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1个100万倒计时806天,心力与愿力
前面一篇文章写了我发现自己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来自于自己对自我的一种评价。
觉得自己年过半百,还要从头再来。身边有些80后90后都已经创业成功,实现了百万千万的财富。
2016年,比我小10多岁的王九山和我一样,还是微谷销售部的一名普通的销售员。一个月拿着五六千块钱的工资。
如今他已经拥有两家公司,几十号员工。一年创造两三千万的业绩。个人收入早就破百万。
他之所以成功,就是一直聚焦在百度霸屏和解决引流上面。并且找到了一个解决企业和超级个体缺乏流量缺乏影响力的方案。
而我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似乎在互联网创业方面,80后90后比我更有优势。
我的个人优势在于经历了传统的品牌营销,或者说更了解线下渠道,更适应线下的陆地战,对于线上的空中战则不适应。
这就好比抗日战争时期,我还停留在游击战的水平,面对敌手海陆空配合的打法,自然免不了处于占下风的局面,所以免不了要吃亏。
除开对于营销的学习和实践外,我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对于个人成长,自我成才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1989年,在我决定放弃学业的那一刻,我就向这个世界宣布:我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自我成才之路。
当然,这是一条不平坦的路,也是一条布满了荆棘之路。但我从来没有停止向自己的目标攀登的脚步。
在我的内心中深深的埋藏着一颗种子,也是一种信念。
我相信,一个没有背景,没有资源,没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的人,只要自己不放弃,也一定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那么怎么才算是创造了传奇呢?如果用世俗的目光来说,就是年入百万,年入千万,实现财富自由和时间自由。
如果用更高的标准来说,那就是三立:立德、立功、立言。
那怎么理解三立?
古人又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孔颖达疏:“立德, 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民国时期著有《史学概论》《老庄哲学》《曾国藩》《陆王哲学辨微》等书的学者胡哲敷宣称:“五百年来能把学问在事业表现出来的”当首推曾国藩一人。
当然要想和曾国藩并驾齐驱的目标于我而言还是有一些高不可攀,但我想在追求个人财富自由的过程中,
去做一些托举像我一样没有资源,没有背景,没有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贫寒子弟实现梦想的小事则是完全可能的。
从我1989年高中辍学算起到现在,我步入社会已经34年了,这34年我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弯路。
尤其在立功创业这件事情上有成功也有失败。成功给了我经验,失败给了我教训。
一个人的一生,如同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朝代,一个民族一样,总是一个曲折的成长、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有句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说的的就是这个规律。
《周易·系辞下》曰: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一个人的德行里,藏着他的人生起落。
现在回想起我在2010~2016年的第三次创业的成败,之所以成是我积累了很多的市场经验,掌握了一些做事的方法,积累了一些对社会的认知。
之所以败, 就是我的修为不够,德不配位。
其一、2013年事业小有成功后,许多事情就不再亲力亲为。
其二,好大喜功,急于求成。所以盲目的扩张,不计成本的融资。
其三、听不进他人的意见,最后导致夫妻关系紧张,一意孤行直至分道扬镳。
前面三年只有20来万的资金,凡事都亲力亲为。所以取得了成果。
后面的三年资金扩大了近10倍。组建了17人的团队。但缺乏驾驭扩大后的资金和人员的能力。所以导致了失误。
失败其实是环境给了我们一个成长和认识自己的机会,在这几年当中我读了不少传记。
比如《毛泽东传》、《富兰克林自传》、《邓小平传》、《马云传》、《史玉柱传》、《褚时健传》、《李嘉诚传》……
马云说过一句话,当时我不很理解,他说:
“我的真话是,我创业这么多年来,我最喜欢看的书,看得最多的书,是别人怎么失败,看别人成功的东西不一定是真实的,多看看别人失败的经验,对你一定会很有好处。”
马云的这番话隐藏了几个关键点:
第一,你看到别人成功的方法,不一定是真实的,很可能是别人想让你知道的,比如我看《史玉柱自述》和看何学林写的《巨人史玉柱是怎样站起来的》,后者揭秘了更多的秘密。
第二,成功不可以复制,也学不会。
第三,多研究别人的失败教训,对自己更有价值
李嘉诚在记者采访他的成功秘诀的时候,他说:我把90%的时间都用了研究别人的失败,把所有失败的原因规避掉,所以才让我在这些年的经商生涯中屡屡成功。
我后来才发现,那些顶级的成功人士,他们都有共同的一个特点,就是会花更多时间精力,去从别人的失败教训中来学习,规避更多风险。
为什么从别人的失败中学习更有价值呢?
