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径分岔的花园:一座用诗歌语言搭建的文学迷宫

第一次接触到博尔赫斯作品的时间,是在我写现代诗歌的第二年。记得我的朋友徐永健,他带我认识了在车站上班的诗人谢雪钧。

不久,他邀请我和徐永健一起到他家去吃顿便饭。酒后,我到他的书房里看书,发现了一本博尔赫斯的作品,题目是《作家们的作家》。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博尔赫斯的名字,感觉十分好奇。于是我把这本书向谢雪钧借来看。那时我对阿根廷这地方是陌生的,甚至在当今世界文学版图上,我忽略它的存在,直到博尔赫斯这个作家横空出世。

而他写的《纳撒尼尔·霍桑》,给我留下比较深的印象。文章写的是英国作家霍桑,写过《红字》一书。这书我也曾经看过,讲的是一位出轨女人的故事。

故事本身并不稀奇。关键是博尔赫斯居然能从中了解作家的性格,和为什么能写出这样作品的原因。看完后,我为他的观点不但击节叫好,而且发现自己非得找他的小说看不可。

事也凑巧。不久我在新华书店看到了一本《现代外国百年短篇小说选》,里面有一篇博尔赫斯的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这篇小说不看则罢,一看居然把我看上了瘾。

我心里想,小说写到这份上已经是天花板级别了。看了这篇短篇小说之后,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一般的外国短篇小说失去了兴趣。

这是在我阅读生涯中是非常不一般的现象。后来,我买了博尔赫斯的同名短篇小说集,并当成了枕边书,便于时时可以翻阅。

写短篇小说的人千千万

为什么博尔赫斯能脱颖而出?

二十世纪的世界短篇小说大师可以说是层出不穷,但真正以短篇小说名世,并且达到顶流的却是寥寥无几,比如苏联的巴别尔,中国的鲁迅。除此之外,世界文坛似乎只有阿根廷的博尔赫斯够得上顶流了。

而博尔赫斯写短篇小说,数量虽然不多,但是正由于这些小说,把整个世界,凡是知道点文学的人都带进了他神奇的文学宫殿。这是一般作家根本做不到的。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高的艺术成就?

我还是从他生平说起吧!

博尔赫斯,1899年8月24日出生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他的父亲是一位律师,家里藏书非常丰富。他受母亲的影响,从小酷爱读书,而且已经开始显示出强烈的创作欲望和非凡的文学才华。

1901年,他们全家从图库曼大街840号的外祖父家搬到首都北部的巴勒莫区塞拉诺大街2135/47的一栋大楼居住。

博尔赫斯七岁的时候,用英文缩写了一篇希腊神话。八岁时,他根据文学名著《堂吉诃德》用西班牙文写了一篇《致命的护眼罩》的故事。

九岁时,他将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快乐王子》翻译成西班牙语,用豪尔赫·博尔赫斯的名字发表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国家报》上,其译笔之成熟,竟被当时的人误以为是他父亲所译。

同年,他正式进入学校,并直接读小学四年级,系统学习西班牙和阿根廷的古典文学。

1914年,他的父亲因为眼疾近乎失明,决定退休。在游历了英法等国之后,他们一家定居在日内瓦。

这一年,博尔赫斯上了中学。

在这个阶段,他更加嗜好读书,看了大量的世界名著,特别是散文家德·昆西,侦探小说家切斯特顿和美学家克罗齐……等等作家的作品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将来的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1919年到1920年期间,他们移居到了西班牙。在这个时期,博尔赫斯与当地的一些有极端主义作家交往,思想开始偏左,写了一些歌颂十月革命的诗作和一部短篇小说集《赌徒的纸牌》。

这些作品,后来他认为过于幼稚而没有拿去发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博尔赫斯认为这些作品可能无关紧要,但是思想上已经留下了一些痕迹。

