私语,小动作不断;有的模模糊糊,几乎睡倒一片,拽也拽不起来;有的查字典,造句子,做练习,不亦乐乎。我仿佛一下子才意识到:人各有所长,不必千篇一律。
我忽然想起老覃当年跟我说的话,现在看来还真准,教学和他当年耍猴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呢!
2024年9月25日于淄博一中初稿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