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1 《哪吒2》对于教育的启示

大年初三下午和女儿一起看了动画电影《哪吒2》。在众多贺岁影片中,《哪吒2》一骑绝尘,稳坐春节榜票房第一。

《哪吒2》的成功并非偶然,影片不只是简单的动画娱乐,更像是一次文化与现实的巧妙对话,用独特视角展现深刻内涵。饺子导演五年磨一剑,用心至诚,着实令人敬佩。

影片可圈可点之处很多,如精妙的创意、丰富的文化隐喻、 出人意料的反转、角色形象的立体塑造等。今天,我主要想从一名教育者的视角,聊一聊这部影片对于我的一点启示(仅代表个人观点哈):理解和悦纳孩子的“独特性”。

哪吒是魔丸转世,在未经师傅点化时顽劣不羁,行为乖张。但他的妈妈从未嫌弃过他,也未放弃过他,至始至终全身心地爱着他。“不管你是仙是魔,你就是妈妈的儿。”“陪伴你的每一天,妈妈都非常开心。”影片中,哪吒妈妈深陷天云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不顾疼痛,紧紧拥抱被施穿心咒(全身布满尖刺)的哪吒,说了上述话,令人泪目。正是哪吒妈妈对哪吒的这份至纯至真的大爱,才激发了哪吒挣脱束缚、浴水重生的斗志和能量。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时会遇到与众不同、甚至有点“另类”的“特殊生”,他们调皮任性、不遵守规则、时不时闯祸惹麻烦。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需要教育智慧,更需要理解和悦纳,在尊重他们独特性的前提下开展教育工作。

我现在任教的班级里就有一位极其特殊的孩子L。上学期在我刚接手这个班时,被他的“出格”表现惊呆了,尽管他已经六年级了,但他的行为举止还像幼稚园的孩子。他上课全程走神,一会儿东倒西歪,一会玩弄课桌肚里的文具,有时还发出怪声,一副“我就这样,你们能拿我怎么样”的“摆烂”状态。

课下他常常出言不逊,爆粗口,同学们都不喜欢跟他玩;作业瞎做,字写得像倒塌的房子……

我曾几度试图跟他建立对话,但都以失败告终,不管跟他说什么,他好像都听不进,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他似乎在心里竖起了一道坚固的城墙,独将自己一人置身于城墙内,而将众人隔断于城墙外。

一开始,课堂上,我会经常提醒他认真听讲,有时也会严肃批评他,但他完全不care,依然我行我素。后来,我决定改变策略。第一步,悦纳;第二步,“忽视”;第三步,感化。

第一步:悦纳

我摒弃对L的客板印象,将他的“缺点”视为“特点”,并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到这些“特点”的背后成因。原来,他妈妈在四十几岁高龄才生下了他这个独子,所以,全家人都特别宠溺他,长期疏于对他进行教育和引导。由于上课经常不听,回家作业也不会做,恶性循环,学习成绩随着年级增长越来越差,到了六年级,就“破罐子破摔了”。

《小王子》里说:美好的事物是用眼睛看不到的,要用心去看。我尝试理解L,用“心”看L。他的种种“奇葩”行为其实是原生家庭在他身上留下的“生物疤痕”,从某种意义来说,他也是“受害者”。当我意识到这一点后,便对自己说:我要重新认识L,我要向他释放善意……

我以一个观察者的视角,欣赏L,发现他的眼睛很大很漂亮,他好好说话时的模样很可爱,安静阅读时的神情很帅气……

在校园里,只要看到他,我都会主动微笑着跟他打招呼:

L,早上好呀!

L,今天来得这么早呀,真棒!

今天的L好帅呀!

