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市集、草市
1、起源及发展
古代集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朝,炎帝神农氏开创了原始商品交易,商朝时期出现了专门的交易场所“肆”。
周朝时期,集市被称为“墟”,并有了市场管理和税收制度。《周礼》上记载,周朝时我国集市有三种类型:日昃而市、朝市和夕市。
春秋战国时期,集市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早市、夜市等多种形式。
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狄刘祠》:“京师货物咸趋贸易,以席为店,界成集市,四昼夜而罢;俗呼狄梁大会。”
2、市集的种类:日集、间日集、腊月集、早市、鬼市
日集,即天天有集。例如,户县城内外的四个集市均属日集。
间日集,即每隔数日举行一次的集市。例如,长安县引镇的集期为三、六、九,即每月逢初三、初六、初九、十三、十六、十九、二十三、二十六、二十九为集日。
集市上分行业设市(肆)。各市都有固定集中的营业区域,常见的市有:粮食市。经营对象为原料、面粉、菜油。经纪人提着秤,叫“提秤的”。大宗买卖由经纪人在卖方和买方之间撮合。柴草市,一般设在粮食市附近,出售麦草、硬柴、煤炭。旧时,忌长途贩运硬柴,民谚中说:“千里不贩樵”。因为运费贵,不合算。又有说法“鬼精鬼精,不敢贩葱”,因为葱叶易枯萎。“千里不贩青”,意指长途贩运会使青菜失鲜。
腊月集,是每年农历腊月出现的年货市场,其起始日期各地不一,三原县是腊月初八,叫“腊八会”;乾县是冬至节,称“冬至集”。以起始之日起,一直延续到农历年底。
早市,神木等地,有一种特殊的传统市场,每天一早开市,交易只有2~3个小时,人称“早市”。过去以交易粮食为主,凡进城粜粮籴米者,都在此时买卖。后来渐以蔬菜、瓜果为最多。城郊菜农及城内居民早晨赴市,俗称“赶早市”,仍为惯例。
鬼市,有些地方天不亮成市,天明不久即散集,俗称“露水集”、“鬼集”、“鬼市”。旧时,西安民乐园、东城门里顺城墙一带及八仙庵、三桥镇都有鬼市。
3、其他相关:市语、牙商
市语,是一种集团语,即市场上商贩们所说的行话、隐语。市语的历史很久。宋朝崔糙《类说》引《秦京杂记》云:“长安市人语各不相同,有葫芦语、锁子语、练语、三折语,通名‘市语’。”古代的市语,有些是用反切法将旧词改为新词,如将“斤”说成是“吉恩”,把“两”说成“力盎”之类。
牙商,即旧时集市贸易中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并抽取佣金的中间人。起源很早,汉代称说合牲畜买卖的牙商为“驵会”。唐朝发展到各种买卖,有“牙郎”、“牙侩”、“牙人”、“牙子”等名称。
古代集市根据时间和商品种类有多种分类。例如,正月有灯市,二月有花市,三月有蚕市,四月有锦市,五月有扇市,六月有香市,七月有宝市,八月有桂市,九月有药市,十月有酒市,十一月有梅市,十二月有桃符市。
4、草市
草市原来是乡村定期集市,各地又有俗称,两广、福建等地称墟,川黔等地称场,江西等地称扵,北方称集。起源很早,东晋时建康(南京)城外就有草市,大都位于水陆交通要道或津渡及驿站所在地。其命名用意,或说因市场房舍用草盖成,或说因初系买卖草料市集。
六朝时开始设立“草市尉”对草市进行管理。
唐朝中期以后,农村商业发展,草市更盛。到唐末五代,战乱频繁,江淮富户和城市居民,到草市建草屋居住避难的不少,使有些草市更渐繁盛,有的竟发展成为新兴城镇。
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到宋代,其中一部分发展成为居民点,个别的上升为县、镇;而紧临州县城郭的草市,则发展成为新的商业市区,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如陆游在其诗中就曾经写道:“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时与猫璞学习小字--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