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号:给自媒体人的60条干货

你的过去,包括你从出生便拥有的天赋(相貌优势、身材特点、特殊能力……),你多年以来的各种积累(个人品牌、行业知识、人脉资源……),你后天培养的兴趣爱好(做饭、化妆、打游戏、研究汽车……)这些线索。

理性地使用这些线索,基于你的天赋、积累、爱好,更准确地预判自己的未来,包括未来的能力、未来能做好的事情、未来可以拥有的身份,再将这个“未来”和“现在的自己”相连接,你会获得一条路径。 这条路径,才是你的定位。

对标账号

你需要单独研究一些账号的内容呈现形式,再研究另一些账号的爆款选题逻辑、与你形象气质类似的头部博主的表现力,找到客观条件允许的布景方案,以及不同账号的互动技巧、商业模式、涨粉套路……你可以学习这些账号都在用的“布光方案”、这些选题经久不衰的方法,你要做到更好。同时,你需要总结,成熟的博主都是怎样在留言区互动的。 你永远不要试图找到“完整”或者“完美”的对标账号。 你要做的是大量拆解优秀的账号,总结共性,提炼个性,找到适合自己对标的形式、风格、选题、变现模式,再结合自己某些独一无二的特性,完成账号的整体规划。

呈现形式

口播号、剧情号、解说号、直播号、图文号……这些你经常看到的“账号类型”,不是定位,不是赛道,不是风格,而是内容的呈现形式。

对于绝大多数“单打独斗”的自媒体新人来说,呈现形式对创作成本的影响,要远大于对创作收益的影响。如果“先获得一定的收益,证明自己能行”是你的初期目标,那就先选择一个做起来更简单的呈现形式。 我的建议是:能做口播号,别做剧情号;能做视频号,别做直播号。

关于赛道

关于自媒体的定位,大家可能更关心(甚至只关心)选择哪个赛道。 选择知识赛道,还是美食赛道? 选择育儿赛道,还是美妆赛道? 关于选择赛道,我给你的建议是:不要选择自媒体的赛道,而是选择生活中的赛道,并通过自媒体,150%地还原这个赛道。

你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每天给孩子做早餐,那就把这件事做到120%的极致,再加30%,用在自媒体的运营上。你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每天早上化妆打扮,那就给这件事添加20%的故事性,同样再加30%,用在自媒体的运营上。

书籍《放大:如何放大你的小才华》中,我的核心观点是:自媒体是“人生的乘号”,它应该用来放大人生中的真实美好。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个自媒体平台希望你做的。 基于这样的原则去选择内容赛道,你会更容易克服困难,体验到“事半功倍”的快感。

账号风格

你要让大家通过你的风格(幽默、严肃、可爱、和善……),能够更好地认可你的内容价值,更快地喜欢上你的人格,成为大家眼中“有趣的懂××的朋友”“专业的××领域的老师”。 要想做到这一点,你就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的内容更匹配什么风格? 我的形象更适合什么风格? 我的粉丝更喜欢什么风格?我的成交更需要什么风格?

例子:在分享适合小朋友学习的知识时(哪怕看的人是家长),我们应该“可爱”“和善”一些;而分享适合成年人学习的知识时,如果希望成为大家眼中的专业人士,就更适合严肃一些的风格(当然可以稍带幽默)。

关于平台:平台与平台之间的共同原则:谁能帮助平台留住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平台的算法就会给谁流量。

算法不会因为你的内容质量更高,就给你更多的流量。但平台会因为你帮助其实现了更大的利益(留住了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而给你更多的流量。 因此,你既要“照顾好自己”,还要在一定程度上“讨好平台”。 你要明白平台想要什么,用户想要什么,自己想要什么。

关于心态

在发布第一条作品之前,先给自己一些“练习时间”,就像多几次模拟考试一样。这不仅会提升你的内容质量,让你在正式运营账号后更早看到成绩,还能提前磨炼你的心性,让你直接感受到创作的苦与乐,为未来更大的挑战提前做好准备。 长期来看,心性的重要性,要强于内容创作能力的重要性。

关于长的定位

而所谓“长”的定位,就是三年之后、五年之后,你所选择的定位,依然有非常多的内容消费者、商品消费者、品牌商家。 吃、穿、住、用、行……这些赛道都是经典的“长”的定位,不仅有稳定的流量基础,更有稳定的商业价值。 这就意味着,无论你什么时候开始做,你都有充足的时间去追赶别人。那么,你怎么才能追上他们? 我的建议是——朝着他们的方向远望,找到一条自己的小路。选择最红的海,只吃小鱼小虾。

最后,回答一些人的困惑:为什么要选择“吃、穿、住、用、行、知识”这些红海赛道? 因为在红海里,机会足够多,你可以只吃小鱼小虾,但在蓝海里(比如在五线城市做气球派对),你必须成为一方之主,才能活得不错。这就又要开始“拼过去,拼积累,拼天赋”了。

做好定位,是第一难的事情,也是第一重要的事情。要能够认识到,定位是可变的。定位,是你未来能力的折现。 我们已经学会了选择高手更少、更容易拿到阶段性结果的“长而窄”的定位。