是因为从别人的失败中,你可以找到更加真实的东西。
只有学到最真实的东西,你才可以让自己拥有真本事硬本领 。
而在现实中,只有真本事才能够让一个人获得财富,驾驭财富。
一时成功可能依靠运气或者依靠投机取巧就可以达到,但是要实现一辈子的成功,那就不是运气和投机取巧能够达到的,那是需要一个人有真本领。
很多人去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就是为了能够找到成功的捷径,甚至是为了想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来让自己快速的成功。
其实成功没有捷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对于年轻人来说,尽量少去走捷径少去找什么秘籍,扎扎实实地把基础打牢,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往往能够让自己最终取得大的成就。
我在2020年左右去云南出差,买了一本《褚时健传》,他是曾经的中国烟草大王,后因贪污入狱,后来保外就医,76岁褚时健再次创业,开始在云南哀牢山种植橙子。
用了10年时间,他的“褚橙”销售额达到了1亿多元,纯利润7000多万,这一年他86岁。
他告诫现在的很多年轻人说:总把做好一件事想得太简单,想着一夜之间就成为富翁。
有次一位记者问釆访他问道:“为什么偏偏要选种橙,橙子好几年才挂果,你为什么不选一些成效来得快的事做?”
褚时健呵呵一笑,说:“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都想走捷径,尤其是年轻人,今天一毕业,明天就想搞出名堂来。这是不现实的,人生不是一条直线。”
禇时健一生充满传奇,但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背后是他每次做事时都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导致失败的因素,然后去想尽一切办法克服的一丝不苟的精神。
读这些传记给我增加了很大的心力。
巴顿将军说:“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看这个人站在顶峰的时候,而是看这个人从顶峰跌落低谷之后的反弹力。”
成功学之父奥里森·马登博士曾经说过:“人的内心深处总存在着一些沉睡的力量。人们会为之惊叹,却从未想象自己会拥有这些力量,一旦被唤醒并付诸行动,生活就会被彻底改变。”
这种力量是什么?我把它称之为心力或者愿力,也可称之为使命愿景价值观。
2024年年未了,为什么我还和传+亿的李总治兵及蒋总秋雯合作,一来是顺势而为,治兵总对流量变化的分析是很精准的,
淘宝拼多多代表的是图文时代,随着5G带来的便利条件,因为有了5G的强大基建,才有了短视频和直播的便利条件,这个变化是不可逆的。
也就是说现在人们在短视频和直播上的消费会逐步增长,而在图文上的消费会日渐缩小。
然而不管这个流量怎么变化,这个社会怎么变化,其中贯穿了一个28法则的潜规律。
流量总是被少数人所掌握,大部分的人没有使用流量、转化流量的能力。
抖音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化。聚集了主要的流量,聚集了人们主要的时间。
但是主要的流量依然聚集在头部的MCN机构以及由这些机构孵化的网红上面。
治兵总多次分享说,他想帮助更多的小个体能
通过SXS这个工具,也可以使用流量转化流量,承接一部分财富,在流量的变局分到一杯羹。
也就是说通过省S心X说S这个工具去托举更多人普通人的梦想。
如果能够让100万人通过省S心X说S说这个工具哪怕一个月能多赚2000块钱,这都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每一次流量的变化都会产生新的地主,
早在20世纪70年代,麦当劳全球创始人雷蒙·克罗克在接受采访时就曾公开说过“你以为我们只是靠汉堡赚钱嘛?不不不,我们其实是做房地产生意的!”
其实像麦当劳这样的连锁巨头们,他们都是房地产时代的地主。
在图文时代,许多人在淘宝拼多多京东这些平台上成了新的地主。成就了许许多多的店主以及所谓的淘品牌。
那么到了短视频时代,其实抖音很多头部的商家都是淘宝拼多多等平台的头部商家开辟的新的阵地。
如果把抖音比作成万国博览会,那么对于80%甚至90%的普通人是拿不到这张入场卷的。
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有一个机会,那就是我可以在场馆外面卖矿泉水,可以在场馆外面倒买门票,也可以在场馆外面卖盒饭卖小吃。
图文时代的淘客就是一群这样的人,到了短视频时代,那么又产生了抖客这么一群人。
抖客说白了就是帮助抖音里面的商家拉皮条,抖客他不提供服务,你是卖身还是卖艺他都不管,我只收取拉皮条的费用。
所以说对于没有资金,没有资源,没有人脉的小个体创业者来说,拉皮条是最容易成功(零成本、零投资、零风险)的生意。
我在1999年在深圳西丽湖松坪山开了一家9元店,认识了一个潮州的老板,他们就是在这些成型的工业区里面租一块大的地皮,然后建一个临时的市场,他们自己不卖货,专门去招那些要卖货的人,他们赚租金。
浙江的义乌和温州这些地方也有这种模式,他们就是在其他的城市(有的去国外)去开所谓的义乌小商品城(国外有的就命名为中国城)。这些人其实干的也是拉皮条的生意。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