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在1964年至1980年间展开,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为宏大的一次工业体系建设,是在四川、陕西和贵州等西部地区建立相对独立的工业生产体系、资源能源体系、军工制造体系、交通通讯体系、科技研发体系和战略储备体系,以抗御外敌入侵的战略性建设。所谓三线,是由我国沿海、边疆地区向内地划分为三条线,一线指沿海和边疆地区,三线指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及湖南、湖北、河南等内地地区,其中西南(云、贵、川)、西北地区(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二线指介于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区。一、二线地区各自的腹地又俗称小三线;三线建设主要是指三线和小三线地区的建设,也包括一线地区设备、人员向三线的迁移。

1.三线建设的背景党中央实施三线建设的原因主要归为两个方面,即国际形势方面和国内生产力布局方面。一是国际形势方面。中苏交恶:1958年,以中苏“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为标志事件,标志着中苏关系开始恶化,直到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才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越南战争:1955年,越南战争爆发,世界上另一个超级大国美国扩大对我国南方越南的侵略战争,我国为巩固边防,进行援越抗美战争。核武器发展:1945年,世界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试爆成功,此后核武器迅速发展,已经达到可以在远距离发射导弹摧毁别国设施的目的,随后派遣地面部队入侵,从而赢得战争的胜利。二是国内生产力布局方面。1964年,中央军委总参谋部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从备战的角度向中央提出报告,认为全国14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集中了约60% 的民用机械工业和52%的国防工业,人口、铁路、桥梁和港口均集中于大城市,一旦遭到破坏,将酿成巨大灾害。

2.全国三线建设情况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是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三个五年计划时期,三线建设涵盖13个省、自治区,共投入2050余亿元资金,几百万人力,安排数千个建设项目。三线建设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四川、重庆、贵州、陕西等地。这些地区成为三线建设的主要战场,大量的工业项目在此落地生根。三线建设的项目类型繁多,涵盖军事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等多个领域。其中,军事工业是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大量的军工企业和项目被布局在中西部地区,以加强国防实力。到20世纪70年代末,三线建设共形成固定资产原值1400亿元,约占当时全国的1/3。三线建设为中西部地区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促进这些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国家的国防安全。

来源于资料整理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7611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