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花非花》

                  《花非花》

                  唐·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译文、解读、赏析一

像花而不是花,似雾而不是雾。

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

来时仿佛美好的春梦能有多少时间呢?

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散去无处寻觅。

注释

花非花:《花非花》之成为词牌始于此诗。

来如:来时。

几多时:没有多少时间。

去似:去了以后,如早晨飘散的云彩,无处寻觅。

朝云:此借用楚襄王梦巫山神女之典故。

赏析

白居易既然号香山居士,所谓居士,是在家修菩提果,行菩萨道之人,古此词又不得不从白居易的身份考虑。

花非花:其实说的是自然界的真实状况,是对作者修行证悟的最好说明。也就是说花的长成,并不是因为人们给他们命名为花而长成。就像你的名字,并不可代表你这个人。而是人为的一种称呼。而这种行为在修道之中,被称为污染了人心。

雾非雾:同上。前一个雾如果指的是“雾”这个自然现象,那么显然不是“雾”这个大家所认为的汉字。

来如春梦几多时:所以下面这句正好点名了作者的心思。对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的感慨。更是作者在体悟到人生,明白了花非花,雾非雾这个道理之后,对自己的“之前”,以及对仍未明白的人的一种感慨。

去似朝云无觅处:同上。人来人往,人生苦短,命运多舛。你的今天是手足俱全的人,死了之后,就是一堆骨灰。这就是作者体悟到的世事无常。一切色相皆是空的感悟啊。一颗真心,谁能解?来如春梦兮去似朝云(以上文字来自网络)。

译文、解读、赏析二

注释

花非花:《花非花》之成为词牌始于此诗。

来如:来时。

几多时:没有多少时间。

去似:去了以后,如早晨飘散的云彩,无处寻觅。

赏析

这首诗通篇都是隐语,主题当是咏官妓。当时各级官府都有一定数目的娟妓,供那些腐朽的官僚们驱使。首句“花非花”是说官妓的容颜如花,但又并非真花。次句“雾非雾”中“雾”字是双关。借“雾”为“婺”。“婺女”即女宿星。因官妓女性,上应女宿,但又并非云雾之雾。 “夜半来,天明去”既是咏星,也是说人。语意双关,而主要是说人。官妓不同于一般的妓女,更不同于正式的妻子,她们与官僚之间互为依存,但关系又不便十分密切,只能以夜来明去为限,可谓会短别长。故末二句发出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卜的感叹。上句言会短,下句言别长。其中“梦”、“朝云”的描写是借用宋玉《高唐赋》、《神女赋》中关于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典故,以喻男女之幽会。因为语言文字运用得巧妙,把男女欢爱之事抒写得很含蓄,富于诗意。

语意双关,富有朦胧美是这首小诗的最大特点。雾、春梦、朝云,这几个意象都是朦胧、飘渺的,意象之间又故意省略了衔接,显出较大的跳跃性,文字空灵,精炼,使人咀嚼不尽,显示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功力。, 《花非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杂言古诗。此诗表达对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全诗由一连串的比喻构成,描述隐晦而又真实,朦胧中又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是情诗的一首佳作。后人曾谱为曲子,广为流传。

首二句“花非花,雾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苏东坡似从这里获得一丝灵感,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的名句。苏词所咏为杨花柳絮,而白诗所咏何物未尝显言。但是,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单看“夜半来,天明去”,颇使读者疑心是在说梦。但从下句“来如春梦”四字,可见又不然了。“梦”原来也是一比。这里“来”、“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启下作用,由此生发出两个新鲜比喻。“夜半来”者春梦也,春梦虽美却短暂,于是引出一问:“来如春梦几多时?”“天明”见者朝霞也,云霞虽美却易幻灭,于是引出一叹:“去似朝云无觅处”。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这叫博喻。它们环环紧扣,行云流水,自然成文。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诗词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贺铸《青玉案》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但这些博喻都不过是诗词中一个组成部分,象此诗通篇用博喻构成则甚罕见。再者,前一例用南箕、北斗、牵牛等星象作比,喻在“嘘名复何益”;后一例用烟草、风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借问闲悉都几许”,其喻本(被喻之物)都是明确的。而此诗只见喻体(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象一个耐人寻思的谜。从而诗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层“朦胧”的色彩了。

