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长钱”将至:五大行AIC股权投资合作全面落地

 千亿“长钱”将至:五大行AIC股权投资合作全面落地

 来源: 金融界 作者:灵犀投研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银行系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开始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领域,AIC作为耐心资本的代表,正在加速布局股权投资。最近,农银投资与18个试点城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五大行AIC股权投资合作的全面落地。这不仅为金融市场注入了更多的长期资金,也为我国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五大行AIC全线落地,股权投资规模近千亿
      根据农银投资的最新公告,该公司已与包括上海在内的18个试点城市达成股权投资合作意向,并签署了多项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的核心内容是设立股权投资试点基金,重点投向半导体、新能源等前沿科技领域。这一举措不仅使得农业银行成为五大行中首个在全部18个试点城市实现股权投资合作的银行,也意味着AIC在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及交通银行(统称五大行)旗下的AIC目前已全面启动股权投资业务,且多个城市已经签署了首单合作协议。例如,深圳和广州的首批金融AIC股权投资基金已经顺利落地,总规模超过百亿元,而工银投资则在12个试点城市与当地投资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意向合作金额接近千亿元。

      政策支持与投资范围扩展
      此次AIC股权投资的快速落地,不仅是银行系AIC业务的深化,也是国家政策推动的结果。根据最新发布的《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的股权投资试点范围已经从上海扩展至全国多个城市,包括北京、天津、青岛、深圳、苏州等。这一政策变动进一步放宽了股权投资的金额和比例限制,为银行系AIC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
      例如,政策放宽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表内资金用于股权投资的比例,从原来的4%提高至10%。这一变化为银行系AIC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也使其能够参与更多高风险、高回报的股权投资项目,进一步支持科创企业的发展。

      银行系AIC:从债转股到科创投资的转型
      银行系AIC的崛起,源于2016年我国实施的市场化债转股政策。随着大量企业的债务负担加重,金融机构亟需采取措施来化解金融风险。为了推动债务重组,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降低企业杠杆率的相关文件,并推出了市场化债转股方案。作为应对这一政策的产物,银行系AIC于2017年正式成立。
      然而,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科技创新的需求日益加大,银行系AIC的业务逐步从债转股扩展至股权投资领域。特别是2021年,监管出台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指导意见》,鼓励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在科技领域进行股权投资。2024年出台的《创投“十七条”》进一步明确了扩大AIC股权投资试点的范围,这为银行系AIC参与科创投资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政策指引。
      目前,AIC的股权投资业务已成为支持我国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之一。通过股权投资,银行系AIC能够为科创企业提供更为灵活和长周期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如半导体、人工智能和新能源等产业,提供了急需的“耐心资本”。

      银行系AIC的优势与挑战
      银行系AIC作为大型国有银行的子公司,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与风险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控制投资风险。与传统的商业银行贷款模式不同,股权投资业务能够提供更长周期的资金支持,更好地适应高科技企业的需求。同时,银行系AIC还能够利用其丰富的客户资源和产品体系,在投资过程中发挥协同效应。
      然而,科技创新的高风险、高回报特点意味着AIC在股权投资过程中必须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专业性。尽管如此,AIC的风险管理能力依然为其提供了竞争优势。通过投贷联动等方式,银行系AIC能够有效协同传统银行的信贷业务与股权投资,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选择。

      未来展望:长周期资本助力科创腾飞
      随着政策支持的加码与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银行系AIC的股权投资业务将持续扩大,并成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从债转股到股权投资的转型,不仅是银行业务发展的一次创新,更是国家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
      通过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耐心资本”,银行系AIC将在未来几年内在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这些“长钱”的不断注入,预计将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贡献更多的力量。

版权声明:
作者:ht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6667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