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如何提升概念思维能力?

通常我们将管理者需要的能力分为业务能力(技术能力)、人际能力与概念能力,一般来讲越是处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其概念能力的要求就越高,越是基层管理者,更强调的是业务能力,我在企业内训课《技术向管理转型》抛出这样的观点时,常常能够获得很多参训人员的共鸣。最近和一些高层管理者交流,他们说很认同高管需要有突出的概念能力,但是他们有些不知道具体怎么理解这个概念能力,更进一步他们也想知道要如何提高自身的概念思维能力。

概念能力,通俗地讲就是分析问题的能力,就是能够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将其可能的发展方向和路径进行系统、科学且有逻辑的分析,随着事情的发展,这些分析的正确率越高,说明当事人越是具备相应的概念思维能力。举个例子,有一本小说《遥远的救世主》,开篇就有这样一个场景:

这是男主丁元英出场的一个重头戏,事关他的好友韩楚风在总裁争夺战中应该选择怎样的态度。小说中,对于这一段是如下描写的:

正天集团的总裁病逝,在遗嘱里向董事局提名韩楚风为总裁候选人。前总裁是正天集团最有威望的人物,遗嘱提名的分量可想而知。但提名并不等于决议,两名副总裁是当然的候选人,这使正天集团高层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韩楚风这时并非集团副总裁,只是正天商业大厦的总经理,在他的前面还排着两位集团副总裁。于是,争与不争,就成了一个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集团内要掀起一场风波的原因。以下是丁元英和韩楚风围绕这件事的一个对话,丁元英委婉地建议韩楚风主动退让。

丁元英说:“这事退后一步让条道儿请两个副总裁先过去,可能胜算要多一些,但不是没有失算的可能。只是事关重大,我担不起这个闪失。”

韩楚风淡然一笑说:“我尚没拿起,谈何放下?”

丁元英自己端起酒喝了一杯,说:“你办事老总裁放心,但董事局不一定放心。董事局关心的不是老总裁的遗嘱,而是利润。同时,这里还有一个资历问题,对你也是一个潜在的障碍。退一步,让两个副总裁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让他们去内耗,等他们斗得两败俱伤的时候,企业必然会蒙受损失,此消彼长,有个比较。当董事局看清楚谁是争权的、谁是干事的,自然就众望所归了,你才有可能树立真正的权威。否则,你一登上拳台就会促使他们先结成联盟,你很可能是第一个牺牲品。”

韩楚风问:“他们要是不内耗呢?”

丁元英说:“这是文化属性,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

这是一个智者的出场。说丁元英是一位智者,判断的依据就是丁元英这个人,活得有逻辑。智者与平常人的最大区别,就是智者能够超越表象,能够看到事物背后的逻辑,并且依据逻辑来看待事物、处理问题。从丁元英为韩楚风出的主意看,他不是简单地被自利动机牵着鼻子走,他能够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情的本相,不囿于眼前的利益。这很了不起,这种境界和器识,超越了我们绝大多数人。

在我看来,这就是典型的概念思维能力,也就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如何提升管理者的概念思维能力,或者可以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第一,深入学习与研究。具体而言,一是广泛地阅读:涉猎不同领域的书籍、文章和资料,如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通过学习新的概念、观点和理论,扩展思维的边界,培养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实际上,管理者不只要学习商学,还有很重要的一些学科,如历史学、哲学、社会学等。二是参加专业培训:参加相关的管理技能、领导力培训课程或概念思维训练,系统地学习概念思维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可以帮助管理者更深入地理解概念思维的本质和应用。三是进行行业研究:深入研究所在行业的动态、趋势和竞争对手情况,了解行业内的先进理念和成功案例,从而更好地把握行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为概念思维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参考。

第二,实践与反思。一是日常工作中的应用。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运用概念思维来处理问题和做出决策。例如,在制定企业战略时,不仅要关注具体的业务细节,还要从宏观层面把握市场趋势、行业竞争格局等,提炼出关键概念和核心要素,形成清晰的战略思路。二是项目管理中的锻炼。参与或主导一些复杂的项目,通过解决项目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锻炼自己的概念思维能力。在项目过程中,要学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多个子问题,然后对每个子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提炼出关键概念和解决方案。三是定期反思与总结。定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总结在运用概念思维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思考如何改进和提升。可以通过写工作日志或反思报告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和收获,以便更好地回顾和总结。

第三,思维训练与工具使用一是思维导图:使用思维导图工具将复杂问题或概念可视化,帮助整理和连接思维。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创造性思维,促进思维的关联性和整体性。例如,在分析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时,可以用思维导图将各个部门、岗位和业务环节之间的关系清晰地展现出来,从而更好地理解企业的整体运作逻辑。二是问题解决方法:学习和应用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如SWOT分析、因果关系图、决策树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你系统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例如,在面对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时,可以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制定出相应的竞争策略。三是生疑提问训练:对事物或过去一直被人认为是正确的东西或某种固定的思考模式敢于并且善于提出新观点和新建议,并能运用各种证据证明新结论的正确性。在工作中,要养成多问“为什么”的习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变换观察同一问题,避免被知觉假象所迷惑,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第四,交流与合作一是团队协作: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在团队讨论中,要鼓励成员发表不同的观点和想法,通过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激发新的思维火花,促进概念思维的发展。同时,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从中吸取有益的成分,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和观点。二是跨部门沟通: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了解不同部门的工作内容和需求,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例如,与市场部门、研发部门、生产部门等进行定期的交流和沟通,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的整体运营情况,为概念思维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支持。三是外部交流:积极参加行业研讨会、论坛、学术会议等活动,与同行、专家、学者等进行交流和互动,了解行业内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思想,拓展自己的思维边界。此外,还可以与外部的合作伙伴、客户等进行沟通和交流,从他们的角度获取不同的观点和信息,为企业的决策和发展提供参考。

第五,心智模式的转变一是从过程导向和结果导向到效果导向:避免仅关注过程和结果,而忽视效果的思维模式。要明确工作的目标和效果,以效果为导向,集中有限资源于价值创造关键环节,创造出最大价值。例如,在制定企业战略时,不仅要考虑战略的实施过程和预期结果,更要关注战略对企业长期发展和价值创造的实际效果。二是培养系统思维:具备系统思维能力,能够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而不是仅仅关注局部或表面现象。在分析企业问题时,要学会将各个因素放在一个整体系统中进行考虑,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形成全面、系统的概念和解决方案。三是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勇于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和习惯,敢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不要局限于常规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案,要敢于创新,提出独特的见解和想法,从而提升自己的概念思维能力。

应该说,概念思维能力是一种可以习得的能力,长此以往地投入学习和实践,往往能够日渐精进(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欢迎关注)。

作者简介

王荣增管理咨询师、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CMC)、管理培训师、商业作者。专注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咨询及培训,著有《精进管理:如何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版权声明:
作者:siwei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8857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