……

尽管他有时不会回应,但他逐渐舒展的笑容告诉我:他已经感受到我的善意了。这就足够了。

有时,我们也会聊天,不聊学习,聊兴趣爱好,聊生活日常,他跟我说的话越来越多了,我们之间的关系“回温”了。

第二步:“忽视”

此处的“忽视”,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不是真的忽视,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教育策略。之前,L在课堂上的一些看似“怪异”的行为,其实都是为了吸引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他的内心缺乏自信也缺乏安全感,想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存在感。

我决定“反其道而行之”,在课堂上用“忽视”取代“关注”,当他开小差、做小动作时,我佯装没看见,专注于教学活动……这种“忽视”反而让L安静了下来,他时不时地悄悄抬头看看黑板、听听课,看着周围的同学在热烈讨论时,他也凑在一旁,也想参与进去……

我一阵惊喜。只要他上课愿意听,就是好的开端。

但他这个阶段,只能坚持听半节课,剩余的半节课依然在玩。怎么继续提升L的课堂听讲率,成为摆在我面前的又一道难题。

第三步:感化

L在学业上最大的问题是对学习缺乏动力,对学习提不起任何兴趣。我需要帮他找寻“动力源”。我提议他做我的助理、英语学科组长,他都不感兴趣,他不愿意承担责任、多做事情。我苦思冥想,为他量身定制一个“礼物长”,就是帮助老师分发(奖励给班级学生的)小礼物、小奖品,如果做的好,自己可以优先得到礼物。孩子都喜欢礼物,L一定也不例外,而且这个职务较松又有面子,对L很有吸引力。果不其然,他一口答应做“礼物长”了。——

他的眼睛里有光了,坐姿也端正了,上课听讲状态一下子好了很多。当我表扬哪位同学时,我就请他记下学号,下课发礼物,第一天的礼物是我从山姆超市购买的奶片。看得出来他非常喜欢这个“礼物长”的职务,看我的眼神也变得柔和了很多,我们之间似乎一下子亲近了很多。

有一天,英语家庭作业是做报纸上的练习,L的英语基础很弱,我想给他减掉两道阅读题,只做基础题,当我问他:哪些题你不想做呀?老师帮你减掉。他竟然回答:我都想做!我觉得自己可以!

那天晚上8点多钟,L的妈妈就把L的作业发给我看了,书写非常端正,这是开学以来他做得最认真的一次作业。“T正在努力改变自己,改变需要勇气,更需要行动。T做到了,很了不起!”我回复了这条信息给L妈妈。L妈妈激动不已。

从那以后,T就像换了一个人,成绩也在不断进步。

临近期末考试前的某个下午,L手里抱着英语书和几本复习资料,竟然主动到办公室找我: 老师,这次期末考试我想考好,你可以帮我辅导辅导吗?

受他的影响,班上还有一名英语成绩较弱的男生N,也在那天下午主动来找我辅导功课。

那一刻,是我从教以来,最幸福的时刻。没有什么比“学生主动要求学习”更让师者兴奋鼓舞的事了!我想,成功的教育大抵就该是让孩子愿学又乐学吧!

他们来办公室找我的时候,我正忙得不可开交,临近学期末,事务性的事情很多……但我还是暂停了手中所有事,热情地为L和N解惑,我得精心维护这来之不易、难能可贵的学习“主动性”呀!

那天下午,L问了很多很多问题,从宏观的“如何复习”问到微观的练习“错题”。他的问题有的很幼稚(我讲了若干遍、特别简单的那种),有的很奇怪(很偏、有点钻牛角尖的问题),当然,也有问得很好的、确实是他不懂的问题。总之,不管他问什么问题,我都耐心地一一解答,直到他满意地离开。

那天下午,办公室里有点吵,有学生在背书,有老师在跟学生交谈。L时而坐着复习(读背)课文、复习练习资料(《六上知识点汇总》、《同练》、《错题本》)错题,时而起身到我身边问问题,他专注投入,一点没有受到办公室环境的影响,沉浸式地复习了整整两节课时间。他就像一位整装待发、随时奔赴战场的的士兵一样执着坚定、斗志昂扬。

眼前的画面让我不可置信,这还是我以前认识的那个L吗?

想起文质老师说过的话:

比“爱学生”更重要的是去发现、去理解、去激发、去唤醒……

版权声明:
作者:倾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8835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