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高中初印象

非常感谢缘分星空老师,每个月都会劳费心神,给美友准备创作专题,读着青春专题,已经湮没在记忆长河里的高中生活,忽然鲜活起来,扑面而来,原来还有记忆在那里等我。

通过痛苦的艰难的抉择,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学文,过程很曲折,结果无非A和B。物理我总是少根弦,和她热络不起来,舅舅说看我写的信文笔优美,有学文根基,就学文好了,于是我华丽丽地入驻高一八班(如果不折腾,我是原地踏步高一七班),我们那届共八个班,两个文科班,六个理科班。

七班、八班是姊妹文科班,任课老师一模一样,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玉树临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李清滨老师教语文,风趣幽默,讲课摇头晃脑的马成军老师教数学,大连外院毕业,长得鹰鼻、鹞眼、卷头发的胡老师(名字想不起来了)教英语,胡老师说话快,上课几乎全程嘀里嘟噜外语,让我觉得很难受用。教历史的是位年龄很大的老头杨树林老师,他干瘦干瘦的,讲话南方口音,抑扬顿挫,声调拉得很长。教地理的是张黎明老师,高大黑瘦,辽师大新毕业,讲课急了就有点磕巴,张老师眼睛细长,在厚厚的镜片后面熠熠闪光,看着有点滑稽。

我们的外语课尤其有意思,我班同学一部分学英语,一部分学俄语,一部分学日语。六班也是一部分学英语,一部分学俄语,一部分学日语。

于是一到外语课,八班和六班大融合,打乱秩序,重新组合,学英语的找学英语的,地点在八班。学俄语的去六班,学日语的去侧木楼。下课铃声一响,随着一阵踢踢踏踏脚步声,各位同学夹着书本快速移动,好一会儿才各就各位,这是这个年级组的一道风景线。

我们班的同学是大融和。比如说首先分城里同学和乡下同学。城里同学也分地域,比如土著城里同学和外乡城里同学。土著城里同学父辈是附近农村出身,和农村同学习性上还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就像《平凡的世界》里的润叶和孙少安,润叶了解农村生活,农村人的不容易,骨子里她还是农村人,因此有着天然的吸引和亲近。

外来的城里同学,又分为劳改分局同学和凌钢同学。这两处同学又有不同,小城有监狱,听说监狱是从外地迁徙而来,监狱有六所,像星子般散落小城近郊,看管人员来自全国各地,这是一个庞大的机构,于是在当地成立了劳动改造分局,成立了学校、医院、工厂等附属设施,他们的子女带着全国各地人的语音和习性,汇聚一堂。他们是小城新风尚,方向标的存在。

凌钢是座钢铁厂,规模虽然不比宝钢和鞍钢,但是在当地也是举足轻重的存在。凌钢占据小城一隅,有自己的学校、医院,级别也很高。凌钢子弟也是来自全国,也是小城新信息的来源。

分局人和凌钢人又是不同的,具体哪里不同,我也分辨不清,就像说南方人口语,在于我听来都是莺歌燕舞,吴侬软语。分辨不清哪里语音。我的外地城里同学们,他们的不同我搞不懂。

农村同学也不同,他们的不同主要是地域语音的不同,小城南半县口语特色明显,“二”“爱”不分,听起来很有意思,其他地方普通话就比较标准。

还有一个特殊存在,我们这届学生,听说因为给全校捐赠新桌椅,安排了二十多个杨杖子北方化工厂学生,各个班级都有,这部分学生住宿,他们又是另一样的存在。

这样组合的班级,就热闹,让我觉得眼花缭乱,迎接不暇。我们的班委组合也是有意思,比如班长是来自分局的李红宇,李宏宇长得唇红齿白,头发打理得油光锃亮,他描眉打口红,走路轻手轻脚,很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副班长张恩杰,他是典型的农村娃,皮肤黝黑,身材魁梧,沉默寡言,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学习委员杜红雁,标准的土著城里人后裔,做任何事踏踏实实,一板一眼,表现传统家庭传统女孩的美德。团支部书记冯艳,大眼睛,高鼻梁,身材纤细,皮肤白皙,聪慧、漂亮,有气质,是许多男生眼中的女神。文艺委员邹辉,雍容华贵,气度不凡,有大家女孩的迷人魅力,听说她是分局局长千金,在那个少有小汽车的年代,一次开家长会,皱局长的司机一脚油门,开到教学楼高高的楼梯前,让我们班主任忙不迭一路小跑着去迎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体育委员杜宏伟,是杜红雁小一岁的弟弟,高大,阳光,帅气,不爱学习。

这是我的高中生活的物理环境,在这精彩纷呈的人和物中,开启了也许并不精彩,但是奋进学习的高中生活,现在回想起来,很感谢我的青春时期曾经遇到你,我亲爱的老师们,曾经遇到你,已经五湖四海,渐渐走在老去路上的同学们,想起你们,仿佛又回到那所高中,那个教室,一起笑一起哭一起闹一起学习的你们,谢谢生命中,我们曾经遇见。

版权声明:
作者:siwei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6621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