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葬花吟》——被剧情耽误了的传世佳作
脂砚斋说:“余谓雪芹撰此书,中亦为传诗之意”。曹雪芹确实也是个诗人,但是他的诗比起唐宋前人来,到底还是相形见绌,只有放在《红楼梦》的故事情节里,才显得生动。
所以,多数读者把曹雪芹写在《红楼梦》里的这些诗,理解为小说的点缀。如果《红楼梦》是一部经典电影,那些诗歌就是其中的MV,拍得不错而已。
但我认为,《葬花吟》如果局限于情节来解读,让她与其他串联故事的诗歌相提并论,是低估了她。
花谢花飞花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
落絮轻沾扑绣帘。
这四句是铺垫描写春末花谢的情景,凋零的花朵失去了颜色和香气,随风飞满天,无人怜惜。落花随着昆虫所吐的飘荡在空中的游丝、以及飘零的柳絮,飞向亭台楼榭、门窗帘栊。
闺中女儿惜春暮,
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
忍踏落花来复去。
写完了景物,转向写人。少女惋惜春天过去,满怀忧愁,拿起花锄出门葬花。
柳丝榆荚自芳菲,
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
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
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
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
一朝飘泊难寻觅。
这几句是感慨花的处境。柳树榆树不开花,他们的青春期更长,也就不在意桃李等鲜花的凋零。这说的是植物吗?这其实说的是人。
封建时代,女性最自由最美好的时光,都只在出嫁之前,那时她们在娘家是宝贝,可以享受青春的快乐和自由。可是一旦出嫁,就要面对生活的艰辛。
为人妇要侍奉公婆,应酬家族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处理冗杂的家务;为人妻则要赌未来丈夫的良心、性格和责任感,一旦失宠于丈夫,则将终身被冷落甚至虐待;为人母,需要背负沉重的责任,旧时代医药水平落后,女性在生育中也面临较大的生命危险,而且生儿育女本身也会加速女性身体折旧和容易衰老。
由于社会制度的限制,这种命运是每个女孩都无法逃避的。柳树榆树,是男性的象征,男性无法、也不屑共情于女性的敏感与忧虑、恐惧。
桃李之类的鲜花谢了,明年可以再开,但明年闺阁中的女孩子就未必还在了------不是嫁人,便是夭折。
燕子衔花来点缀自己的小窝,真是无情!虽然明年花还会再开,但女主人走了,燕子也迁徙了,这窝也白搭了,花也白啄了,岂不是白白浪费了鲜花?
花儿一年到头都要面对恶劣自然气候的摧残,美丽开放的时间是很短暂的,一下子就会凋谢飘零,无处寻觅。这正如女性的人生,美好的日子总是霎那就凋落,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
花开易见落难寻,
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
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
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
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
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
至又无言去不闻。
这几句是讲葬花的女孩的情绪,因为替落花凋零而难过,在埋葬花朵之后流泪,泪中带血,洒在花落后的空枝上,颜色亦如花开,犹如湘妃哭竹、杜鹃啼血。
杜鹃的叫声像是“不如归去”,但此时它也无语。背上花锄回家关门,借微弱的灯光睡下,窗外下着冷雨,被子尚未温暖,此时最难将息。一如李后主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奈五更寒。
我为什么如此伤神呢?一半是怜惜春天的短暂,一半是恼恨春天的易逝。
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生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故此,人以为喜之时,他反以为悲。
所以,她对春天的态度就是如此的矛盾。这两种情绪交替,瞬息转化。
昨宵庭外悲歌发,
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
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
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昨夜听到户外有悲歌升起,不知是花的幽魂还是鸟的幽魂,无论如何,即便是她们死而有魂,也是留不住的。所有的生命中的美好,都必将走向衰亡,生老病死,无可避免。人生在世,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真希望能像鸟儿一样长出翅膀,随花飞到天涯海角,逃离现实的纷繁芜杂,寻找纯真自由的净土。
------可是,就算飞到天尽头,也找不到这样的净土,哪怕是一块干净的土壤,用来埋葬花一样的生命。
这是全诗的高潮,是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命运的追问。引人遐思和悲叹。
未若锦囊收艳骨,
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
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
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
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
找不到自由的香丘,那落花怎么办呢?与其落在沟渠脏水里同流合污,不如装在锦囊里,用干净的土埋葬。花朵生来干净,不如让她也干净地死去。前文有述:
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
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黛玉把花当作了朋友,希望她们能体面干净地离开这个世界。
接着是黛玉对花的表白:“你死了,有我来收拾掩埋,不知我的死期在何时,我现在葬花,别人笑我痴,等我死时,又不知谁来葬我。”春天过完了,花儿逐渐凋落,美人也将如此老去,走向死亡,青春过去,花落人亡,一切都将消逝。
莎士比亚说过:我的命运存在之处,也就是我的生命沦亡的所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下,艺术家对美和生命的哲思,也是高度相似且能共鸣的。
这诗显然受到唐代诗人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的影响:
洛阳城东桃李花,
