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推荐一本书 || 第2121天

大多数穷人之所以成为穷人,并不是因为他们清心寡欲,而是他们的欲望太强。

他们购入一项资产,第二天就必须赚钱,必须一直赚钱,一路向上,绝对不可以回调。

一旦资产价格回调,他们就觉得自己被割了,被骗了,他们就开始咒骂别人。

没有任何一项资产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只有骗子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

----【书朋捡话】

积硅步,至千里,日复一日,静待花开~

【每天推荐一本书】第2121天

又是美好的一天。

今天,朋朋推荐的这本书是:

《疼痛部》

作者:[荷] 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Dubravka Ugrešić,1949—2023),克罗地亚裔荷兰籍作家,出生于前南斯拉夫,在萨格勒布大学就读期间,主修俄语文学及比较文学,并开始文学创作,毕业后留校从事文学理论研究工作,于198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

首先是本书的内容简介:

来自一个已不存在的国家,教授一门四分五裂的语言,我像童话里的龙一样吐出舌头,然后它就分叉了:克罗地亚语、塞尔维亚语、波斯尼亚语、斯洛文尼亚语、马其顿语……

一门如此令人痛苦的语言,一门从来没有学会描述现实,与人对于现实的内在体验同样复杂的语言,能够讲故事吗?

一开始都是这样。或者 那样。他们做了那件事,去了那里,然后来到荷兰。流亡者的叙事是没有日期的。短短的“战后”发生了太多的事,他们的心理时钟在重压之下坏掉了。一切都坏掉了。地点和时间分成了“以前”和“后来”,生活分成了“这边”和 “那边”。他们突然间没有了证人、父母、家人、朋友,乃至借以重构生活的平常见到的人。没有了这些可靠的中介,他们被抛回了自身。

在媒体化的世界里,一切都不是真实的。记忆经过许多个中介,以朱丽叶·比诺什或红白蓝编织袋的形式出现,将我个人的疼痛翻译成我的语言。只有这一件事是真实的。

疼痛是无言的、无用的,却唯一真实的证人。

接下来看书评:

一个国家的消失,有时也是一门语言的消失,一个族群共同记忆的消失,一个家庭的消失,一段过去自己的消失,一种身份认同的消失,就连那些曾经厌恶的东西,也消失了。在异国的生活仿佛身处迷雾之中,既没有回路,也看不清前路。

“回家意味着死亡,而留下意味着失败。”这句话适用于任何形式上的流亡者,甚至也适用于任何意义上的远行者。

非常震撼,一知半解的历史背景,一无所知的写作语言,却感受到了作者纷杂的、缠绕的、纠葛的、难以言说又无法治愈的痛苦。感觉作者借着里面每个人说出了自己作为流亡者的一个面相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如此复杂矛盾,以至于幻化出如此多的人格、编排出如此多的可能,仍然没能说清楚,这种说不清楚的被剥夺感就是流亡的真相之一吧。作者笔力非常深厚,每一个切片都很精准,讲母女关系的那部分,让我觉得感同身受,也为原来不止我这样想而如释重负,觉得母亲在为我设下陷阱、在谋划一场争吵以便于可以大声斥责,而我小心翼翼避开那一个个陷阱。偶尔露出的恶意的毒舌与粗俗的咒骂,也让人在起初的不适惊讶后再去品味人物的设定与性格。

关于这本书,就介绍到这儿

最后是这本书其他的一些重要信息:

【原作名】Ministarstvo boli

【ISBN号】978-7-5477-4448-2

【中图法分类号】I563.45

【主题词】长篇小说-荷兰-现代

我们,明天见~

。。关注朋朋,遇见好书、遇见自己。。

版权声明:
作者:adm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5823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