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吹笛唤春归——咏吹笛古诗词赏析(下)

寒山吹笛唤春归

——咏吹笛古诗词赏析(下)

王传学

初春时分,谪迁江淮之地的中唐诗人李益,夜听笛声,想到大地即将被笛声唤醒,万物复苏,南雁北归,而自己依旧浪迹他乡,回归无期。于是写下《春夜闻笛》,表达出极其复杂的思归感情: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李益是中唐的重要诗人,尤以七言绝句和边塞诗著称。说起唐朝最喜爱笛子的诗人,李益绝对算一个,他写过数首与笛子有关的诗篇,这首就是其中之一。

这首《春夜闻笛》,是诗人谪迁江淮时的思归之作。诗中的“寒山”,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是东晋以来淮泗流域战略要地,屡为战场。诗人自称“迁客”,当是贬谪从军南来。诗旨主要不是写士卒的乡愁,而是发迁客的归怨。

这首诗是写淮北初春之夜在军中闻笛所引起的思归之情。前二句写闻笛。此时,春方至,山未青,夜犹寒,而军中有人吹笛,仿佛是那羌笛凄厉地呼唤春归大地,风光恰似塞外。这笛声,这情景,激起士卒的乡愁,更摧折着迁客,不禁悲伤流泪,渴望立即飞回北方中原的家乡。于是,诗人想起那大雁北归的传说。每年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到湖南衡山回雁峰栖息过冬。来年春天便飞回北方。

后二句即用这个传说。诗人十分理解大雁亟待春天一到就急切北飞的心情,也极其羡慕大雁只要等到春天便可北飞的自由,所以说“不待天明尽北飞”。与大雁相比,迁客却即使等到了春天,仍然不能北归。显然,这里蕴含着遗憾和怨望:迁客的春光──朝廷的恩赦,还没有随着大自然的春季一同来到。

诗人以北方边塞情调,实写南谪迁客的怨望,起兴别致有味;又借大雁春来北飞,比托迁客欲归不得,寄喻得体,手法委婉,颇有新意。

全诗构思巧妙,感情复杂,形象跳跃,针线致密。题曰“春夜闻笛”,前二句却似乎在写春尚未归,所以有人“吹笛唤春归”,而迁客不胜其悲;后二句一转,用回雁峰传说,想象笛声将春天唤来,一夜之间,大雁都北飞了。这一切都为笛声所诱发,而春和夜是兴寄所在,象征着政治上的冷落遭遇和深切希望。

在前、后二句之间,从眼前景物到想象传说,从现实到希望,从寒山笛声到迁客,到洞庭群雁夜飞,在这一系列具体形象的叠现之中,动人地表现出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它以人唤春归始,而以雁尽北飞结,人留雁归,春到大地而不暖人间,有不尽的怨望,含难言的惆怅。

中唐诗人赵嘏的《闻笛》,形象地描绘了笛声的优美动听:

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

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

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

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

是谁在美丽的楼阁上吹笛子?悦耳的笛声随着轻风断断续续传来。当笛声嘹亮时,就像横在碧蓝的天空上阻遏来往的浮云。当笛声清和时,就像随着冰冷的月光照进我的窗里来。笛声优美,就像当年桓伊随兴所至为王徽之奏的三首曲子;而曲调的优雅更让人想起马融《笛赋》中所用的词句。一曲吹毕,不知道吹奏的人是否还在画楼上,而那嘹亮的笛声却好像还飘荡在空中,久久才散淡。

诗人运用了多样手法,从“闻”的角度对笛声进行全方位的扫描,遂使有限的形式有了充实的内容,而且使形象描写有了层次感,给读者以真实的艺术感受。

南宋诗僧惠嵩的《天台道中》,描绘了山川傍晚风光,牧童吹笛于对岸、渡口微风无云的景象:

满川梨雪照斜曛,野水交流路不分。

隔岸一声牛背笛,和风吹落渡头云。

惠嵩南宋时期的江南诗僧。工诗,诗风清俊潇洒,明朗豪迈。

“天台”即天台山,是佛门弟子心向往之的一座圣山,山中的国清寺是僧徒渴望瞻仰的一座名寺。此诗作者蕙嵩便是去朝觐天台山国清寺,在前往天台的路上写下这首名诗。

此诗写的是春夏之交浙东水乡的傍晚风光。日将西落,远水迷茫,一派农家景象。有意境,有韵味,情调清雅,旋律悠扬。

天台道中,红日下山的时候,满山川的梨花飞舞,洁白如雪,映着斜阳,美如诗画。野水纵横交错,使人分不清岸边与道路的界限。

走近岸边的一个渡口,忽然传来一曲牛背上牧童吹笛的乐声,清亮婉转。这悠扬的笛声伴着清风,将渡口上空的云朵吹散。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梨花如雪是暮春美景,而落日余晖给景色增添了温馨的色彩。野水交流是大自然的运动,也隐喻了人生的变迁和流动。牛背上的笛声,在宁静的傍晚显得格外清晰动人,它仿佛在唤醒人们对自然美景的感知和体验。和风轻拂,吹散了云朵,给人们带来宁静与惬意。

整首诗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象,表达了一种宁静和美丽的意境。作者以诗人的眼光和敏感捕捉到了大自然中微小而美丽的瞬间,让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感受到片刻的宁静与美好。

南宋诗人雷震的《村晚》,描写农村草满池塘、山衔落日、牧笛信吹的景象,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牧童骑牛晚归图: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这首诗展现的是一幅牧童骑牛晚归图,真正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在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中的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意的吹奏。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诗的前两句写背景。首句“草满池塘”是说节令已在春末,池塘里的青草已经长满,借鉴谢灵运《登池上楼》名句“池塘生春草”,但以“满”字易“生”字,显出节令的不同。“水满陂”,是说正逢多雨季节,因此水涨得很高。

次句写远山落日。用一个“衔”字,形象地现出落日挂在山头上的情况,与杜甫“四更山吐月”的“吐”字同见炼字之工。又用一个“浸”字,写落日青山倒映水中,与王安石“北山输绿涨横陂”句情景非常相似。诗围绕池塘为中心,以池塘中的绿草与澄净的池水,带出青山与落日,中间以一“浸”字作维系,使池塘显得很热闹,色彩也十分绚丽。

在这样宁静优美的背景中,主人公——牧童登场了。他骑着牛儿,走向村庄,手中拿着支短笛,随意吹着。与上两句的恬静相比,这两句描绘得非常生动活泼。牧童骑着牛,不是规规矩矩地骑,而是横坐着;他吹笛也不是认真地吹,而是“无腔信口吹”。于是,牧童调皮天真的神态,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为之耳目一新。

诗摄取的画面不大,写景则集中在池塘上,写人则集中在牧童上,又都紧紧围绕着“村晚”二字落笔,把人引入了江南优美的田园之中,使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充满着向往。

在此之前,北宋诗人张舜民《村居》诗有“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句,与这首诗比,画面中少了个天真烂漫的牧童,代之以牛背的乌鸦,以显出村晚的萧瑟。同样的农村景色,因诗人的心情不同,摄取的画面便不同,一是充满情趣,一是惆怅落寞,因此诗家有“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说法。 

版权声明:
作者:倾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6124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