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逸灵动任挥洒,高山流水觅知音 ——王乐知先生其人其画

近日,中国传统山水画画家王乐知先生在美国纽约曼哈顿雅博艺廊举办个人作品展: “高山·流水·九月”。“高山流水”出自两千多年前中国贤人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九月”是画家本人出生的月份;不言而喻,画展名称含有交流、切磋、期待之义。限于路途遥远、运输不便,展品仅仅汇集了艺术家近十余年创作的三十多幅作品,且绘画居多,书法少量,不过都是精心挑选之作。开展当天,纽约各界逾百位嘉宾应邀出席,反响热烈。雅博艺廊的张总和袁总表示:画廊选择参展者,是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和审美理念的,画家王乐知的作品便别具特色且质量上乘;我们希望凭借多年丰富的办展经验,为更多的艺术家提供更好、更优秀的展示平台。

王乐知(右二)携夫人与美中央委员会主席Steve Orlins和雅博艺廊张总(左一)合影

这次纽约画展从10月13日持续至23日,为期10天。期间,参观嘉宾纷纷表示:来自东方古国的所有画作确有吸引力。更有观者称:乐知先生是一位“野逸风画者”,可谓慧眼独具。

国内朋友形容乐知先生的人生经历,曾经用十四个字概括: “六十载人生磨砺, 五十年笔墨功夫”,并非虚言。20世纪50年代初,王乐知先生出生于山东济南市, 此地古称“鲁国”——古代圣哲孔子的故乡,纯朴的乡风滋润了他的幼年。随父到北京生活后,他长期浸淫于中国传统书法与绘画的海洋,临帖临画不辍,打下了品鉴与技艺根基;又因为临近国内教授、研究西方美术的殿堂——中央美术学院,乐知一度受教于著名油画家侯一民、邓澍先生,学习野外速写,获得美育启蒙,并初步接触西方美术的丰沛源流。70年代,像大多数同代人一样,他以学生身份下乡务农,历经磨难:在风雪交加的寒冬中平整土地,或者连续半个月夜夜不眠浇灌青苗,都是家常便饭;这种“空乏其身、苦其心志”的生活前后长达十余年,乐知和一两个同伴是最后离乡的北京知青。

拂晓

回城后,乐知当过工人、商人、工程师,近二十年专心作画,遍访中华大地、海外名胜。随着岁月的增长和思考的深入,画家对曾经亲历的上山下乡艰苦年代以及铭刻于记忆深处的山西那片古老、贫瘠、淳朴的土地有了更深的感悟,开始感谢命运的启迪。如今,他的笔下少见悉心雕琢的文人雅趣,更多的倒是襟江带湖、长河落日、雪山冰盖、拍岸惊涛;他也不喜欢小打小闹、玩弄技巧,而是更愿意摩划雄伟山川、浩荡乾坤,借一页宣纸传达心中奔腾的思绪。在他看来,超乎象外,抽象写意,状大境界,抒万古情,恰恰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所在,也是他不同于西方艺术之处。为此,乐知先生着力融合中国山水画传统中的水墨、青绿两种技法,更以前者为主,即侧重于内敛、含蓄、沉静的内涵,营造清明气象;同时以少量艳丽、灵动、出其不意的色彩装点画面,反映时代的勃勃生机;究其理念,则是不偏离东方文化讲究实用理性、取法中庸圆融的特性,又适度吸收西方绘画注重写实、擅长表现细节的优点。

层林尽染

为了获得理论上的提升,乐知先生于90年代求学于大师云集的北京画院,同时悉心钻研历代名家的创作精髓。对梁楷笔下的诗仙李白、徐渭的墨荷怪石芭蕉、朱耷的白眼仙鹤,他都赞不绝口;就泼墨运笔神出鬼没的技巧而言,他则肯定当代画家傅抱石先生的创新。乐知后拜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会长阎飞鸿先生为师,现任画会常务理事,其作品逐渐绽露峥嵘,为国内同行所瞩目。近年来,他曾多次受邀赴海外与画家同仁进行学术交流,其作品也日益走向世界;2004年7月和10月、2005年11月、2006年1月,分别在香港、澳门、北京和日本等地举办了他的个人画展,其中优异者连续数年被收入国画年历及画册,并散见于贺卡、明信片和书签。现出版有《王乐知画集》。

群峰云驰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7226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