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数据仍有不少错误
春节前,《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大量数据雷同》一文,不到 24 小时被删。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随后就「编辑错误」致歉,下架了所有公开数据。2月10日,终于恢复下载,但似乎仍有不少错误。
上海医生提出「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之后,医保局立即奔赴上海登门面谈,日前又通过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回应,药品质量没问题,上海医生道听途说,查无实据。
而药品质量最直接的责任方,药监局却始终低调。即使在一致性评价数据被曝大量「编辑错误」的情况下,仍然不吭一声。历时半月,到底自查、修正了哪些错误,这些错误又是怎么导致的,以后如何避免,一概没有交代。
先来看看数据更正之后,目前发现的一些错误。
编辑错误
一致性评价中,仿制药通过生物等效性试验来证明疗效与原研药无异。T/R比值是最关键的指标,也就是受试制剂(仿制药,T)与参比制剂(原研药,R)的血药浓度之比,应该在80%-125%之间。
上图为官方更正之前下载的数据,引自「仁风亭」,作者当时指出了更多数据错误。
更正之后,空腹数据已改,但餐后数据,用 T 除以 R 并不是红框中的数值。
这种错误并非孤例,上图是一款仿制药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的一致性评价数据,红框中的数值,并不是左侧 T 与 R 的比值。
统计错误
据财新报道,曾发现一致性评价多处数据雷同的博主「Air-Moving Device」指出,原有 15 款仿制药数据存在统计学错误,本次恢复下载以后,还有 4 款,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替米沙坦片、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各有一个仿制药。
统计学上,T/R 值,与 90% 置信区间存在逻辑关系。置信区间的低值乘以高值再开平方,应该等于 T/R 值。
上图,上海现代制药的克拉霉素片的 T/R 值与 90%CI 存在异常关系。
源头错误
还有一些在数据报告提交评审之前就已经存在的错误。很多制药企业会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临床研究、数据统计、样本检测外包给第三方的 CRO 公司,而有些 CRO 公司可能会将自己承接的不同药品的研究数据混淆,导致雷同或错误。
Air-Moving Device 发现,华中药业盐酸克林霉素胶囊一致性评价数据,与华润三九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发表在《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的数据完全一致。这两款药的第三方机构完全一致,临床研究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生物样本检测机构:安徽万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盐酸克林霉素胶囊一致性评价数据。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生物等效性研究,《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4 年第 14 期,2116 页。T/R 值以及 90%CI 数据均完全一致。
如果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对主动送到案头,并经过审评公开的数据,都无法确保真实准确,老百姓又有什么理由相信,这样的机构有能力对研发、生产各个具体环节的违规和疏忽进行合格的监管。
如此低级的数据错误频繁出现,药品质量真的会像医保局拍胸脯回应的那样可靠吗?中国仿制药如何度过信任危机,恐怕不能只是躲在幕后,靠前台表演拙劣的舆情公关。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