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救不了失意人
“一醉解千愁”,但我认为喝酒救不了失意人。
大学的时候,我和几个同学去大连玩,买了一箱啤酒在酒店喝,那时候觉得喝酒很酷,是成年人该做的事。
第一次失恋的时候,除了伤心,我有一种微妙的兴奋:我要为爱买醉了!叫上朋友一起喝酒,原打算不醉不归用酒精麻痹自己,但后来发现不如一起痛骂渣男来得解气。
再后来,生活或工作上遇到烦闷的时候,我就喊三两好友一起喝酒,主要是吐槽烦心事,发泄情绪,酒精只是“小菜”。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喝酒解不了愁,甚至让我愁上加愁。
刚开始喝的时候还好,只是在品酒的滋味,几杯下肚,一些平时刻意压在心里的烦心事随着酒精发酵、翻涌,此时酒精是“放大器”——放大心里的痛苦,哪怕平时清醒时不在意的一件小事,在酒精的作用下变成心里的一根刺,鲜明而执拗地扎在心上,反复扎反复痛苦。越喝越愁、越愁越喝,喝酒救不了失意人。
我有的时候会和别人吹牛——我从来没有喝醉过。别人不知真相,夸我酒量好。其实我知道不是我酒量好,而是我清醒克制。不管是开心喝酒还是伤心喝酒,我喝到一定程度就不会再喝,我不敢喝多,因为不敢试探内心的临界点、不敢面对未知的恐惧。很庆幸我没有遇到会被劝酒的场合。
我失意又懦弱。
我喜欢掌控自己的一切,不喜欢让我失控的一切。我明白现在的失意是哪些,也不需要酒精来拯救我,甚至有增加我烦恼的风险——躯体失控、灵魂失控。想象一下:醉酒后无法掌控自己的身体,思维似清醒似混沌,酒醒后的懊悔……都是我无法接受的失控,宁可清醒地痛苦着。
喝酒会让失意人更痛苦。
适量饮酒,从我做起。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