从未来定位:那些成熟的自媒体创作者,都会想方设法地通过“现在的内容”,展现自己“未来的内容”。这其实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账号的关注度非常高,一条爆款可以涨粉几万人、十几万人。但大部分用户偶然创作出的爆款,虽然获得了流量和点赞,却难以转化成粉丝量。

我们在创作之前,就要想好用户会期待什么。用户的期待越明确,越容易产生对你未来的判断。

再次强调:用户关注你,是为了验证自己的期待。

自媒体目标的拆解逻辑:定位、搭建、起号、运营、变现。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更快地“了解自己”“定自己的位”呢? 我教给你一个简单粗暴却十分管用的方法:找一条“对标作品”,做一次“1:1还原”。 不是借鉴,不是模仿,而是像“达·芬奇画鸡蛋”那样还原一次。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还原场景、还原脚本、还原文案、还原声音、还原神态、还原剪辑、还原特效……” 做这件事情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蹭热度。我不希望也不建议你把这条“1:1还原”的作品公开发布。做这件事情,是让你在“目标非常明确”的前提下,高效地了解自己的天赋。

对标账号的“合理化”和“差异化”,我做了一个比例,供你参考。

80%:15%:5%

80%的“合理化”。

15%的“合理差异化”;5%的“差异化”。

比如,能够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切换到用户的视角。这包括不同身份的用户、不同关系的用户、不同阶段的用户,他们分别会被什么样的内容吸引。 比如,理解平台的需求、规则、相关的收益与风险。这包括理解平台的基本流量逻辑,平台自身是怎样赚钱的,平台的规则与底线,产生某些风险的大致概率与最坏结果。 比如,对内容质量的高标准、严要求。这包括了解优秀内容的基本标准,并愿意以这样的标准作为目标,对内容质量的精益求精。当你遇到了创作瓶颈期、流量低谷期,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

定位,是一场田忌赛马。 想要赢得这场比赛,你必须要清楚哪匹是你的“优等马”。有些人的优等马,是背景资深、自带积累和信任;有些人的优等马,是亲和力强,出镜口播、带货直播,这些都是加分项;有些人的优等马,是长相讨喜,在拍情侣日常的时候,自带笑点;有些人的优等马,是热爱学习,非常适合做“边输入边输出”的知识博主……

人格魅力,并不是一个“独立元素”,而是“你”在完成一件事情时,所展现出的不同。而且这个不同,给大家带来的是正向的心理反馈。

例子:如果你用粤语解说做菜,也许只是“元素的刻意冲突”,不是人格魅力。但如果你用粤语解说做菜时,让大家感受到了温柔,有一种被治愈、很放松的感觉,这就是你的人格魅力。 同样是探店,同样是运动,同样是讲汽车,同样是教英语,为什么有些博主,会让你觉得他有更强的人格魅力?也许因为他的幽默,也许因为他的坚持,也许因为他的三观正,也许因为他有耐心,但无论是因为什么,人格魅力都是一种“公认品质”的不断呈现,而不是简单的“元素冲突”。

重要的是,我们要回归本质——差异化,是别人“记住你”的原因。 如果你真的能持续输出对许多人有价值的内容,哪怕差异化只是“名字和别人的不一样”,长此以往,你同样也会被记住。

“控制成本、稳定输出”“不断迭代、静待花开”

账号价值:分为:情绪价值、认知价值、咨询价值

当你留意观察就会发现:绝大部分的成熟账号在起号阶段(包括现在),开场都有很强的统一性。不是说一定要把每次的开场做得一模一样,而是将某个或者某些元素直观地放在开场,用作“唤醒用户记忆”的工具。

关于创造成本

如果创作成本的变化是有趋势的,当成本随着作品数量的增加而越来越高(经济学里的“边际成本递增”),可想而知,不会有多少人能坚持输出“365条作品”。

那么,如何使创作的边际成本递减,或者至少保证创作成本稳定呢?

假设一个场景——

你的第17条作品成为爆款了,获得了170万次的播放量、2万人的点赞数,增长了5000名粉丝。3个月后,如果你重新拍了一条类似的作品(类似的选题、类似的脚本、类似的风格、类似的文案),你觉得还有可能再一次成为爆款吗?答案:肯定

在假设一个场景

你做了一个“上班带饭”的美食号。在发了30条作品后,你围绕这30条作品,尝试衍生“系列作品”,一口气总结出了10个系列,包括“上班带饭省钱系列”“上班带饭奢侈系列

你觉得是在这10个系列策划10个选题,一共100条内容,思考成本低,还是发散思维直接想100个选题,思考成本更低,

最后一个场景——

你平均每天有两个小时在刷抖音、看小红书。你会以自己的喜好,划走数百条作品,看完几十条作品,点赞收藏十几条作品,新关注两三个账号。

如果你在刷这些短视频的时候,多给自己一个任务:必须在这两个小时里,从这些作品当中,找到至少两条自己可以“举一反三”“做得更好”“做得不同”“借势发挥”的作品,放到一个收藏夹里,会有怎样的效果?

