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学生问题诊疗》至~87页
用测试的方法研究学生的心理,就像医院的CT和B超一样,非常地客观。但是它又不像化验单,一望可知,研究学生心理是一个理解问题,需要慢慢去锻炼,没有那么容易,但一点也不神秘。
很多人并不愿意做这样的研究,只希望获得一些现成的方法,得到一些招数,虽然也可以把工作干得很优秀,但只能做操作型人才,跟研究型人才不可同日而语。
用测试的方法分析学生的心理,会见到很多材料,而一个孩子的材料,总的说来有一个关键词,一个主旋律,抓住主干,将侧枝安在主干上,自圆其说,并且用实践去检验,实践才是检验问题的关键。当然,也有些孩子有很多特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定势和思维习惯,有些思维缺陷,自己发现不了。只能由别人来发现:途径有两条。1、读书,通过阅读得到新的信息和新的思维。2、讨论,进行质疑和反驳。能够挑毛病,对你加以指导的人是真正的良师益友。一个人要提高自身素质,就需要比你层次高的人给你挑毛病。
如何对待家长?谈到每个学生都会问家庭情况。家庭是学生生长的土壤,不了解家庭,很难了解学生。跟家长打交道的目的是调查,而不是埋怨家长。家长可以配合工作就请他配合,家长指望不上,就不要指望,家长会找一堆麻烦,就不要招惹。
教师的理论应该化作能力,教师应该研究心理学,应该有大量的理论知识做基础。但是面对具体的教育问题,应该活学活用,就像打仗的人,应该很熟悉兵法,却不能一边翻书,一边打仗,否则就是书呆子一个。
教育问题学生,非常考验老师的创新能力,而老师的创新能力,需要在实践学习和反思中获得,在没路的地方找路,但是绝大多数老师都是用习惯工作,缺乏这样的能力。
我教了很多年的书,这样的意识也是现在才有的。我发现自己有太多的欠缺,如果现在只有二三十岁,我一定要重新去走这段路,重新规划自己的教育生涯,去过一个幸福的教育人生!而现在,当职业生涯进入倒计时,要加强珍惜强,努力成长,绝不可倚老卖老!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