到了1921年,博尔赫斯终于重新回到了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并到国家图书馆工作历任馆长和馆员。也就从这时候开始,他渐渐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1922年博尔赫斯自行出版了两本诗集:《面前的月亮》和《圣马丁札记》。这两本书在市场虽然没引起巨大影响,但作为诗人,他已经在当时的文坛崭露头角了。

后来,因为博尔赫斯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两部诗集得以正式出版了。

1923年,他正式出版第一本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他的诗歌,因为语言质朴,风格纯净,意境悠远,很快得到了读者的认可。

但真正让博尔赫斯在文坛上拥有不朽地位的,还是短篇小说。

1935年,他出版了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恶棍列传》。

这是一本风格迥异于一般的短篇小说集。从内容上看,它是搜罗并筛选了世界各地的著名恶人故事进行改编的。这里展示了作家宽阔的视野和渊博的学识。

这时的他,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对故事的改写,而且加入了自己不露痕迹的思想观点。

而从文学技巧来看,他是通过浓缩、仿写和拼接达到对人性的探索,用的是典型的后现代笔法,实现了文本的多层次阅读性,的确让人耳目一新。

当时这部短篇小说集的出版,立刻引起了阿根廷评论界的高度重视。一颗文学巨星在冉冉升起。

为什么说他凭借一己之力

能改变文学传统?

1941年,博尔赫斯迎来了他文学生涯巅峰。他正式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小径分岔的花园》。

这部小说集由七篇小说组成。它们分别是《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吉诃德〉的作者皮埃尔·梅纳尔》、《环形废墟》、《巴比伦彩票》、《赫伯特·奎因作品分析》、《通天塔图书馆》和《小径分岔的花园》。

小说集很薄,但分量不轻。随着博尔赫斯声名日隆,这本书逐渐屹立在世界文坛,声名渐渐显赫,它的地位一点不亚于爱尔兰著名作家乔伊斯的《都柏林人》。

但是,一开始博尔赫斯对这短篇小说集并不十分看好。

在序言里,他写道:“第七篇(《小径分岔的花园》)是侦探小说;读者看到一桩罪行的实施过程和全部准备工作,在最后一段之前,对作案的目的也许有所觉察,但不一定理解。”这一解释是有道理的。

因为小说的开头就给我的印象就是一篇实打实的间谍小说:一位潜伏在英国部队里的间谍余准,因为在向德国提供军事情报的时候,不幸被敌方(即马登)发现后,毫不留情对他进行了追杀。

从小说的第二段开始,余准就对自己的处境进行分析。他知道自己难躲一劫了,但是,求生的本能让他提起精神去逃亡。他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

故事写到这里,让人紧张到了极点。换作一般的间谍小说家,肯定会将这猫与鼠的游戏长篇累牍写下去了。

但是这题材遇到的是博尔赫斯,他显然对这样的套路兴趣不大。他不慌不忙着手去写主人公余准的大片心理活动,努力表达了他内心的绝望。

比如,当他在看到“一只鸟掠过窗外灰色的天空”的时候,立刻会想到“它化作一架飞机”,“再把这架飞机化作许多架,在法国的天空精确地投下炸弹,摧毁了炮队。我的嘴巴在被一颗枪弹打烂之前能喊出那个地名,让德国那边听到就好了……”

但在事实上,这仅是他的想像而已。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逃亡。在逃亡的路上,余准也时刻感觉到马登在跟踪他。这使他内心更加惶恐不安。

是的。小说写到这里,我的心再次被吊到嗓子眼里去了。但博尔赫斯在这时将笔头一转,将故事写到别的地方去了。

他写余准听了一位小孩的指引,逃到一个花园里,听彭冣的子孙讲中国的园林和写不完的书的事情。博尔赫斯把这事情当成了小说的重心来写。他又讲时间,又讲故事,更把迷宫当成最重要的事来说。我不仔细阅读,会忽略许多这些细节,更不明白为什么博尔赫斯要把“花园”当成题目来写。

