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色经典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联想到巴别尔的《骑兵团》可得出什么样的认知
內陆人都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是前苏联红军英雄及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奥斯特米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红色经典长篇小说,本书反映了前苏卫國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的宏大背景,是一部英雄主义的史诗。该书颂扬的是不怕艰难险阻,不畏牺牲,讴歌了英雄主义,主张正义,弘扬了正能量。然而,同一时期的前苏作家巴别尔,他所写的《骑兵团》,虽然也写了当时境况下混战与平叛,但写出的却是前苏L红军的另一面…似乎是抹了不少H。事过半个多世纪后,重温原著,信谁的好呢?这就有待阅者鉴别与甄选,再去认同了。
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同一事体,会出现迥异的描述及效果呢?
这就是咱要首先析解与回答的问题。
我们知道,任何作品即便是对同一事物,同一群体去描述,只要立场不同、观点不同、出发点不同、意识形态不同,那么他们宣扬的主张、意念和道理就肯定不同,也就是说他们所选的素材(事例角度、性质)不同,而表达的意图也肯定不同。
由此可见,作品的用意和导向是多么地重要。正如伟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提出的:作品是为谁服务的?这个指南针般的指向、注定了作品的思想方向…真的是特别特别重要。
所以,我们在写文时为什么要注重强调讲究立场明确、观点客观、主张正义等等,宣扬什么?反对什么?持什么样的态度,这个前提在什么时候都马虎不得的。要么,为什么在任何文章成形之后都会突然跳出来一条文Z自负的尺规呢?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我们知道,写文就是在表达一个人的意向,阐明自己的个见、观点和主张,一旦公开,就是宣传品了。也就不再是个人行为了,不再是我行我素的自由言语了。妳的作品欲起到哪方面的影响?首先自己得先要考虑清楚,慎重而后行,这个很重要。
下面,咱们不妨做一个小锻炼。比如,对世人公认的四大名著用最少的字句作最精当的概述。
有人说:
《西游记》~嫂嫂,请启唇!
《三国演义》~嫂嫂,请上马!
《红楼梦》~嫂嫂,请慢走!
《水浒传》~嫂嫂,请自重!(或嫂嫂,拿m来!)
而有的人,就只用一句比较传神的话就把以上四部名著的内容全概括在一起了:
宝哥哥,你的如意金箍棒真的让金莲乐不思蜀啊!
此句儿虽然尽管带有戏谑和调侃的成分在里边,但也不乏太精炼的因子溶入其中,就显得非常精致、传神了。
而另有人则对四部著作是这样概述的:
A,《三》~石头能布阵。
《水》~石头能排名。
《红》~石头能谈情。
《西》~石头能成精。
B,《水》~石头碑。
《红》~石头情。
《三》~石头阵。
《西》~石头精。
于是,有人发动奇思妙想,作了如下的精当描述:
一群好汉上梁山,
两块美玉情缠绵;
三个邦果起争端,
四个和尚上西天。
这种说法很精辟、也别致。特有新意,更让阅者容易接受。
还有人更精简地如是作:
a,《西》~走。
《三》~杀。
《红》~来。
《水》~去。
b,《西》~悟空救我。
《三》~军师救我。
《水》~哥哥救我。
《红》~妹妹救我。
c,《三》~大哥是领x。
《水》~大哥是头领。
《西》~大哥是敌人。
《红》~大哥不在了。
d,《三》~魏s吴各有据点。
《水》~众好汉奔往一处。
《西》~多神圣似人非人。
《红》~大观园才子佳人也不乏鬼气森森。
e,《三》~邦邦争地。
《水》~匪事。
《红》~群芳争艳。
《西》~师徒闯关。
d,《红》~宫斗剧的战斗鸡。
《水》~江湖小角逐。
《三》~江湖大角逐。
《西》~能折腾到天上的角逐。
e,《三》~哥哥,桃花开了。
《水》~哥哥,菊花黄了。
《西》~哥哥,莲花翠了。
《红》~哥哥,榴花谢了。
…由以上诸种情形,可见皆因认识不同、视角不同、出发点不同,对一种特定的事物就会产生不同的印象和结论。以此可知,写文也是这样的道理。
所以,执笔动念时,一定要先把握好自己的正知正念,不可思想偏激、意识涣散,不可口无遮拦、流说白道,胡咧八侃那肯定不行。常言说,互联网不是筏外之地。那么,各种新旧媒体更不是方外之地。要严于律己,才能走稳行直,不偏不邪。否则,请去喝茶的,就会少不了足下啊。
事儿不大,请看着办罢。
更请好自为之。
12月18夜十点阴冷于苏州玉出昆冈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