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面具,回归本真
前几天,老师拿了6篇作品的结尾让大家盲评,待大家把评分排序发出后,老师再公布作家的名字(这6个片段见11月7日我的更文)。做这个训练的目的是提高大家的审美能力,不被作家的名气所迷惑。
我们学习的是意象派写作。简单交代一下,意象是通过具体的物象、景象或情境来传达情感、意境或者象征意义。意象派就是强调通过直接、鲜明、准确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主观体验和情感,反对传统象征主义和复杂的隐喻。
我从意象传递的象征意义进行如下复盘,也许旁人另有高见,可以评论区留言互动。这样阐释意象本来是写作者忌讳的,但我觉得不借助这个拐杖,容易陷入“意象”不可言说的虚无境地,不利于学习突破,因此做了这篇笔记。
审美复盘
片段1描述的是父亲喝剩的半瓶酒,作者再也没动过,以后每次看到也不再有烦恼和沉沦;片段2讲了一段故事。说的是作者长大以后,和母亲说起小时候偷家里钱的情形,偷到之后并不快乐,后来就没再继续偷。如今她鼓起勇气,说出了这个心底的秘密,却发现姐弟们小时候都干过偷钱这件事;片段3的文字最少,出现了5个人物,给人的感觉是旅行结束后的微妙不和谐气氛,但谁都心照不宣;片段4描写的是父亲在祖父去世时的表现,意象呈现出了恰如其分的深切悲哀;片段5的意象稍微有点曲折,描述的是我为“新我”饯行的场面;片段6文字最长,讲述作者抵挡不住外界的压力,把心爱的狗从藏身地拉了出来,狗最终被勒死了,作者为狗的死亡不断自责,摇头追悔的情景。
先说片段2和片段4。一个是小时候偷家里东西后的结果,一个是面对亲人离世的表现,两段描写的事情几乎所有人都会经历到。中国有句俗话: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可作者和母亲提起这件事的时候,母亲却淡淡答:不记得了;而且他们姐弟小时候都干过这事儿,可后来并没有发展到“偷金”的地步。母亲问作者:“那后来为啥没偷呢”?这一问饱含了母亲教育的智慧,并不是所有母亲都能让孩子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的。片段4和片段2有类似的解读,都是刻画人之日常的关键时刻,人物举重若轻地做出了最符合人性的举动,才有了后续自然的结果。
再看片段6。狗一般被看作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它在人类面前显然是弱势的,却无怨无悔地效忠人类,作者和它的感情是不言而喻的。可是当世俗的压力来临的时候,作者以自己的善良揣度他人,他把狗拖出来,按当时的情形和狗被勒死的结局推测,即使作者不把狗拉出来,那帮人也会把狗搜出来的。作者不断地摇头有多重象征含义:是想甩脱悲痛的记忆;也是内心不停自责,推测如果自己不把狗拉出来的结局和实际结果对比之间的摇摆;也是对守护“善”念,捍卫“善”行的艰难而发出的巨大悲哀。这段文字的意象很丰富,艺术性极高。
片段5在上面的概括中已经做了意象解读。原文是这样写的:
我目送自己抓着严冬号列车的扶手上了车......列车准时开动了......让我身上年幼的那一部分滞留下来...