你开始“以自媒体人的眼睛看万事万物,以自媒体人的心态过每分每秒”。

以上三个场景,对应了三个经典的“降低持续创作的成本”的方法。

我希望可以给你一些启发和帮助。

可以将没有时效性的经典爆款,阶段性的"自我复刻"。毕竟,当粉 期才关注你的粉丝很可能错过了本不该错过的经典内容。更何况,哪怕是以前关注的粉丝,有很多人也会错过。而没错过的粉丝,当时也许只是随手收藏,或者瞬间划走。

用户运营

用户运营就是用户关系的“感情管理”。而做好“感情管理”的基础,则是先了解账号和用户之间、博主和粉丝之间都可以有什么样的关系。

典型的关系类型包括朋友、恋人、爱慕者、粉丝与偶像、学生与老师、大佬与追随者、顾客与销售,而这些关系类型也都是大家在生活里最常见的。

我们在生活当中有朋友,有喜欢的人(或者被某个人喜欢),有偶像(或者是一些人的偶像),有老师(或者是一些人的老师),希望追随一些人(或者被追随),当过顾客(或者也向别人推销过东西)。而现在,我们需要将这些生活当中的某一种关系,通过内容创作、内容运营、用户运营,建立在自己和粉丝之间。

我建议你先尝试“换位思考”,回归到生活当中,再将现实的关系还原到自媒体上。

比如,把一个人当朋友很简单,我们只要做到真诚、利他、陪伴就可以,但让对方把你当成朋友,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比其他几类关系的建立还要难一些。因为,人和人之间如果没有身份和经历上的交集,就很难产生朋友之间的共鸣感。

所以,内容运营与用户运营一定是相辅相成的。

比如,你想让大家把你当老师,你就要用内容教大家,让大家真正有所收获,并有机会通过互动,确定自己“老师”的身份。你想让大家把你当销售,你就要专业地解释产品的价值,解答大家的疑问,让大家下单的时候充满期待且没有后顾之忧。

内容运营(含“内容创作”)更倾向于“向外释放”你的身份,而用户运营则是“向内接受”粉丝的身份。所以在很多时候,内容运营和用户运营可以说是同时进行的。

我个人的创作习惯是会给自己做时间上的“投资组合管理”,让时间可以有选择地投入到很多项目当中,比如写书、写文案、想创意、刷短视频找灵感、读书、直播等。如果在一个项目里投资受挫,现在就是没有精力、没有心情做其中的一件事,那就去做另外一件事吧。

一件事如果30分钟都没有进展,就换另一件事去做。一件事如果3分钟就有了小进展,但消耗了大量的精力,也可以换另一件事去做。

睡觉、运动、旅行、听歌、养宠物、打打游戏,都是恢复精力的好方法。

总之,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时间的利用效率要比时间的投入更重要。

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原本想着去找找素材、找找灵感,结果却陷入了别人的灵感而无法自拔,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在这里,我分享一些自己“提高创作效率”的方法,希望给你一些帮助和启发。

用“投资组合”的方式,提升时间的使用效率在金融学里,“投资组合”可以简单地理解成“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其目的是规避风险(分散风险),实现更稳定的收益。每工作25分钟,就休息一会儿。

做自媒体的投入成本

我们不仅要评估当前内容的平均投入成本,更重要的是评估创作的“边际成本”,也就是你的内容创作会越来越顺利还是越来越难。

想要实现创作成本越来越低或者至少保持稳定,你就一定要理解“形式固定、素材可变”这八个字。

通过一次性投入的时间,设计一个可以长期使用的固定形式(比如,固定的场景、固定的开场白、固定的脚本结构),再通过改变每次在场景里出现的素材(比如,不同的健身操、不同的食谱、不同的商品、不同的亲子游戏),再加上一些低成本的个性化元素(比如,偶尔的碎碎念、留言区的互动),这与每次设计一条全新的内容相比,创作成本会低很多。

并且,在用户已经关注了许多账号的今天,使用固定且有特点的形式,反而有利于通过“重复”这种方式让大家更快地记住你。

当你起号成功、流量稳定后,当然可以基于粉丝对你的更多预期,以及自己对内容创作更成熟的理解,做出形式和内容上的突破。

概率与收益

我最希望创作者有“概率的思维”

创业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很多人创业是为了验证和实现自己的想法,一些人是为了自由地工作,当然更多是为了赚大钱。

当你把做自媒体当作一场创业,你会发现:它可以满足你以上所有目标,并且有着非常低的试错成本(并不需要投入太多资金)。这真的是非常好的商业模式了。

但是,你一定不能再贪心地认为,做自媒体赚大钱的概率也非常高。

通过平台变现,

平台给大家的创作激励,其实并不是“分红”,而是为了平台长久发展而发放的“补贴”。这两个词的区别,不在于“下限”,而在于“上限”。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并不推荐大家选择“通过平台变现”。

也许你想问:难道不可以从平台多赚一份钱,同时接广告、带货吗?可以,但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带货博主、接广告变现的博主,他们都会聚焦在自己的商业模式上,保持内容的合理性。

总之,想通过平台的“补贴”获得比较好的收益,需要我们投入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个回报,确实低于很多人的预期和目标。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7930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