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斧声烛影”神秘面纱(5)
看到这里,细心的读友可能注意到,杜太后生育赵廷美时,已经是45岁了!即使是现代,也属于高龄产妇,在医学极不发达的古代来说,应该极度危险,这可能吗?
如果我们再结合《宋史.赵廷美传》记载的一段话,可能会得出另外的结论:赵廷美并非杜太后所生。
这段话是这样说的:赵廷美死后不久,赵光义从容对身边宰相说:“赵廷美是朕的乳母陈国夫人耿氏所生,耿氏后出嫁赵氏,生供奉官赵廷俊,赵廷俊便是廷美的同母弟弟。”也就是说,赵光义亲口确认,赵廷美的母亲是耿氏!
同一部《宋史》,关于赵廷美的母亲记载却大不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以后详细分析。
老五赵光赞,出生年月不详,卒年也不详,夭折。公元962年(太祖建隆三年)四月,赠中书令,赐名,追封夔王,后来改封为岐王。
四,赵匡胤的儿子
赵匡胤一生有四个儿子,长子滕王赵德秀、次子魏王赵徳昭、三子舒王赵德林、四子楚王赵德芳。
长子赵德秀和四子赵德林早亡,名字和王爵都是宋徽宗赵佶追赐的。
次子赵德昭生于公元951年,母亲是孝惠贺皇后。
公元964年赵德昭出阁,出阁即皇子离开皇宫,标志着皇子成年,有别常人的“冠礼”。皇子出阁离开皇宫后,无诏令不得随意进入皇宫,可以拥有自己的府邸,授予官职,参与政事,娶妻生子。按唐汉的一般规定,皇子出阁便封王,但整个赵匡胤时期,赵德昭都没有被封王,刚开始仅挂名“贵州防御使”的官衔。
公元973年赵匡胤封赵徳昭“兴元(陕西汉中)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公元976年,赵光义即位,封赵德昭“京兆尹”,兼“侍中”,封“武功郡王”,这是赵德昭的第一个王爵。公元979年,赵德昭跟随赵光义出征幽州,遭赵光义斥责后自刎而死。赵德昭死亡的具体过程,以后细讲。
三子赵德芳就是评书《杨家将》里的“八贤王”,生于公元959年,生母不详。公元976年,赵德芳出阁初,被授予“贵州防御使”。十月,赵匡胤驾崩,赵光义即位,封赵德芳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
公元981年,赵德芳因病去世,生前并没有封王。赵德芳死后,赵光义追封他为岐王,后改封他为楚王,宋徽宗改封他为秦王。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8882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