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宋涛校长关于中小学教师发展的讲座有感
今天上午的讲座,是现在在小学担任校长的宋涛校长,博士,他曾在华师一附中从事过高中教学,也到边疆支教过三年,还曾在恩施来凤一所高中工作过。他整整二个多小时的报告,语速是偏快的,时不时还从口中爆出实在却又令人觉得有趣的金句,可见其思维的敏捷性、学识的渊博度。单从个人魅力就令人折服。
他重点讲解了基于时代语境与文化场域下的中小学教师发展。他从学校文化、时代语境、教师成长专业化、专业发展卓越教师四个层面进行了阐述。
其中几个印象深刻的点,主要是结合我所在的学校面临的真实问题,说说听后可以作的一点小调整:
一、关于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当前我校想要解决: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都成为学习者的策略之一。但是我们当前对于如何调动小组整体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一个人都因为团队的成长进步而努力的评价机制正在思考与行动中。宋教授的赋分制给了我一些新的思考:优生回答一次问题加1分,学困生回答一次问题加5分,这样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赋分不一样,这样对团体进行评价,就可以解决互助的问题,让那些优秀的学生主动起来帮助组内较弱的学生,激活弱的学生内驱力,共同想办法把小组积分提上去。
如果是用在我们数学学科,我现在进行的是同质分组,如果采用赋分制,如何给每个人赋予不同的分值,才是真正公平合理的呢?这是问题之一;问题之二是每个人每种类别的赋分不一样,管理的过程就显得复杂,如何平衡不一样赋分带来的负面效果呢?
二、关于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分配
宋校长指出,课堂上教师上课的时间要减少,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学习的效率反而更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是要重视学生动力的激活,二是要重视学生能力的提升。这一点引发我的思考,我校是一所乡村薄弱学校,现正全力进行课堂改革,力图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提升课堂效率。事实上,其根本在于先要通过互助合作的方式,把学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但是我们现在的学生基础太弱,如果单纯的把时间留给学生,可能会大量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所以提前研究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从拉近师生之间关系,爱上学科教师开始,在情感层面激活学生;再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通过示范、指导,培养学生具备相关能力,从能力层面激活学生;再确保学习主体自由支配的时空,全面提升学生学业水平。
三、新时代学生变了,导师制促进个性化发展
宋校长提到一个观点:新的时代具有三个特点:颜值即正义;特立独行;享受独立空间。那么,面对新时代的到来,作为教师,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呢?分层教学似乎不能适应每一个不同个性学生发展的需求,于是,导师制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结合我校实际,首先是培优。我们的优生数量过少,要单独培优,也需要给出独立的空间,这是满足不了的;第二,优生主动学习的时间也是不成立的,在小学,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与能力都不足。当然,眼下最重要的是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只能通过大班化教学,引导学生梳理学习方法与解决问题的思路,让一部分学生先动起来,开始尝试通过讨论、实践操作、示范等深入开展学习;其次是让更多的学生成为小老师,他们不断观摩教师的行为,向教师学习;然后他们小组内的学习主动向他们学习。
还有一个点就是:每节课定准目标后,作业确定为2道题,课堂上教师的课减少到10分钟左右,先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5-8分钟,然后小组互学5-6分钟,全班共学时,教师指导,然后留10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2个练习,现场收起来进行及时评价,分析目标达成率。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将知识结构化,将系统的知识在脑海中建模?一是设计带有真实情境的作业,至少每周一份,交给学生20分钟的时间现场做,反思,改进;二是知识结构系统化、模块化,进行专项训练,学生解决问题时,必须要按流程来解决,形成思维习惯;三是每天只布置2道相应的练习题,学生组内互讲,或是将解题思路文字化呈现,每节课前给3分钟时间由学生讲解这两道题;四是提前整理出本学期的典型题型,分发给学生,每个小组布置任务,每节课前由一个小组进行现场讲解,人人上台,一周一轮。
总的来说,无论是成长为什么样的教师,都要明确金字塔学习原理,以情感激励为主体,以能力提升为目标,都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长久坚持下去!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