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认知障碍着我们的沟通——因为人和环境都在不断变化

原创:杨荷

校对:向日葵 雅璐

编辑:杨荷 桂香

非暴力沟通是一个动态的语言,它不鼓励一成不变、一概而论的陈述。

——《非暴力沟通》(修订版)

这句话也是非暴力沟通里面非常重要的知识点,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动态语言,它不鼓励一成不变,一概而论的陈述。很多人会把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误解为四个步骤,认为第一步是这样做,第二步那样做,这是不符合马歇尔初衷的。它是一种动态的语言,用静止的语言去表达动态的事物本身就很难。因此,我们简化出这四个要素,是为了能更接近于事实去表达这个动态的事,这个真实的事件,而并不是让我们按照步骤一步一步来。

如果我们一步一步走这四个要素,就是从一个静态到另外一个静态,而且,这样的步骤反而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束缚。实际上,非暴力沟通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用到四个要素,有时候,你可能用到一个要素问题就解决了,或者说你只要带着一种意识,那种意识就是心无敌人的状态。它不是说你一定要用1、2、3、4,把这四个要素全部用完才有结果,这是我们很多初学者的一个误区。

一些没学习非暴力沟通的人觉得非暴力沟通没用,他们认为非暴力沟通就是不说实话,是一种委婉表达。其实恰恰相反,非暴力沟通正是要我们做真实表达。我们无论使用哪一个要素,它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比如观察这个要素,当你抬头看到天空中的一片云彩,它可能一会儿就变了。又比如感受要素,当你观察一个人的感受,或者体验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的持续时间也不过90秒,之后就会有另一种感受出来。

非暴力沟通不支持一成不变的东西,我们的思想在变,我们的思维在变,这个世界的进步在变得越来越快,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这四个要素也无法清楚表达这些变化,所以我们要带着这样的觉察,带着这样的意识去有效并精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去听到对方当下的真实的声音,而不是还停留在过去你对他的所谓的你了解到的那个层面。

中国有句话叫做:“世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是一句非常了不起的话。其实别说别三日了,三个小时都可能让你刮目相看,为什么?因为你不知道这三个小时他的内在发生了什么,他的眼界打开了多少,因为现在信息量太大,或许这三个小时你没有见他,他已经开悟了,这都有可能的。我们总是还停留在孩子还是小孩儿,什么也不懂,我们停留在这样一种认知里面的时候,我们与孩子相处就会矛盾重重,沟通困难。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回到家就锁上门,拒绝与父母沟通,微信也屏蔽父母,这样的一种状态其实都是源于我们对于过去的执着,没有看到孩子也在动态变化着。

我今天看视频里有位老师说他家孩子17岁了,只要他孩子不去问他,他不会去干预孩子,其实本来就应该这样,但我们做不到,我们总想在旁边唠唠叨叨,想让他少走弯路。其实在我们看来是弯路,在他们看来只是探路而已,那如果说什么路都是你给他铺好的,他走的还有什么意义呢?就是因为他有探路的这个机会,试错的机会,人生才好玩。人生本来就是动态的,其实你并不知道哪一段路是对的,哪一段路是错的,认为对也只是在你现在的认知里面,你认为他是对的,可能再过上十年、二十年,你或许会对以前的看法和认知持有相反的态度。

我们自己的观点也在不断的变化,我们在不同阶段的需求和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像这一次去五台山,我自己感觉到收获特别大。我们徒步的时候,我其实是充满了兴奋的,因为这是挑战自己,我也没想到能走下来,我们徒步了三天,第一天走了20公里,第二天25公里,第三天大概有16公里,走完之后并没有我想象的腿疼或各种难受,只是脚磨了个泡,但没有破。经历过这次三天徒步之后,现在谁再跟我说干什么,我都觉得不是困难了,因为我都能走那么远,那样的困难我都经历过了,我还有什么可害怕担心的?这是我作为当事人的一种看法,可是在别人看来,他们会说三天徒步五台山你好辛苦啊,走那么远,你不是花钱买罪受吗? 因为他不是我,没有我的体验,所以我们的这个感知和结论就是不同的。我们一定不要轻易评价别人,无论怎么样,你只有去问过他本人,才能知道真像。但是,像这样三天徒步的事情,如果发生在十年前,我可能坚持不下来,因为那个时候,我帮父母干一周的活,都需要歇两周。所以我们的身体状态也不一样,挑战的事情也会不一样,得到的结论自然也是不一样。如果那个时候去参加这样的活动,我可能会腿疼脚疼很久,甚至会非常痛苦。

世界对人生而言,其魅力就在于那份不确定性,也因为这种不确定性,让我们变得更加焦虑,那么,我们如何从这种不确定性当中看到挑战,看到美好,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呢?这就是我们面对焦虑的一个核心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6004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