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
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
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
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
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
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
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
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
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
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
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
惟有黄昏鸟雀悲。
《代悲白头翁》说的,也是人如花开,青春短暂的可悲,但是是旁观者的态度,不如《葬花吟》那样切身入骨。
唐寅曾经将牡丹花“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楝亭诗钞》中也就有“百年孤冢葬桃花”的诗句。这些前人事迹和诗句应该都给曹雪芹创作的灵感,但是显然,《葬花吟》的深度和优美,更在前人之上,于悲痛绝望之中,又有一股执着与孤傲,让人悲叹之余,又生出敬意与共鸣。
当宝玉听到这首诗,也感到了深深的震撼:
不想宝玉在山坡上听见,先不过点头感叹,次后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使可解释这段悲伤。
此时的黛玉,不只是一个伤心的小心眼儿女孩,而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缩影,曹雪芹是借她之手埋葬青春和美好,借她之口为青春生命悲愤而歌。
黛玉的生日是二月十二花朝节,葬花这日是芒种------给花神饯行的日子。其实这个芒种节送花神的风俗是曹公杜撰的,目的是暗示黛玉的命运:黛玉生于花朝,日后将死于芒种,她是真正的“花神”。
晴雯死时,小丫头说她做了花神,宝玉问是总花神还是单管一个花的神,小丫头随口说是做了芙蓉花神。晴雯是黛玉的影子,其实除了眉眼,现实中与黛玉并无相似和交集,最大作用就是暗示黛玉的命运,也是委屈早夭。
黛玉死后才是真正的花神,而且是“总花神”。只有她,才有葬花的意识和资格。只有她,才能在芒种这个取乐的日子,感受到花神离去的悲情。
可是,这诗如果放在剧情里,就显得没那么高的高度了。
宝玉因不见了林黛玉,便知他躲了别处去了,想了一想,索性迟两日,等他的气消一消再去也罢了。因低头看见许多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锦重重的落了一地,因叹道:“这是他心里生了气,也不收拾这花儿来了。待我送了去,明儿再问着他。”说着,只见宝钗约着他们往外头去。宝玉道:“我就来。”说毕,等他二人去远了,便把那花兜了起来,登山渡水,过树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同林黛玉葬桃花的去处来。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宝玉心下想道:“这不知是那房里的丫头,受了委曲,跑到这个地方来哭。”一面想,一面煞住脚步……
林黛玉只因昨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至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是一腔无明正未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哭了几声,便随口念了几句。
由此可见,这首诗按照剧情去理解,其实就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受了点儿委屈,生出的怨怼之词,能有多大格局呢?事后,宝玉一番解释,黛玉冰释前嫌,立刻就原谅了他,心里又高兴起来。这样看来,这《葬花吟》就成了“气话”,谁还会把它当真呢?
那么,还是《好了歌》或者十二钗判词的内容,看起来更加高端,更加人间清醒了呢!
《葬花吟》思想价值的拔高升华,就这样被剧情耽误了。而且,此诗读来,感觉太过丧气,为很多性格硬朗的读者所不喜。
我们自幼受到的教育都是要积极、向上、阳光,遇到“消极宿命论”、不符合主旋律的作品,会有本能的排斥心理,会主动回避和批判这种艺术类型。但是学院里的这种刻板训练过多之后,会减弱我们对美的感受力和对弱者的同情心。
林黛玉作为丰衣足食的贵族小姐,写这样的诗,固然体现了她的敏感脆弱,悲观情绪。她这样的人如果要算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那小红,芳官,二丫头,刘姥姥这些劳苦大众,岂不是都在地狱里了?
可是换个角度来看,黛玉能怜惜凋谢的花,照顾筑巢育儿的燕子,也体现了她的善良和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已知天地大,犹怜草木青。能推己及人,又能由人而共情于自身,何尝不是一种可贵的品性呢?
黛玉父母双亡,寄人篱下,身体也极为孱弱,一年中都睡不了几个囫囵觉,“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不能吃烤肉和生鲜瓜果,螃蟹只能吃一点夹子肉,还需配合烧酒暖胃。每到换季就生病,冬天着凉,夏季中暑……总之,虽然养尊处优,她真正能享受到的生命乐趣是很有限的,加上对宝玉的爱而无望,她的生活中,快乐的时刻是很少的。
所以,她能自我代入早谢的花朵,感慨生命的艰难和快乐的短暂。
宝钗的诗词风格是带着镣铐跳舞,黄连树下弹琴,在苦中求乐并以此自豪。“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冈”,她不在意困境,困境也难奈她何。
而黛玉是在思索和追问,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不能摆脱这些镣铐枷锁,活出真正的自己呢?
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宝钗的态度,令人敬佩,是多数人做不到的,也有人会觉得她是虚伪的唱高调。而黛玉的悲伤其实更容易引人共情,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生活中的弱者,都在红尘枷锁中倍感煎熬。黛玉的呐喊和悲叹,其实是绝大多数人的心声。
所以,跳脱原著中小情小爱的剧情来审视《葬花吟》,才能感受到这诗的悲天悯人之意。黛玉其他诗作,很多伤于纤艳,属于境界不高的“闺怨”,但这首不太一样,由初始的哀怨到后来的决绝,有一种傲然天地的孤高,触及灵魂的追问,堪称传世佳作。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