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冬天,杜甫为避 “安史之乱”,携家带口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辗转来到成都。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春,杜甫在友人严武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茅屋落成,称 “成都草堂”。他的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狂夫》)中提到的便是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严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携家带口告别成都,两年后经三峡流落荆、湘等地。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倾毁不存。

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意在“思其人而成其处”,使之得以保存。宋代又重建,并绘杜甫像于壁间,始成祠宇。此后草堂屡兴屡废,其中最大的两次重修,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入川,草堂毁于兵火。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朝均对成都草堂进行了重建和修缮。清光绪十二年(1866年),为纪念唐代成都冀国夫人,在花径红墙的中部修建浣花祠。

草堂旧址内,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工部祠东侧有一座“少陵草堂”碑亭,是杜甫草堂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它是一座以茅草作顶的亭子,内树有一石碑,镌刻“少陵草堂”四个大字,是果亲王允礼所书。雍正十二年(1734年)果亲王送达赖进藏,经过成都,特拜谒草堂,留下此手迹。

从草堂的诗史堂北往东行,在花径红墙的中部有一门楼,为一厅两厢独院。正厅塑冀国夫人和两仕女像。据传,杜甫离成都后,冀国公崔宁将杜甫旧居的一部分辟为别墅让其妻冀国夫人(又称浣花夫人)居住,后冀国夫人舍宅为寺。冀国夫人死后,寺中立专祠并绘像纪念她。祠几经变化,到明末已不存。直到清光绪年间,才建造成如今所见的浣花祠

工部祠后有依据杜诗描写和明代格局借鉴川西民居的特点恢复重建的“茅屋景区”,重现了诗人故居的田园风貌,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

中学课文中学到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即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诗中叙述了杜甫的茅屋被秋风所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杜甫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自己不能全文背诵,但以下几句记忆深刻: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今天我们参观游览草堂,固有怀古伤今之意,但是恐怕更多人们当成了一次愉悦身心的旅游罢了,尤其在社会高度发展物质财富高度发达的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够深入诗人的内心,可以感同身受他的生活困顿与无助,更为难得的诗人身缝战乱,四处颠沛流离,只能依靠朋友的资助方有歇脚之地,甚至受到无知儿童的“欺负”,寒夜里屋子四面漏雨,诗人心中牵挂的竟然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身处困境依然胸怀苍生的境界,恐怕才是我们凭古吊今的意义所在吧!

2024-11-23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7560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