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红楼梦

张爱玲说:“读红楼梦是一辈子的事情,十几岁读的是宝黛,三十几岁读的是熙凤和贾琏,中年的时候读的则是贾赦贾政”红楼梦总是能出现在人生的分水岭中,“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这支曲是我迷上红楼梦的伊始,初读此曲,齿有余香,翻读数日,便已沉迷在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中了”数次提笔想讲述我与红楼梦的这段缘分却不知从何写起,红楼梦包罗万象,情感、社会、艺术、草蛇灰线,伏延千里。

 太多的人品评红楼梦,批判文学、淫词艳曲褒贬不一,但在我的眼里,红楼梦没有定义,作者用一直生花妙笔用自己的经历描绘着一段“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故事,这并不是作者故弄玄虚,这就是他的生活和遭遇,作者感叹逝去,惋惜善的凋零,主角就是一群十几岁的孩子,经历着富贵家庭的兴衰败落,寄托的也是曹雪芹对时代的情怀,曹雪晴批阅十载,他是不可能想到红楼梦现今的价值的,在他世界里只有他的生活揉搓出来的笔墨而已。所以红楼梦开篇作者近似于自嘲的一段话写的很清楚“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想通过红楼梦寻求的是知己,是可以共解其中味的同梦人。

红楼梦的研究到如今,流派众多,考证派,版本学,纷繁杂乱,但是深奥的论文,过高的学术让红楼梦渐渐曲高和寡,似乎越神秘越能显出它的价值似的,在我认为晚晴时期“开篇不读红楼梦,阅尽诗书也枉然”的气象才应该是后楼梦的归属,做个比方: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带宝玉欣赏红楼十二曲,其中有一首《飞鸟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合聚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首曲半文半白通俗易懂,因为其中的句子有特定的指向而被世人过分拆解,有说去通书的伏线,有的甚至把每一句都续写了故事情节,这样读后楼梦未免太过匠气了,在我的而眼里看到的是曹雪芹诗词的意境和对生活的智慧。

红楼梦版本众多,脂砚斋批注的《红楼梦》就有甲戌和庚辰两个本子,这两本应该是最接近原著的,其中甲戌还是个残本,但内容丰富,脂批详细,而后程伟元伙同高额篡改的程甲本程乙本是现在通行本的模板,真正流传在世的原著后楼梦只有80回,脂批说其余稿本被借阅者遗失,这是什么借阅者?拉出打死也不为过!

还有戚本、蒙古王府抄本,众多版本价值不一,然而对我而言最爱的还是脂批的红楼梦,脂批与原文相互对应,甚至情感相互交流,会让你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至于脂砚斋又名畸笏叟,说法很多,有兄弟说,有侍女说,有夫妻说,而我更倾向于青梅竹马的夫妻,不是挚爱不会有那样的默契,不是发小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共同经历,这样的一个一个的迷反而更成就了红楼梦。

 脂批中透露红楼梦的最后有一个情榜,宝玉的判词是“情不情”黛玉的判词是“情情”虽然脂批只透露了两个批语,但真正理解红楼梦曹雪芹的就会知道这才是红楼梦该有的结局,对于红楼梦而言想说的太多了,也不是只字片语能详述的,“不疯魔不成活”这是读红楼梦必备的精神,也是对红楼梦的尊重。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6000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