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美好的东西都是缓慢的
文/梁树丽
每天下午四点钟我和儿子都会去健身房健身。
我是第一次在健身房健身,我对一切都是无知,可以说我是一个妥妥的小白,为了避免锻炼受伤,我找了一对一的教练辅导。
我们都知道“师傅领进门,以后靠个人”,所以师傅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运动,哪怕是跑步这样简单的运动,我们都要有安全意识,因为运动是一项技能,既然是技能肯定需要技巧和科学规划,我们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就去贸然行动,我们就很容易受伤。
我比儿子提前10分钟到达VIP训练室,我不喜欢迟到,这是我做事的原则,而儿子却喜欢掐着点到,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
我现在跑步机上走10分钟,教练说这是热身,热身之后是拉伸,我们身边很多人没有热身的意识,往往一到达目的地就开始跑步,我想起我们的课间操,学生排好队之后就是直接跑步,我在想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先让学生做做热身,这样可以避免跑步受伤。
接下来教练让我开合跳,一组30个,然后就是抬腿拉伸,我需要完成四组才行,在整个过程中教练提醒我控制节奏,没完成一组就给自己缓冲的时间,弯腰拉伸腿部,然后高抬腿放松。
可能是我着急完成,我总是会追求速度,这时候教练就会提醒我慢下来,慢下来,控制住呼吸,控制住节奏。
我做力量训练的时候也是如此,教练让我每个手中拎着5公斤的铁环,迈右脚上到一个台阶上,然后再下来,一组做20个,我也需要做四组。
做这个动作主要靠感觉,因为我不能低头看脚下,第一天训练的时候,我总担心自己踩空,所以会不自觉偷看脚下,但是第二次再做的事情,我就有了觉察力,而且速度越慢,我的觉察力就越强。
当我做完基础动作之后,教练让我练习开肩,整个过程也是缓慢的,特别慢,但是我一会就流汗了。
我突然明白不是激烈的运动会出汗,这种慢动作才是真正的考验持久力,虽然每组动作练习五次,但到第三次的时候胳膊已经酸痛了。
我这几天倒是有了仪态意识,我不管是站立还是行走,我都会提醒自己收住肚子,肩向外展,挺胸抬头,教练说一个人的仪态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着一个人的精气神。
在儿子开启训练前,教练给他拍了照,很明显他的肩向内耸,但两节课后,他的身体就变得挺拔了,他学会了开肩动作。
所有的一切都是慢动作,我们不必着急,让一切慢慢发生就好。
毕淑敏老师说:凡是自然界美好的东西都是缓慢的, 慢是个很好的词。
体能训练一个小时后,教练让我在跑步机上运动,他给我设置的坡度也从6变成了10,速度也从4变成5,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大,但是行走的时候特别累,仅仅二十分钟我就满头大汗了。
我问教练是否需要跑起来,因为我觉得跑起来才和跑步机的名字相匹配,但是教练告诉我只能走,而且需要放慢速度,一步一步行走。
我在跑步机上走的时候,我并不喜欢看手机,而是放空自己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脚上,感受脚掌和“地面”接触的踏实感,这是一种正念的训练。
我突然发现训练和瑜伽是相通的,我需要关注的都是呼吸,我们要在一呼一吸中寻找平衡。
幸运的是我有几年练瑜伽的经历,虽然这两年荒废了自己,但是植根于头脑中的东西总是会在不经意间被激活并重启使用。
教练让我每天早上称体重,然后拍照给他,这个看见的过程也是蜕变的过程,虽然每天的体重变化不大,但是我能感觉到我的身体开始变得轻盈。
只是我的脚底还是疼痛,我脚底筋膜炎成了我的噩梦,它每天都在提醒我它从未走远,而我也奈何不了它。
我认为是我体重大压迫的原因,但教练告诉我是我身上的肌肉太僵硬了,造成它不灵活,缺少了柔韧性。
肌肉应该是软的?是的,如果我们的肌肉能像婴儿身上的肉一样柔软,我们哪里会有什么颈椎病,腰椎病呢?我?之所以生病是因为我们的肌肉群变成了死肌肉,僵化导致我们的各个关节锁死,就像生锈的门一样,我们需要用力才能打开,而打开的过程就是激活,就是达到滋润自如的效果。
我们经常一个姿势站或坐,甚至以不正确的姿势去长时间行走,我自然哪里都是疼痛,所以按摩只是缓解一下子,真正需要改正的是我们的体态。
教练告诉我不要着急,也不要急于求成,让一切慢慢发生,才能真正彻底地解决问题,否则只能是赋予表面的存在。
他说得非常有道理,我应该有掌控自己的能力,而且我应该把这件事认真做下去。
静待花开,慢煮生活。
感恩!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