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独立的写作,才有自己的成果
谁的人生,没有些值得回首的往事呢?谁的心里,没有几个曾经钦佩敬重的人啊?你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难道就没有曾经心仪的人儿?
有,肯定是有的。只是有人口讷于言,不喜宣扬,尽隐于心,任由其湮没无闻。有人则凭藉记忆,借助纸笔,用语言文字将自己对生活的发现和体验表达出来,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的故事,分享他的苦痛或快乐而已。
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人生的故事、欢愉、智慧、经验、教训,种种创造,劳作的成果,原本就应当有文字的记载,传布开去,以惠己泽人,利于启迪后来者的。
有了记载生命轨迹的文字,那文字便是这生命的延续。难道不是么?谓予不信,你可随意抽取一本经典著作看看,就会明白此言非虚。
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诗词歌赋,古文观止,元曲平话,古典小说,诸子百家,种种杂谈,皆可佐证。
一个爱好读书的人,他读了许多别人的作品之后,有所感染,受了熏陶,心痒痒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研墨舐笔,总会想写它几首诗词,做几篇锦绣文章,有自己独创的作品。
这是很自然的事。正如一个人,吃了许多父母兄姐做的饭菜,才能长大一样,一旦他长大了,也会做些美味的饭菜,与亲人分享。
那过往的岁月,当生活环境远远比不上现在时,那些乡村人家的孩子,在吃了六七年饭之后,如果不是父母过分的溺爱,有几个不会拔葱摘菜,喂鸡赶鸭,牧牛割草,烧火煮饭的?
乡村的劳作如此,写文章不也是一样的道理么?
一个人接受过9年义务教育,认识三两千字,一般文学作品、报刊文章,都能通读,明白意思,自己也完全可以练习写点短文。何况上过高中,读过大学的人呢,写点文章还不容易么?
是的,对一些人来说,是容易一点,可这容易,却也是人家下了切实功夫得来的呀。君不闻“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么?
至于那感觉文章很难写,写来写去,无非是些空文,让人不忍卒读,索然无味者,那他不是很懒,就是得过且过,东搜西索,拾人牙慧,应付了之,自己不舍得下切切实实的功夫所至。
一个人接受过16年的正规教育,如果还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悟,写出几篇有独创性的文章来,那么,这人的书,恐怕只是读了书皮,里面的内容,并不知道,字里行间的道理,也就不甚了了的吧?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恐怕与专攻教科书,成天只做些作业,而少读杂书有关。而且,年轻的学生,毕竟阅历过浅,写作实践过程太少,哪来创作实践经验呢?
没有经验,写起来自然不易。有时看看那些空泛的网文,就知道,有些人的文章,真的缺乏生活气息,缺乏磨炼。
年轻么,本来就是一种最可靠的资本。思进者,经过生活的磨炼,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其所学的知识就会被激活,其表达能力,如虎添翼,所写文章,就有看头了。不思进取者呢,得过且过,又当别论。
那个以《老人与海》扬名世界文坛的海明威说:
“一个在岑寂中独立工作的作家,假若他确实不同凡响,就必须天天面对永恒的东西……”
这段话,应当给予我们写作者许多的启示。多读杂书,尽量让自己的知识面宽一点。仔细观察,多看看这广阔无垠的世界,积累生活素材,尽可能丰富一点。认真书写,好好磨炼一分耐心。认真校对,反复修改,在写作的实践过程中,让工匠精神,植根于心,负起你写作者的责任。
凡此种种,都需要执着的精神,以你的恒心与耐性,专一专注,天天面对。也就是说,一个写作者,唯有独立进行长期的创作实践,始有自己独创的作品可言。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