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孩子三年级,不愿意练小提琴,我该怎么办?》

      8岁孩子,关于学小提琴,一年级时学了仨月,因为老师凶不去了。时隔一年后,二次学习,又因为老师凶想放弃。妈妈担心:①,怎么让孩子学小提琴?②,孩子放弃一次又一次,会不会养成遇事就放弃?遇难而退的习惯。

    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学一些乐器,这是好事!为什么很多孩子练一段时间就不练了? 孩子学乐器(一)、我们检索:让孩子练乐器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有些父母让孩子练乐器,希望孩子考级。到初中、高中,说起来更有面子。对一个初中生而言,“几级”意义是什么?我们是为了让孩子考级,还是为了让孩子爱上一种乐器?让孩子练乐器,初衷是好的,能让孩子身心发展更好,但在练的过程中,我们的动机发生扭曲,把练小提琴当成繁重的任务,何必呢?

      (二)、让孩子练乐器,遵从孩子天性,一般孩子对乐器、音乐有敏感性(不懂语言时,也能跟着音乐摇摆)。孩子并不烦乐器,但要考虑孩子的天性,我们这些教育方法或急切的心理,刚好变成孩子走向小提琴的阻碍。换句话说我们帮个倒忙!在教育方法上考虑孩子的立场和感受。日本小提琴家:铃木镇一,把音乐当成一种语言。“学音乐=学说话”,铃木镇一教孩子音乐时,先不教孩子看乐谱,不教音乐理论上的知识,先让孩子单纯的走进音乐环境。

      电影:《死亡诗社》,杨老师上大学时,喜欢写诗,有一段时间想当诗人,当看死亡诗社时,看人家老师教学生写诗,就想:如果有这样的老师教我写诗该多好!老师教学生欣赏诗歌、学习诗歌,诗歌也是另外一种语言。 老师:看一下书前面是不是有序言,它是教你如何欣赏(鉴赏)诗歌的,孩子:对的。老师:想欣赏诗歌,学习诗歌,第一件事把前面他们教你怎么写诗和欣赏诗的那些规定,全部撕掉。不用他们教,你们每一个人都是诗人。跟着你内在的感受走,试一试。结果把前面的东西撕掉,老师教的更好。 我们希望孩子爱上乐器,我们付出了那么多,但结果并不好。我们反思一下:找一个更适合孩子的老师?用一种更好的方法,不那么功利的,让孩子进入到乐器,享受乐器。为了考级去让孩子学,个人不太提倡。一个小提琴,孩子怎么拉都美、都好听。孩子唱歌,他不需要有那么高的音准,不需要懂乐理知识。前几天听《乐队的夏天》,孩子一张口,觉得这个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就是这孩子发出来的声音,真好听。我们干嘛整那么多一堆理论?先让孩子进入那个情景里面去,如果我们不会教,可能就把一个神童给教废了。如果我们想当然的让孩子学乐器,会破坏他的兴趣,最起码我们要去功利。

      (三),孩子第一次放弃了,第二次再放弃?会不会养成放弃的习惯?我们反思一下自己,我们有过多少次放弃?是不是养成了放弃的习惯! 一个人坚持跟什么有关?放弃跟什么有关?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意志薄弱的人,不可能真诚”。尼采说:“当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他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意志薄弱的人,到底跟什么有关?他是跟放弃一次,又放弃一次有关呢?还是跟别的有关? 我们不能想当然的认为,那一次没去,第二次又没去,他就养成了放弃的习惯。人不是这样的。

    ( 四)、孩子学习意愿不强烈,作业拖拉,证明我们太着急了。就把人整被动了。先放松,别着急。深耕五班11讲《会读没用的书》,教育(希望孩子学习或学小提琴)这个过程一定是去功利,结果是功利的(放到社会上、高考制度下是功利的),但是过程一定是去功利的。“功利的结果,一定把过程非功利”。给孩子21堂课19讲《会读没用的书》,我们把教育的过程变得简单一点、有趣一点,少点功利,也许效果会更好。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6021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