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掠过蔗田-刘骁骞

不存在绝对正确的一边,过度标榜的客观最终都会被证明是自我催眠。

等娜娜试妆的时间看完本书。

上一次听到古巴还是因为周杰伦的《mojito》。

从生活的风情上,热带国家的雪茄和朗姆酒是现在古巴带给我为数不多的特质。读完本书后没有去喝一杯朗姆酒是不合格的。朗姆酒是以甘蔗糖蜜为原料生产的一种蒸馏酒。甘蔗的种植面积占古巴已耕地面积的55%以上。飓风掠过蔗田,是米国这个飓风一次次影响古巴的生活;也是奥巴马和劳尔释放出的融洽关系的信号,如飓风般转瞬即逝,蔗田依然努力种植甘蔗。

教科书上提到它是因为导弹危机。从家国层面上,谈及古巴避不开卡斯特罗、切.格瓦纳和何赛.马蒂。古巴的国家级冰淇淋“葛蓓莉娅”是卡斯特罗创建,卡斯特罗面对米国总统的更迭,浮现出司马懿熬死曹魏几代人的特质。从百姓生活上,他们依靠票排队购买日用品的日子,会想到我们有过同样艰难的时刻。

全书从卡斯特罗的葬礼开始到和米国总统同游结束,记录了央视记者刘晓骞在古巴的所见所闻。阅读体验感上,像是个人游记,既没有对事件的分析,也没有对某位负责人具体见解和选择的分析,通过住宿被人闯入房间、误会古巴情侣之间的关系、古巴人为大蒜的价格烦恼等事件,侧面折射驻外记者视角下的旅途有趣又功利。打call其使用的比喻句式,以无法复制的美感贯穿全书。

不管从地理还是从政治方面去感受本书,都给我很强的距离感。最后只有电影是眼下有限的资源里可以利用的渠道。

《草莓和巧克力》一章中一面介绍了古巴电影的发展历程,一面安利了几部佳作。《草莓和巧克力》是至今唯一一部获得奥斯卡奖提名的古巴电影,艺术的理解和情感之间的冲突都被解读为是地区制度差异带来的影响,用草莓冰淇淋和巧克力冰淇淋比喻制度的不同着实有点离谱。与其说资本主义是草莓味,不如所基佬更喜欢粉色更合理。《僵尸胡安》是具有代表性的西班牙拍摄,西方概念中的古巴喜剧,独立电影中难免出现常规商业概念元素,即便是世界末日,依然会传达制度的差别。电影的最后一群人坐改装车渡海去米国,让书中提到的古巴人改装雪佛兰偷渡到米国的画面具像化。

除却电影本身,在电影制作背后,涌现出认同现象。艺术除了自我思想的表达,必然涵盖到群体认同的后续。《加礼的记忆》中提到:艺术要发挥积极作用为国家政治、经济服务,为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要服务......一方面,电影得到国家的认同,同时为国家的发展给予直接力量。另一方面,当电影以标准的模式为国家发挥积极作用时,按照体制内的逻辑拍摄电影,电影最重要的创造性率先消失。故而在此背景下,独立电影得到成长的空间,尽管其中有“待合法”的问题。如何在制度和独立之间寻求平衡,说的是电影,也不止是电影。

《以海明威为名》介绍了和古巴有关的两位硬汉卡斯特罗和海明威。正面展示了古巴的气质,同时能看到一个以旅游业为重要支柱的国家,利用名人故居带来经济效应合情合理。毕竟去绍兴的人不一定知道绍兴市长的名字,但一定知道鲁迅。同时能看到,因为米国多年的经济封锁,刘骁骞的游记中一面是老爷车、涂鸦、古巴五人的音乐和国民冰淇淋,是全民医疗和教育的强大,另一面却是问题频发的古巴航空,是冰淇淋店没有足够巧克力的窘迫,是大多数好的商店更像是给外国人准备的消费场所。当米国不从古巴进口雪茄,古巴的农夫和米国的茄民谁遭遇的问题更大?

《往事如雪茄烟》古巴的雪茄几乎是顶流的存在,但是接近极限的产量和封锁的路线,也证明古巴的种植物需要有一定转型。又暗示,米国和古巴的关系如烟随风散。最后,古巴的雪茄到底是什么味道?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6038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