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美股还有多少空间?
中金刘刚团队
中金认为,过去三年因为疫情和科技AI爆发等“偶发”因素促成的大财政、科技以及全球资金再平衡,成为美股走强的三个“宏观支柱”。只要这“三大支柱”不出现方向性的逆转,美股的趋势可能尚未被破坏。
在美国大选落下帷幕、特朗普交易持续升温、美股屡创新高的背景下,美股三季度业绩也披露完毕。单从业绩角度看,尽管科技行业依然强劲,但美股整体的增长却受周期行业拖累而下滑,市场的盈利一致预期也在下调。不过,这并未影响到市场表现,美股市场不仅屡创新高,连行业的强弱关系都与上述业绩情况“背道而驰”,周期风格的道琼斯甚至一度领先成长风格的纳斯达克。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还是大选后升温的特朗普交易所致。在同期美债利率大幅走高的背景下,道琼斯的上涨更多来自风险溢价下行驱动的估值扩张,体现了对特朗普政策预期的提前计入,而纳斯达克则更多是来自科技行业盈利的支撑。
三季度正是美国“衰退交易”最盛之时,当时“萨姆规则”触发的衰退担忧显然有些过度,美国经济并不面临深度衰退压力,更多是可控的放),但整体经济走弱也是事实,因此企业盈利尤其是与经济强相关的顺周期板块盈利放缓也就不奇怪了,当然这也才促成了后来9月美联储非常规的50bp降息。
随着9月降息开启,尤其是特朗普当选后的预期催化,美股屡创新高,一方面纵然是降息后金融条件宽松可以促使利率敏感的地产和投资环节率先修复,另一方面也是提前计入更多特朗普当选后有利增长的预期。走到目前位置,美股估值(1990年以来94%历史分位数)和情绪(风险溢价处于1990年以来28%历史分位数,越低越亢奋)处于高位也是现实。情绪可以亢奋一时,盈利才更长久,因此判断美股后续空间的关键仍在盈利,而盈利的关键一是看科技行业能否延续,二是顺周期能否重启。
三季度美股盈利:整体放缓反映经济下行;周期是主要拖累,科技仍有韧性,但结构上从硬件切换到软件
标普500盈利增速整体放缓,纳斯达克得益于“软件”而加速。可比口径下,标普500三季度EPS同比增长5.5%,较二季度11.7%回落明显。相反,成长风格的纳斯达克指数EPS则由二季度的13%升至19%。
► 周期板块同比增速和盈利贡献均回落,能源(-18.4% vs. 二季度7.7%)、金融(6.7% vs. 二季度18%)、公用事业(5.5% vs. 二季度16%)、工业(-11% vs. 二季度-3%)等增速均放缓,原材料同比小幅改善但也仍未转正(-5% vs. 二季度-9%)。盈利增长贡献上,能源、工业、原材料等周期板块合计拖累盈利近40%,金融板块贡献也有所回落,由31%降至24%。
► 科技行业的增速和贡献仍有韧性,但“软件”好于“硬件”。其中,媒体娱乐同比增速大幅转正(三季度29.3% vs. 二季度-8.1%),软件与服务继续抬升(三季度11% vs. 二季度8.7%),但半导体及设备、技术硬件增速则继续回落,分别由二季度的57.7%和7.2%降至38.8%和-22.5%。盈利增长贡献上,通讯服务和信息技术两大板块合计贡献了整体盈利的68%,但通讯服务盈利贡献由二季度的-4%转正为36%,信息技术贡献由二季度的36%小幅降至32%。
从盈利的贡献看,收入大幅持平,成本小幅走高。三季度标普500收入同比增速由二季度的6.4%小幅降至6.3%,半导体及设备、房地产管理等行业的收入增速领先,能源和食品饮料等收入同比增速仍未转正。对比之下,成本有所抬升:1)主营业务成本受油价影响走高,原油价格的传导存在1-2个月的滞后,二季度油价同比的上涨导致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速三季度由0.87%升至2.1%;2)所得税费用增加,有效税率由二季度的12.4%升至12.9%。3)付息成本和销售管理费用的回落部分抵消成本端压力,受益于利率下行,利息支出同比增速由二季度的19%回落至14%;销售管理费用同比增速由二季度的5%继续回落至4%。整体看,三季度净利润率基本持平(12.4% vs. 二季度12.5%),杠杆水平下降,资产周转率提升,标普500整体ROE持平于20.8%。
如何看待盈利的放缓?经济大环境的正常反应,科技行业放缓则更多是结构上的切换
美股盈利尤其是与经济强相关的周期板块回落,反映了三季度整体经济趋缓的大环境,但目前市场已经开始“往前看”。三季度美股盈利的走弱并不奇怪,反映了当时美国经济放缓的大环境,制造业PMI持续处于收缩区间,美国就业数据也不断走弱,都是这一趋势的“缩影”。再加上飓风等极端天气的扰动,以及失业率抬升触发“萨姆规则”导致的衰退担忧,都有可能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甚至企业的生产活动。
但市场显然已经开始“往前看”,一方面降息的开启有助于一部分对利率敏感的经济环节的修复(如地产和企业投资),正是因为三季度经济和就业市场的走弱,才促使美联储在9月以50bp开启非常规降息。另一方面,特朗普大选中获胜,也重新燃起了市场对于其当选后一系列扩张性政策的期待(整体减税、金融去监管、加大油气供给等)。我们在中测算,美国私人信用在降息之后的自然扩张加上政府信用的拖累的收窄,将促使美国经济在2025年中左右见底回升,而顺周期板块有望成为修复的“先行者”。
