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下沉,蓝领化

来自虎嗅视频号:

大学生下沉,视频里说两个不容易,第一是大学生找工作不容易,第二是企业招工不容易,他说明的是事实,我认同事实,但我不认同不容易就没有办法。任何时代的大学生找工作都不容易,我觉得2003年毕业的时候大学生找个工作不也是被没有工作经验拦着吗?任何时代,初生牛犊都难,根本原因在于现在的大学生学到的知识已经不适应社会的需要,社会的发展超前了当下教育的发展, 这才是关键,所以大学生才没有了优势,不再稀缺。企业方面招工难,感觉社会人才结构失衡,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从2021年人才缺口超过1900万,预计2025年此缺口会增长到3000万,缺口率高达48%,另一方面,大学生技能与当下社会发展需求脱节,只要你毕业,不管学的是什么,到了社会上,都得推翻重来,眼高手低,企业和大学生双方对就业的满意度都很低,导致现在的毕业生数量远超于需求,能力却远弱于需求,但高考还在扩招,以后大学生的境遇,不难预测。博主就大学生下沉问题,做了二个趋势预测,第一就是会表现为上不上大学的差别以后将会逐渐缩小,高学历将会继续下沉,成为基础教育,而985  211双一流等级次标签将会更重要,这属于文凭的通胀,正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兰道尔柯林斯的说法,叫文凭凯恩斯主义,他认为教育扩张的主要功能是抵抗生产过剩和工作不足带来的经济危机,也就是说年轻人越早进入社会,政府就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如果你需要有一层一层的文凭要拿,就给政府提供了缓冲的时间,但目前的中国国情不适用于这种情况,因为我们的政府到处都在抢人,巴不得我的城市都是年轻人,来缴税,来消费,来生活。第二是年轻人选择去做高级蓝领,政府2021年落实扩招200万职业教育新生,去从事41个工业门3149个专业领域的学习,模仿发达国家已经难过的非常有效的重视职业教育,将大学生蓝领化,因为我们目前国家大力发展制造业,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发生,正如西安交大王树国总结过的,说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大学教育落后了,社会走在了大学的前面,现在的社会节奏、技术更新都比以前更快,而且越来越快。王树国校长提出的方向是回应这个世界、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也就是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念,面对人类的问题,要结合中国的发展和实际,回应国家的关切,也要主动融入社会,发现社会的需求,帮助社会解决问题,总结来说就是“理想主义”+“责任感”,这对应到了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的大学三件事理论:职业训练,完整的人的教化,科学研究。从人的层面到技术的层面都在兼顾,才能应对未来的挑战,否则只能教育出工具人和精致的利已主义者。具体怎么做方面,王树国校长举的例子是:美国欧林工程学院。这所学校只有十几年的历史,但是培养的人才在美国名列前茅,他们注重人文素养的精神层面培养,同时也注重操作层面的项目制教育,如果学生的理想职业是在AI方面有研究和目标,那入学之初学校就和企业联合给学生立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学生自由选择,大学四年的课程和实践都由项目引导,而不是细分的学科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 除了具体的知识外,还能获得附着于整个人生和职业生涯的可迁移能力。从大学三件事上看我们的大学教育,以前只重视第一个件事,而且还不纯粹,无论是知识还是职业能力,仍然是为了取得相对的身位优势,依然是作为打败同龄人和在社会上立 足的工具而存在,如果文凭通货膨胀,就说明文凭已经不再只是专业技能的证明,而已经变成了一种人为强行规定价值的身份货币。一个体系的改变,需要漫长的时间,作为大学生的个人(我认为还有即将成为大学生的孩子和我们家长)其实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互联网粉粹了学术机构的知识垄断,也意味着互联网为每个人提供了学习通道,且不说可汗学院、MOOC这新专门做网络公开课的平台,B站的学习视频也够看五十年了。马斯克说你可以互联网上学到任何东西,也可以在互联网上免费学到任何你想学的东西,路径都不是学习的阻碍,只是我们极少有人认真对待这件事情。不用学习但可以拿文凭,好好学习但没有文凭,更多人会选择前者。互联网是一座没有屋顶的大学,互联网彻底改变了学习方式,同时也彻底改变了工作方式,只要有可能,互联网也可能改变一个人的能力认证方式,这三件事改变之后,剩下有待改变的就是大学教育的路径依赖和大学教育的社会传统。

通过这个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和学历知识滞后的说明,让我跟前几天学习的刘润老师在越南体验的双轨教育和韩秀云老师的德国30年前就看到的,蓝领工资高过白领产生了联系, 这不就是完整说明了,我们国家现在的国情,就是教育发展落后于社会发展需求,教的知识技能让学生一毕业班就失业,年轻人毕业就是满满的挫败感,只会做题和傻学习的孩子完全没有社会适应能力,没有身上可迁移的个人品质,所以就业更难;另外现在的大学教育和父母以及学生本人都 只是为了生存,当然,我们普通人,追求的就是生存,但是对于我们来说,生存已经够了,如果每个人都有房子住,有工作,不改命,不焦虑,也能安然度过短短几十年,为何要为了生存问题去担忧?只是大家都只看表面,只愿意随大流,但真正忽略了教育的本质除了知识还有个人习惯和个人品行,所以作为我们父母,作为教育机构,要做的确实是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去培养孩子,让他们从小就有责任感,让他们接受诸如像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教授的人本心理学理论,个人的价值感一定是建立在奉献合作的基础上的,一定是建立的社会的价值观基础上的影响,中国教育系统是庞大的,改变太难,需要顾虑得太多,只有从我们个体去改变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丰富学习的多样性,从小培养孩子的各方面品行,对自己责任感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培养,才能从更高的角度,更本质的方面去看清自己和孩子目前所处的问题,才能有效的帮助孩子做出选择,跟孩子一起共同应对社会的变化。

版权声明:
作者:主机优惠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7767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