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有道

  盗贼也有他们的行为准则。云氏讲述此事道:明朝时期,郧阳山中有很多大盗,他们聚集了成千的手下,分成多个小组,各自有头目领导,进行侦察和掠夺。只需一支竹箭作为信号,他们就能越过山岭,渡过溪流,一夜之间行进数百里。

  郧阳的抚军某,曾在夏日夜晚在庭院中乘凉,夜色漆黑,灯火明亮。突然,一个人影从屋檐下迅速窜出,抓住了抚军。这人脸色苍白,穿着黑衣,脸上长着七根像雪一样白的长毛。抚军惊骇至极,乞求盗贼说出他的要求。盗贼说:“给我二百两银子作为路费,我就饶了你。”抚军立刻照办。黑衣人纵身一跃,仿佛振翅飞翔,消失在黑暗中。

  抚军招募了几十个擅长抓捕的能手,悬赏重金捉拿盗贼,但都没有成功。抓捕者们被鞭打得背上血肉模糊,他们的妻子儿女也被囚禁在监狱里。有人推荐了一位老狱卒,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之前因年老多病而退职。现在被召来,他自称愿意带着三个月的口粮进入山谷,保证能告破此案。抚军答应了他的请求。

  老狱卒背着铺盖,穿着草鞋就出发了。走了几天后,他经过一个山市,发现这里的人说话口音不同,客栈的饮食也与他平时所见不同。老狱卒在酒馆里大吃大喝,喝醉后恶语相向。很快,几个酒店伙计就把他绑了起来。盗贼的头目在庭院里审问他。老狱卒趴在地上,把自己此行的目的告诉了头目。他抬头看了看头目的相貌:圆眼黄眉,脸窄背阔,白胡子染成了绿色,根部还露着本色,看上去像是五六十岁的样子。头目坐在虎皮上,俨然沐猴而冠的样子。然而四十年前,这位头目曾与老狱卒有过盗贼的交情。于是,他亲自扶起老狱卒,立刻用竹箭召集他的同伙。过了一夜,带来一个皮肤白皙的年轻人拜见老狱卒。这年轻人大约十七八岁,面颊和下巴的轮廓柔美得像女子。头目呵斥了他一顿,磕头谢罪。对老狱卒说:“这小子就是那个脸色苍白的盗贼。之前他只是和抚军开个玩笑而已。原来那白胡子是他的伪装工具。老狱卒在这里住了两晚后告别离去,头目对他说:“你回去告诉巡抚,不要再鞭打抓捕的人了。我们已经把抢来的东西都归还了。我虽然是个绿林人,但也很看重名声。希望你能把我当作对手看待,我发誓不会辜负你的期望。早晚有一天,我会归顺朝廷,取得都督的印信易如反掌。”老狱卒茫然地走出山谷,去见抚军。但他什么都没还说,抚军就率先说道:“那天夜里,那个黑衣人把抢去的东西都还回来了。”算算时间,正好是盗贼磕头谢罪的那天。而按照路程计算,这里距离郧阳有三百里之遥。这些盗贼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8787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