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油粑粑
上午,护士长拿了两个葱油粑粑过来,说是正好碰上赶集,看到一个老嬷嬷的摊前围了很多人,顺便多买了几个。
这酥酥脆脆、蓬松的口感一下子把我拉回了记忆深处。
一般摆这种小摊的成本也不高,一口铁锅、一个铁炉子,就是要一天到晚守着,年轻人坐不住,大都是沉得住气的老人出摊,条件好的还会支棱起一把伞,雨天挡雨,晴天挡日头。要是赶集这天,摊主会提前炸一部分放在一旁晾着,有些买家喜欢软的,有些偏向硬的。但是我很少去买这些,原因有二,喜欢吃了缠着老妈做,大街上人群熙熙攘攘的,灰尘大。
现在想起来,发现老妈的手艺花样还挺多,我做倒是会一点,只是技艺还不精湛。
到了这一天,老妈会将泡好的大米打成米浆,喜欢咸口味的可以加少许盐、孜然、辣椒面、葱花,油温(菜籽油)七成即可用勺子把米浆舀到油墩子模具(一种圆形的锅铲)上,不可太多也不能太少,三分之一就行了,炸至表面金黄可脱勺,成型沥干捞出。模具要提前放油锅里热一下,以免米浆沾锅。
住我家前面的一个伯伯喜欢在里面放绿豆,也很香。裹上折耳根馅料,就是满满的云贵川口感,油香的辣味,打开了碳水新世界的大门。
长沙街头的油粑粑受到了很多当地市民的追捧,物美价廉,色香味俱全,它们那个中间会有一个洞口。听说有经验的摊主为了有嚼劲、有余味,还会在里面偷偷加隔夜饭、八角之类的,最好恰的是外壳酥脆,内里软弹,若能添点锅巴,更是回味无穷。
试想一下,在凛冽的寒冬里,守在火炉旁等待滚烫的油粑粑出锅,饥在口中烧,胃里空荡荡,手心冷冰冰,拿到食物的那一刻,每一口都是对活着最高的礼赞。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