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家庭矛盾给我带来的思考
我有两个孩子,平时我父母跟我们住在一起。弟弟三岁了,和姐姐在一起玩的时候多,经常会有一些小冲突,玩闹的过了有时候家里会乱,我一般都让他们自己解决冲突,自己收拾。但是我母亲非常不满,总是苛责老大,孩子们也有时顶嘴,不听老人的话。父母觉得我在惯孩子。总是在生气抱怨,吓唬孩子,一直跟我说这样下去我的孩子完了,各种灾难化的说辞。可是我觉得我的孩子很好~我不想让我的孩子像我一样被打骂,讨好型人格。这些话跟老人是没法沟通的,也不敢说,我理解老人不容易,很心疼他们,又想用我的方式教育孩子。每天在老人和孩子中间调和矛盾,惶惶不安,分开,自己目前身体不允许,也不放心老人,各种心累[困]。。感觉焦虑复发了
母亲苛责老大,会让案主有怎样的感受呢?
母亲吓唬孩子,案主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和老人没法沟通,是觉得沟通无效,背后有没有无力感?
不敢说,是害怕什么?
想分开,又不能的焦灼感
总体让我感受到案主陷入了深深地无力,无能,无用的这类感受里。
案主能不能看见自己的情绪感受,能不能接受这样的感受呢?
我分享一个我的案例,我先生有时候用粗暴的方式呵斥孩子,之前一直无明地和先生对抗而保护孩子,导致更大的冲突,先生不能接受他在训孩子的时候我说一个“不”字。
我觉得他不可理喻!
后来,一个瞬间我突然感受到了,原来我一直以来无意识的举动,都来源于要保护受伤的自己,我把我的孩子投射成了那个“可怜兮兮,弱弱”的小时候的自己。把先生投射成了坏妈妈。
看见之后,奇怪的是,我们家庭里面再也没有因此发生过矛盾,这可是困扰了我10年的问题。春节期间是家人相处时间最多的时刻,也没有发生哦。
这个看见,也让我看到了先生当下的行为背后,也是他整个家族的动力。允许了,就不对抗了,不对抗了,纠结就没有了。
复杂的心理学名词让我眼花缭乱(脑子不好使哈),我自己的亲身体验,如果没有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光看这些名词理论,很难从心的层面心甘情愿的去做到。因为心没有流动,说出话语,就像照书读字一样,把一段声波发了出去。
为什么这里没有分析母亲背后的情绪感受需求,因为这里旨在成长自己,我所看所听会引发我怎样的感受,我想要什么?我想要什么并不是对方一定要满足我才能好。而是,我以怎样的心去面对。
当然了,心理学的方法可以使用,在使用的同时也依然保持一个觉的心:
我这样做是为了他更好的配合?还是只是提出我的需求,哪怕他不配合我也欣然接受?
不过我发现,心流动了,术和技法也没有用的必要了,当下就流淌出来了,不会从大脑里再过一下我需要用哪种方法来应对?
就像有句话说“明白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好像说的就是我的前半生,后半生怎么书写,还得靠心哪,老祖宗说的好,心生万法。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8828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