用正常思维看,我怎么可能目送自己出发呢?列车为啥叫严冬号呢?祝出发的自己一路坦途,留下身上年幼的自己,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想明白了上面几个问题,就自然能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境了。我认为是:作者终于痛下决心,选择了一条难走的道路,迈出了挑战自我的一步。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放弃了我执,或者认知提升到一个新维度,达到一个新境界。
接着看片段1。文中的酒可以看作是对人极具诱惑力的东西,比如财色名,而且是父亲留下来的,按推测是顺理成章,可以自然接受的东西。可是作者却没动它,还“每每看到它能不烦恼、不沉沦”。这举动比较反人性,要克制,只是隐约觉得是突然跳跃上一个高台阶,不是自然抬腿一迈就能做到的。这样的言行有一丝不真实、不落地的感觉,但给出了一个保证。像不像偷着打游戏,被妈妈抓了现行后保证不再打游戏的孩子呢?你就想吧,孩子的保证能不能信。
最后看片段3。单从简短文字意象感受看,文字里有复杂的人物关系,是平常的旅行、聚会,可能是怀着希望特意安排的聚会,满足了渴望人群的需求,但又有丝丝人际间摩擦碰撞的不适,谁都不主动提让人不适的问题;片段中还出现了爵士乐。爵士乐是强调创意和个性的即兴演奏风格的乐曲,文中2个人忍受了2个小时的爵士乐,这隐含了对个性的包容,求同存异。这样的表面看起来人际和谐的情景会如日出日落一般进入次日的轮回。
美的标准
暂且不说哪个片段艺术性最高,最有审美价值,先看看美的标准是什么。
什么是美,相信每个人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这和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接受的文化熏陶,以及个人感受有很大关系。人们常说真善美,“美”排在真和善之后,为什么“真”放在第一位呢?我认为善和美在不同立场、不同角度和不同时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就是说,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人眼里,出于不同的做事目的,或者是在短期和长期评价中,这件事是善还是恶,是美还是丑,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比如说,儿子要求行动不便的父亲自己行走、自己做饭。从传统的孝道文化来说,儿子这种行为是不孝,是作恶,是丑陋的。可如果父亲是在身体康复期,需要适度的运动和协调训练,那儿子的行为就是好的。或者拉长时间看,父亲没生病前,在极其不方便的时候,儿子也不愿帮忙,那儿子这样的行为可以说是”恶”。
可见,善与不善,美与不美的判断需要回归对事情本真的探求。文学艺术之美应该是符合本真的,呈现事物本来的样子。这样我们就不必纠结老师的标准答案了,你选哪个片段做第一,都是你当下审美标准优先级的体现,也是你日常思维的投射。现在回看6个片段。
大多数人把片段3放在了最后。因为感觉很平,没有触动人的东西,正所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也像道家说的道法自然,自然到丢在人堆里没有存在感。几乎所有人都逃不过这条定律,片段3放最后是顺理成章的。
把片段6排第一的人不多。因为意象丰富,给人印象深刻,纠缠人心,挥之不去,让人难受、煎熬。虽然悲剧往往流传百世,可人多半不愿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选片段6为第一的人比较少也正常。能把片段6放第一的人往往是修行者兼布道者,他们时刻审视自己是否偏离了初心,进行着灵魂的拷问,也时时在认真践行。对于写作者,他们对生命的探索和思考会比常人更多、更深入。
片段2、4、5,是普通人经过努力能达到的境界。这3段的排序一般都较靠前,是更注重个人成长,还是更注重把握过好每一天,是决定5在2、4前后的因素。
最后说一下片段1。前面说过,这个片段在结尾做了一个自律的承诺,呈现了想象中长久自律的美好结局。长久自律的美好是图画,不是现实,是人们的愿望。片段1也会比较多出现在榜首或靠前的位置,因为它符合正能量标准,长期的作文教育也是给这样的结局评高分的,但在文人墨客眼中,片段1只是好的作文,不是好的艺术。
江湖面具
回顾我们的作文教育,写“最**的事”“最**的人这样的作文,往往在关键时刻,主人公都会“耳畔突然响起**话语或声音”,于是“我”犹如神助地得到加持,于是勇往直前,战胜了困难。这类符合道德、正能量标准的作文,都是经过一样的流程,得到规定标准的结局,不是这样的结局就不能得高分。
千万个人按照这个程序或套路,批量化、标准化生产出前仆后继的优秀学生作文集。回看片段1,是否符合这样的套路呢?
作文有明显“作”的痕迹;不像艺术品是天然生成。艺术具有包容个性,提倡百花齐放,提倡各美其美。如果艺术创作者也像写作文一样,喊一句口号,接着来句“从此我们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人们会以为“喊口号就能成为事实”会是真的,而现实却是真相被假大空掩盖着。
人行走在社会上,总是以各种不同的身份存在着。在群体中,可以是领导者或普通人,在家庭中,可以是父亲、丈夫和儿子。于是一个人就有了好几个面具,在人群中戴上领导者或普通人面具,在家庭中,戴上父亲、丈夫和儿子的面具。
在100分的作文中,领导者应该都是焦裕禄和孔繁森那样的,焦裕禄和孔繁森家庭角色的缺失是不允许表现的;艺术作品却是祛除光环,卸下面具,还原事物、人物真实的样子,这样的作品才能更深入人心,更动人心弦。也是这样的作品,提醒我们接受事物本来的样子,接纳人类的本真。
这也许就是艺术存在的价值。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