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章写不下去,就思考问题吧

你好啊,我是玛格丽~

今天打开电脑,写了几个选题,写着写着没感觉了,于是删掉重写。

删着删着,时间已经到了11点,眼看什么选题都没有办法写了,干脆去读余华找点心理安慰。

因为余老师总是能独辟蹊径地安慰人。

果然,打开flomo笔记,就找到“余华语录”,他说了这句话:

写作过程中遇到瓶颈,是每位作者都会遇到的问题。

果然余老师懂我。再看看他说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不要停下来,继续写。

哦,不早说,我刚才已经人为中断三次了。

余华老师的话还没有结束:

即使你觉得当前的内容不尽如人意,也不要紧,写下来,或许在下一段、下一句,你就能找到那个让你豁然开朗的点。

写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保持流动,是突破瓶颈的关键。

说的很有道理,只是现在不由我去找那个“豁然开朗”的点了,因为时间节点就在前面了,这个建议明显不适用。

于是只能放弃“找个能发挥的选题好好写一篇文章”的念头,转而思考一些深刻的问题:

不是说截止时间是生产力吗?为什么不能发挥作用了?

确实,人们常说“截止时间是生产力”,意味着在紧迫的时间限制下,往往能激发出高效率与创造力。

但是,当这一法则似乎失灵,无法发挥作用时,我们可以从《稀缺》一书中提到的“余闲”概念找到答案。

余闲,简而言之,即多余的、备用的资源或时间。

余闲的存在具有两面性,好的是,在我们犯错误的时候,余闲给了我们周转的空间和失败的空间。

而坏的是,它会造成浪费和低效。

先说坏的,时间多了,就不会合理计划安排;钱多了,不管是不是必需都先买下来;粮食多了,自然就不会在乎节约。

这玩意着实让人讨厌。

而好的一面呢,例如说,如果时间充分,

我们就不会为了赶时间节点或者下一个任务而匆忙行事;

计划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得更周全;

检查的时候会更细致;

完成之后还能有时间进行复盘,为下次操作提供参考依据。

当没有余闲,后果也有好有坏。

好的呢,就是会带来“关注红利”,就是让人专注力大大提升,效率获得极大提高,这就是“截止时间就是生产力”的体现。

但一旦余闲过少,这种红利便会消失,人们难以集中注意力于当前任务,导致效率下降,甚至可能因压力过大而影响工作质量。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感谢今天的余闲太少,让我重温了这个概念,算是余闲匮乏的积极作用吧。

好了,以上是今天分享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
作者:ht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6401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