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录】教育的最小行动01

        ——一个老师之于学生的意义

        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

        陈海波老师特别认同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这句话。看着光阴的流逝,用手抓不住,用心留不住,唯有用文字记下那些光阴里的故事,才不会对日子说:“我住在你那里,却未曾抚摸你;我周游了你的疆域,却未曾见过你。”

一、一手好字

        漂亮的字,每一笔每一画都那么规范美观,透着书写者深厚的功力和优秀的内涵。把培养学生写一手好字纳入语文教学,把写好字当作是一项重要的作业,坚持每天用固定的书法练习纸练写50个汉字,横平竖直,不写连笔。学生的书写水平会不断上升,写的字也越发规范。

        翰墨飘香,青春飞扬。规范汉字的书写,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的书香校园。

二、一篇好文章

        养成用文字记录生活写作思考矫正反思的习惯,会让学生终身受益。为了培养学生写作的习惯,除去每周的大作文,就是每周一记了。这个习惯不仅帮助学生记录生活,留住素材,更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一个爱观察,爱思考的学生,他的思维一定是敏锐的,他的语言一定是流畅的,他的心灵一定是善感细腻的。

        培养学生写文章,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那就是濡染温暖和良善。倡导学生写让人温暖的文字,就要善于收集生活中真善美的东西,就需要永远保持一个正向的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健康向上,就像“要想播撒阳光,心中必要先有阳光”一样。“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你要想写出动人的亲身经历,就必须投入自己真诚的心,踏踏实实的做事,所以写好一篇文章,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更是涵养思想和灵魂。

三、一副好口才

        春秋战国时期,晏子使楚凭着一副好口才,既免受人格的侮辱,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三国的诸葛亮凭着一副好口才,大战群儒,成就了“孙刘”联合,让赤壁之战完胜;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也凭着他的好口才面对外国记者的种种刁难,巧言相济,赢得了人人民的敬仰。

        当然,这些都是我们常人所经历不了的,但根据相关调查显示,80%的机会都是靠口才争取来的,80%的业绩都是靠口才谈来的,80%的人才都是靠感召来的,逐渐拥有一副好口才对人生的成长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可是,我们很多学生的语言表达还不那么尽如人意,有的直接不敢说话,有的说话了也是词不达意,逻辑思维混乱,不能把心里所思所想准确流畅的表达出来。

        陈海波老师为了练就学生的口才,每次语文课拿出5至8分钟供学生到台前演讲。初一时排好队,轮流演讲都有所准备;从初二起,她把课前演讲改为即兴,当上课铃声打响,她走进教室,随即在黑板上写下当天的演讲题目,如《自律是成功的保障》《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有什么我会什么》《网络游戏有什么危害》等等。学生根据题目随即脱口自由演讲3至5分钟,然后她以抽签的形式决定当天的演讲者每次2至3人。这样避免了演讲单一的弊端,让所有的学生都有紧迫感,都得思考,都得演练,否则站在讲台前说不出话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即兴演讲的能力和音量,胆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帮助学生养成了思考整合素材的习惯,更直接有效的锻炼了口才。这样的训练对学生未来的能力生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陈海波老师有个观点:“一个学生即使成绩平平,但只要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定比考高分的学生走的更远。”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高于一切阅读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一个有自主阅读习惯的人,内在的学习力量是强大的,学习领域也是无限广阔的。

        陈海波老师,为了省出时间给学生阅读整合整本教材,该精讲的精讲,该缩略的缩略,同时砍去绝大部分的习题,布置阅读的书目,组织学生读整本的书,然后以读书笔记为纽带,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再在固定的时间开展读书交流会,分享读书心得。

        利用自习课时间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能力,每学一篇文言文,学生就先认识了一批生字,常言道“学习一年,文言文胜过学习三年现代文”,期待并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种把对文言文的学习纳入常规的方式一定会带领学生打下更深的精神底色。

        也许有一天读过的书写过的笔记忘记了,但相信那些阅读早已像吃过的饭,喝过的水化为血液融入骨髓了。

        初中阶段要致力于学生重要品格的培养,如永远正向的生活态度;无论周遭的环境让你多么痛苦,都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不论夏热冬凉,都能坚持1-2个项目锻炼身体……唯有打下坚实的基础,未来才会更加的饱满,就像竹子在开始生长的前四年,就仅长三厘米左右,但是这四年是扎根时期,它将根深入土壤,沿伸数百平方米,以获得稳固的根基和充分的供给,所以才会有后来的高插青冥。

陈海波《教育的最小行动》第3至9页。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5848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