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角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01期“微”专题活动。

我的视力左眼650°,右眼700°,还有一些散光,坐两米远的沙发上看65寸电视,很多字幕看得模模糊糊。但我却能捕捉到米粒一样大的昆虫,并且把它们拍得很清晰。

微拍的世界里,越小的目标反而越能惊艳,太大的目标总感觉有些突兀,没有美感,最主要的是,太大的目标难放到镜头里,焦点肯定得夺目、冲突、带着某种缺憾。就如今天整齐的车棚里,偏偏有一辆电动车当不当正不正,后座戳出一大截来,你本来能畅通无阻地骑过去,但是怕撞上那辆车后座,你不得不停下来慢慢走过去。微拍镜头里的主体就是那辆特殊的电动车,你要找到它。

其实微拍,或者说摄影和文字一样,都是一个载体,一个将创作者的思想或意图传达给读者和观众的载体。

此时此刻我看到了某个场景,我心生感触,然后将其拍摄下来。等你看到我拍摄的这张照片时,你也会有我当时的感触。

所以如果你的内心被一张照片所“触碰到”,那么这张照片的创作者一定做到了三件事。

1.到达并发现某个场景。
2.熟练操作相机。
3.用自己的摄影技术将这个场景尽可能地表达好。

如果我们将摄影和写作做一个类比。“到达并发现某个场景”相当于“找到某个小说题材”;“熟练操作相机”相当于“会写字会组词会造句”;而“用自己的摄影技术将这个场景尽可能地表达好”则相当于“文笔流畅,辞藻优美,文章扣人心弦”。

拍照是很容易的,将这个场景尽可能地表达好似乎也不难,你只要掌握足够的摄影技巧就可以达到。摄影真正难的是:“到达并发现某个场景。”这需要你有能力到达,也需要你有阅历去发现。

现在的智能手机的摄影功能越来越强大,有些功能手机比单反还有优越性,但如果拍摄环境较为昏暗,景物离得太远,被拍摄对象运动速度较快,使用手机均无法拍出有审美价值的照片。很多人的手机拍照几乎只用于简单的记录,很少有人会在使用手机拍照时思考如何构图,如何用光,如何拍得更好看。

拍出好照片的4大思维习惯:

1.“拍到”比“拍好”更重要

手机拍照的通常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有趣情景,或者记录那些我们认为有意义的场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使用手机拍摄的时候“拍到”远比“拍好”更重要,拍摄的时机往往稍纵即逝,无需为照片的画质或者景深纠结,应该以“拍到”为最大准则。

例如,下面的照片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在这张照片中,一个乞讨的人与一个送餐的人同框,在这个画面中,有饥与饱、跪与立、动与静等方面的对比,使画面有很强的戏剧性冲突。这样的场景自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拍摄时要以“先拍到再拍好”为原则,以确保不错过这样的场景。

2.尽量让照片与众不同

其实,无论是拍摄有趣的照片,还是拍摄事物的局部 ,又或者是将照片转化成黑白。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照片更与众不同、更有看头,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因为,在这个读图时代,每一个有阅读能力的人,都会被海量的照片所包围,要想在这样的照片中脱颖而出,那么,照片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

所以,在拍摄照片之前,如果有可能,应该认真考虑这张照片中的景物是因为有趣,因为美,还是因为独特、罕见,又或者是因为丑而引起观众的注意力。在拍摄之前,如果想明白了自己的照片与别人拍的照片不同之处在什么地方,那么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很多。

3.让照片引发思考

“让你的作品使别人陷入思考”,这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并不是每一位拍摄者都可以做到。它首先要求拍摄者本身要善于思考,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如果拍摄者本身就没有想法,没有对事物进行思考,那么利用摄影去表达也就无从谈起了。

4.让照片有诗的意境

宋代张舜民有诗云:“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形诗”。可见自古至今,便有诗书画同源之说。将绘画作品换成摄影作品之后,也一样适用于诗画同体的理论。

例如,下方的照片能够让人感受到那句“山僧不知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所蕴含的以叶悲秋的意境来。

一张好的照片有三个标准:
1.必须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2.必须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
3.尽量简洁

所谓鲜明的主题,就是你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感受是什么,或者说想带给观众的感受是什么,这是你拍摄一张照片的主要意图。我们看到了某个场景,感觉自己内心被触动到了。这种感触就是你的主题。

主体则是用来突出主题的着眼点,在画面中是应该让人一眼就看到,并且目光停留时间最长的点。

之后要考虑的就是让画面中非主体的其他内容尽量只发挥到衬托、烘托的效果,就足够了。不能让背景抓了主体的眼球,而且对于与画面主题表现无关的背景,一概“简化”掉。

摄影不止是拍风景和人物,还可以是拍露珠和昆虫这样的微视界。我喜欢微拍和不能经常出游有关,在有限的生活半径内,我只能从身边熟视无睹的大自然中发现微小世界里的不同,并且把忽视的美定格下来。

版权声明:
作者:倾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5766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3+6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