但问题到后来变得合情合理了。原来这人是为了拖延余准的时间,等马登来了好击毙他。令人遗憾的是,彭冣的子孙在这时余准除掉了,而他自己也迎来了死亡的结局。

如果将故事梳理一下,其实是比较简单的。但博尔赫斯的伟大之处,就是将一篇原本简单的间谍小说,化作对时间和小说无限可能性进行深度探索的哲思小说。

这就不是一般作家能做到的。而且,他已经成功把主题由单一性解读方式,转化为多层次的解读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短篇小说的一个走向。

换一种说法就是,他已经把小说当成实验性体裁来写了,并开辟了一条新路,到后来引来了无数的模仿者,追随不舍。怪不得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说,博尔赫斯是在创造一种新小说。的确如此。

如果博尔赫斯仅限于此,他还不足以当成伟大的作家来看的。他的创新性在他所有小说里都有所表现,而且都出乎意料非常成功。例如博尔赫斯写《〈吉诃德〉的作者皮埃尔·梅纳尔》这短篇小说的时候,完全打破人的想像。他假设有一位作家叫皮纳尔·梅纳德写了一本叫《吉诃德》的小说。他让博尔赫斯来写一篇评论。而博尔赫斯的确写了,而且是字字玑珠。这使小说真假难辨。的确令人拍案叫绝!

而他的《环形废墟》和《巴比伦彩票》,同样运用了亦真亦幻的写法,将人带到了迷宫般的文学世界,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的确,这部短篇小说集的问世,标志着二十世纪的短篇小说有了新的里程碑式的作品,没有它,也就没有后来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据著名传记作家斯蒂芬·哈特说,马尔克斯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时候,手提箱里随时都放着一本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

他的短篇小说集的命运

及对我的启发……

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岔的花园》问世后,一直广受全球读者欢迎。但它在全球的传播史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原来在1936年的时候,阿根廷举办了一届全国文学奖评比。博尔赫斯的小说竟然落了选,让一部平庸之作荣登榜首。这使当时掌握评奖大权的国家文化委员会,立刻遭到了阿根廷文学界无情奚落与嘲讽。

到了1944年,这部短篇小说集终于在阿根廷作家协会授意之下,破例获得荣誉大奖。

虽然这是迟来的大奖,但还是给人无比宽慰的。之后的博尔赫斯继续写作,并且时常拿奖。他真的是拿奖到手软。

他于1956年获得全国文学奖。1961年获国际出版家协会颁发的福门托奖。1962年获法国文化艺术骑士勋章。1963年获阿根廷国家艺术基金大奖。1965年获不列颠帝国高级勋位爵士称号。1968年获美国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称号及意大利共和国勋章……

而他的作品更是被一些文学大师奉为珍品,比如前面说的得过诺奖的马尔克斯和略萨,还有著名诗人帕斯,小说家塞拉,埃科……等等。

而我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引进博尔赫斯小说的。他的小说马上引起了一大批先锋小说家的注意:比如莫言苏童格非孙甘露等。

他们不同程度地从博尔赫斯的小说里吸取营养,写出了轰动一时的作品。

在我的印象中,比如格非小说《褐色鸟群》,除了内容外,其中叙述表达,和《小径分岔的花园》如出一撤。不过这只是个例。但是从这里不难发现,博尔赫斯的小说给中国文学界带来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而我接触到博尔赫斯的小说算比较晚,可是一点都不妨碍我成为他的骨灰级粉丝。

他留给我的启迪也是非常大的:

首先是他一生都没有离开书,但一点没有学究气。其次是他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写作。但凡写,他必出精品。这对于喜欢哗众取宠和粗造滥制的写作者来说,是当头棒喝!最后是说到他的创新意识,没有这勇气,他无论如何是不能开辟新的文学传统的。这也是最令我着迷的地方。

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追寻他的足迹,越走越远!

作者:毛魏松

版权声明:
作者:adm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6561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