至于科技行业三季度增速的放缓,也并非整体趋势被“证伪”,更多是结构上的变化,体现为“硬件”从高基数回落,而“软件”板块则填补了这一“缺口”。此前表现亮眼的半导体及设备板块增速虽然放缓,但仍然维持了双位数的增长,一定程度上也是因此前过高的基数所致,同时技术硬件板块受主要权重股苹果拖累。对比之下,媒体娱乐和软件服务盈利增速仍在抬升。此外,科技企业充裕的现金流也继续支撑企业的回购和资本开支活动,7只龙头科技股的资本开支三季度仍维持高增速,且由二季度的52%升至59%,贡献了标普500非金融整体资本开支的24%。
实际上,市场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是认为纳指和科技龙头大涨是建立在不可持续的高估值和预期上,但恰恰相反,盈利一直是其上涨的最核心动能,其贡献幅度反而远高于其他行业。年初以来,道琼斯和标普500的上涨主要依靠风险溢价走低带来的估值扩张,分别贡献19%和27%上涨中的91%和52%;而纳斯达克的上涨却主要是盈利贡献,年初以来31%涨幅中的68%是由盈利贡献,MAAMNNG为首的科技龙头股的盈利贡献比例更高(73%)。不过,反过来看,三季度科技板块盈利增速的回落也解释了部分投资者对低增长无法支撑高估值的担忧。
市场空间:预计盈利增长10%;短期估值偏高,明年初是关键,回调后可再介入;关注顺周期弹性与科技主线
美股走到当前位置,估值和情绪都已偏高,盈利毫无疑问将是决定后续空间的核心变量,而盈利的关键在于顺周期和科技两块,前者看经济周期和特朗普政策的修复弹性,后者看科技产业的趋势。
结合美国自身增长路径(2025年中经济逐步企稳修复)以及海外收入的增长预期(30-40%的海外收入),我们测算美股2025年盈利增速或达到10%,略高于今年的9%。当然,在我们的假设中,AI产业趋势依然维持乐观情绪与高利润率。同时,特朗普的税改有望提振美国盈利3-4个百分点,但能否体现在2025年的盈利中还要看政策推进进展。结构上,重点关注顺周期弹性和科技主线。
► 首先,顺周期如金融、能源、地产与投资主要受益于几个方面:1)经济自然修复周期中,增长动能或出现“新”“旧”切换,利率敏感的地产和投资可能率先修复,但强度不会太大。我们测算名义投资环比折年增速从目前的5.9%小幅提升至2025年三季度的8.7%,地产销售增量以新屋为主,同比抬升6%至75~80万套左右;2)特朗普主张的诸多政策也更多受益于顺周期板块,如减税政策下,金融、能源、交运的有效税率更高,因此受益弹性更大;降息周期接近尾声和后任财长贝森特的金融去监管主张直接受益于金融行业;特朗普放开油气开采有助于油气投资的提升等。工业巨头霍尼韦尔提出尽管在短期仍对销售增长保持谨慎,但公司预计在2025年增速将修复且利润率开始扩张;卡特彼勒预计仍将受益于政府基建项目,同时发电领域需求将在AI产业的提振下维持强劲。
► 其次,科技产业趋势仍是主线,关注AI技术能否逐步转化为收入,龙头公司能否继续扩大资本开支规模。Meta、谷歌以及亚马逊等均表示AI相关的云业务、受益于AI技术的广告收入在三季度取得了亮眼增长,英伟达也表示“大规模的企业人工智能需求仍在增加”,因此营收端或仍有韧性。资本开支方面,亚马逊、Meta、谷歌和微软均表示将继续在AI基础设施上增加投资,并且亚马逊强调规模将超过2024年,但谷歌表示其投资增速或有所放缓。
对比之下,估值的进一步扩张空间有限。在当前的通胀(我们预计美国通胀2025年中见底)和降息路径(我们测算美联储还需降息3-4次,终点利率为3.5-3.75%)下,我们预计10年美债利率合理中枢在3.8~4%左右。同时,风险溢价已经处于1990年以来28%历史分位数,进一步走低的空间相对有限,甚至一定情况下,有可能还会收缩。我们测算,动态估值或小幅回落至21左右,结合上述盈利增长10%的假设,基准情形下,我们预计标普500指数点位6300~6400;悲观情形下,我们预计标普500指数点位在5700~5900。
节奏上,短期关注“涨出来的风险”,回调后可以再介入,1月20日就任后是关键节点。短期在预期的持续加持下,美股估值已经处于高位,计入的乐观预期也较多,技术指标如超买情况也持续升温,因此未来若一些数据不及预期或特朗普当选后的政策推进顺序与程度不及预期的话,都有可能引发市场情绪的部分“纠偏”。几个关键的节点为:12月11日公布11月美国通胀是否会影响12月降息预期;1月20日特朗普就任后,通胀性政策(如关税和移民)是否会大超预期,增长性政策能否符合预期(减税、油气供给等)。1月中旬也正值美股四季度业绩期开启的时间,市场本来就较为敏感,因此如果出现不及预期的情形,有可能诱发一定回调。
但市场回调并非坏事,一是需要消化过于亢奋的情绪才有利于更可持续的上涨,二是长期的前景并不悲观。过去三年因为疫情和科技AI爆发等“偶发”因素促成的大财政、科技以及全球资金再平衡,成为美股走强的三个“宏观支柱”。这与里根时期强劲的增长、大规模的财政赤字与贸易逆差(“双赤字”),但美元维持强势且海外资金不断流入的组合如出一辙,形成相互加强的“里根循环”。特朗普的诸多政策可能会强化甚至固化这三大支柱,因此我们认为只要这“三大支柱”不出现方向性的逆转,美股的趋势可能尚未被破坏。
本文作者:中金刘刚团队,来源:中金点睛,原文标题:《美股还有多少空间?》
刘刚,CFA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12030003 SFC CE Ref:AVH867
杨萱庭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24070028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