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红楼,探秘上海大观园
沪上园林入眼帘,大观园里梦初圆。
亭台错落迷幽径,楼阁参差映碧涟。
翠柳扶风诗意涌,繁花照水画情绵。
徘徊此处心沉醉,胜景长留岁月笺。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部《红楼梦》,千古奇书情。怀着对这部古典巨著的无限神往,我们在贤丰公司团队带领下踏入了上海大观园,仿若穿越时空,探寻那红楼旧梦。
清晨的大观园,宁静而庄重。男士们渴望一观黛玉芳容,女士当一回大小姐林妹妹。
踏入园门,青瓦白墙、朱漆大门,迎面而来的便是曹雪芹先生的塑像,他目光深邃,仿佛在诉说着红楼往事。
沿着曲径通幽的小路前行,不多时,一座精美的石牌坊映入眼帘,上书“太虚幻境”四字,周围云雾缭绕,恍惚间,我似已步入那虚幻之境,金陵十二钗的命运判词仿佛在耳边回响。
绕过牌坊,便是“沁芳闸”,清澈的溪水潺潺流过,溪边桃林灼灼,花瓣飘落水中,随波逐流,恰是书中宝玉与黛玉共读《西厢记》之处。
想那情窦初开的二人,坐于石上,春风拂过,桃花映面,爱情的种子在这烂漫春色中悄悄萌芽,而此时的他们尚不知,命运的齿轮已开始转动,这大观园中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将见证他们爱情的悲欢离合。
行至潇湘馆,翠竹成林,随风摇曳,发出沙沙声响,似黛玉的声声叹息。
很多人在此留影拍照。
馆内清幽雅致,几竿修竹倚窗而生,窗下一案一椅,桌上笔墨纸砚俱全,仿佛黛玉刚刚在此写下了那寄情的诗词。
轻抚着那雕花的窗棂,我不禁想起黛玉于这馆中,对着月缺月圆,以泪洗面,为情所困,才情高绝却又命运多舛,那“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凄美诗句,正是她内心的真实写照。
从潇湘馆出来,不远处便是怡红院。粉墙环护,绿柳周垂,院内精致奢华。
宝玉的卧室里,锦被绣衾、古玩珍奇琳琅满目,墙上挂着的美人图、桌上摆放的棋盘棋子,都留存着他往日的生活气息。
院中的海棠果挂满枝头,可当年那围绕着宝玉的欢声笑语、丫鬟小厮们的嬉闹之景,却已化作历史的尘埃。
宝玉一生多情善良,生于富贵之家,却最终遁入空门,这怡红院里的繁华与落寞,正是他一生的缩影。
再往前,便是蘅芜苑。园内山石玲珑,藤萝摇曳,香草馥郁。宝钗的居所布置得简洁大方,雪洞一般,毫无奢华装饰,正映衬着她端庄稳重、淡雅平和的性格。
然而,在这看似清冷的外表下,宝钗又何尝没有自己的情思与无奈?那“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志向,终在这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化作了深闺中的一声轻叹。
一路游览,稻香村的质朴、秋爽斋的阔朗、暖香坞的温馨……
每一处院落都独具特色,都承载着红楼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行至藕香榭,只见荷香阵阵,湖水波光粼粼。遥想当年,贾府众人于此赏荷、吃蟹、饮酒、赋诗,何等热闹欢乐。可如今,繁华已逝,人去楼空,只有这榭台依旧,默默诉说着往昔的盛景。
日至中天,我们于园中亭台稍作歇息,回首这一路的行程,心中感慨万千。上海大观园,这座依据《红楼梦》而建的园林,将书中的场景鲜活地呈现在眼前。
它不仅仅是一座园林,更是一部立体的《红楼梦》,让我得以如此贴近那些书中人物的生活,触摸到那段历史的温度。
每一处建筑、每一片风景,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内涵,它们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了一个如梦如幻、亦真亦假的红楼世界。
偶然间走进了一处静谧的庭院,这里没有游客的喧嚣,只有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我想,或许在当年贾府的繁华背后,也有着这样一些不为人知的宁静角落,供那些丫鬟小厮们偷得浮生半日闲,享受片刻的安宁。
在园中的另一隅,有几位身着古装的工作人员正在演绎着红楼梦中的片段。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模仿着书中人物的神韵,将那经典的场景重现于游客眼前。围观的人群中,不时有人发出阵阵赞叹,仿佛大家都被这穿越时空的表演所吸引,一同沉浸在了红楼故事之中。
很快当到了上午十一点了,我们37人带着满满的回忆与感慨,缓缓地向园外走去。
此次上海大观园之行,犹如一场奇妙的梦境之旅,让我对《红楼梦》这部巨著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回首望去,那园门在冬日暖阳映照下显得格外庄重,我知道,这座大观园将会一直矗立在这里,等待着更多的人前来探寻红楼旧梦,续写与它的不解之缘。而我,也将带着这份红楼情怀,继续在文学的海洋中遨游,去追寻那些经典作品中永恒的魅力与价值。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7809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