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之一百一十五:义随“人”换

 “义随‘人’换”是指词语的意义随着使用者的不同或语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语言中非常常见,尤其是在不同的文化、时代或群体中,同一个词可能会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同一个词语,在不同人的口中,或者针对不同人群,含义发生转换。

1. 不同群体的使用:同一个词在不同群体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1)卷。【学生群体中指学习上的激烈竞争(如“内卷”),职场人士中指工作中的过度竞争或加班文化,而理发师中指卷发。】

(2)大佬。【网络用语指某领域的高手或权威,黑帮文化指帮派中的头目。】

(3)打工人。【年轻人是自嘲为普通劳动者,老一辈是指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

2. 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变化: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1)绿色。【环保领域指环保、可持续发展,交通信号灯指可以通行,情感表达指嫉妒(如“眼红”)。】

(2)躺平。【消极态度是指放弃努力、消极应对生活,积极态度指拒绝内卷、追求简单生活。】

(3)韭菜。【金融领域指被割韭菜的投资者,日常用语指容易被欺骗或利用的人。】

3. 不同文化中的意义变化:同一个词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1)龙。【中国文化里象征权力、吉祥和力量,西方文化里常被视为邪恶或危险的生物。】

(2)狗。【中国文化里有时带有贬义(如“狗腿子”),西方文化里常被视为忠诚和友好的象征。】

(3)红色。【中国文化里象征喜庆、吉祥,西方文化里可能象征危险或警告。】

4. 不同时代的语义演变:同一个词在不同时代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1)小姐。【在古代指富贵人家的女儿,现代可能带有贬义,指从事不正当职业的女性。】

(2)同志。【在过去指志同道合的人或革命战友,而现在在某些语境中指同性恋者。】

(3)土豪。【在古代指地方上的恶霸或地主,在现代指有钱但品味不高的人,有时带调侃意味。】

5. 网络用语中的语义变化:网络用语常常赋予传统词语新的含义。

(1)666。【传统意义是数字六,网络用语表示赞美或佩服。】

(2)舔狗。【传统意义无明确含义。网络用语指一味讨好他人的人。】

(3)神仙。【传统意义指超自然的存在,网络用语形容某人非常厉害或出色。】

6. 个人化的语义变化:同一个词在不同人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1)家。【对一些人是指温暖、安全的地方,而对另一些人可能带来压力或负面情绪。】

(2)成功。【对一些人是指财富和地位,而对另一些人则指幸福和满足感。】

(3)自由。【对一些人是指无拘无束的生活,而对另一些人指责任和选择的权利。】

【总结】“义随‘人’换”体现了语言的动态性和多样性。同一个词的意义会随着使用者、语境、文化、时代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现象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也反映了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复杂性。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语言的灵活性和深度。

(1)别人说“不要"的时候通常是在调情,而我说的"不要!"只是在斗地主。【“不要”在情侣和单身狗的口中,含义转换了,这是一个单身狗的自我调侃。

(2)女生觉得没衣服穿是没新衣服穿。男生觉得没衣服穿是没干净衣服穿。【这是男女有别在“没衣服穿”上的具体表现。】

(3)小孩说"下次一起玩"是明天,学生说"下次一起玩"是下周末,年轻人说"下次一起玩"是下个长假,你说"下次一起玩”可能是指世界末日。【反映了人类社交欲望随着年龄的递增而衰减,引人深思。其表现形式却简单粗暴,彷佛词典对一词多义的罗列。】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8879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