虽然此诗未曾说明喻义,但是它被作者编在集中“感伤”之部,同部还有情调接近的作品。一是《真娘墓》,诗中写道:“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是《简简吟》,诗中写到:“二月繁霜杀桃花,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诗均为悼亡之作,它们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易销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与此诗末二句的比喻几乎一模一样,连音情都逼肖的,它们都同样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而《花非花》一诗在集中紧编在《简简吟》之后,更告诉读者关于此诗归趣的一个消息。此诗大约与《简简吟》同时为同一目的所作吧(以上文字来自网络)。

解读、诠释合二为一

好几天没有读诗词了,便索性网页溜达,去寻觅精神食粮。不经意间看见一标题为《花非花》,还署名作者白居易的诗词跃入眼帘。《花非花》?怎么与我们平日唱的歌曲是同名呢,迟疑片刻后好奇心驱使去一探究竟。

原来诗词《花非花》与歌曲《花非花》一字不多,一字不差完全相同。终于明白了,这不应该是巧合,更不应该是雷同,应该是现代人借用古诗词,为忠实于原著而成谱曲的《花非花》。前面分别收录、拜读了两种《花非花》的解读,方才略知诗词《花非花》大意的一二。

歌曲《花非花》歌名与原诗词名相同 ,且歌词一字不差的照搬,表明了曲作者对诗词作者的尊重。想必,一定是曲作者对白居易《花非花》的钟爱,为让诗词更能广为流传, 便刻意谱写成歌曲,用音符去渲染、勾勒,描绘成一幅跌宕起伏的情感写意画,以抒发、宣泄内心那波澜不惊和难以抑制的心绪。

歌曲《花非花》既轻快,又柔美,还跌宕委婉,更是朗朗上口。歌曲不但较为完美的诠释了诗人和曲作者内心深处那朦胧、儒雅的行为美和艺术美,还给人的感觉如余音绕梁,似翩翩起舞,像抽刀斩水,又似想入非非的不能自拔的想象空间……

曲作者用音符串成的文字,其实就是解读,就是赏析,更是对原诗词的延续、升华;曲作者给诗词插上双翅,让诗歌在艺术殿堂翱翔,让更多的人知晓,去聆听、传唱;去广而告之、去抚慰人们的内心世界的那点点滴滴的不惑;让人去遐想、憧憬,乃至浮想联翩……

我对文章的浅浅的解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话一语道破天机,文学造诣的高低决定了你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深浅。造诣高解读就到位、准确,甚至看出破绽、找出不足。反之,亦然。

视角不同,结论就不同!“花非花、雾非雾”从字面可理解是醉非醉、似懂非懂、似糊涂非糊涂、似明白非明白之意;可以理解为诗人的谦虚的为人处事风格;可理解为人间事往往都是复杂多变的,水也看不懂看不透;可理解为自己看到的人或事,不一定是反应的是人或事的本质。这六字,也可以看出诗人的辩证看待事物的本质的基本观点,还可以理解为感叹不完美的残缺。也可以解读为,没有完美的人或事,残缺就是“完美”;也可以理解为事物都是变化的,不是一层不变的。

“夜半来,天明去”字义可理解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把握住机会,不然就插肩而过;也可以理解为时间的短暂,期望质不理想,或期望值太高的感叹……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这话可以理解为美好的人或事,来的时候如春天的梦一般美丽、诱人,而去的时候如早上的云彩一抹而过“来无影去无踪”……

白居易的《花非花》,整个诗句文笔流畅、柔美、委婉、让人遐想、憧憬;诗句结构紧凑、寓意颇深,如醇香的酒,如扎喉的刺;如飘飞的彩虹,如翻滚的乌云;如良宵美景,如柔肠寸断;似春天的甘露,如秋时烈日;《花非花》的却是难得一见的、别具匠心的抒情诗,不论诗人初衷如何,留给后人的多是美好、憧憬、展望!

诗贵含蓄,在这里淋漓尽致的诠释!

诗贵含蓄,在这里播种、开花、结果……。

版权声明:
作者:玉兰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6232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