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首最美的元宵诗词,愿月上柳梢头时,有情人都能相约黄昏后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日又称为“上元节”。
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据说在唐代元宵节还要放十天假呢,是不是觉得有点心酸了!
元宵节这一天男男女女出门赏灯,因而又有古代情人节之称。看灯猜灯谜,赏月吃元宵,元宵节总带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寓意。
1、《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唐代〕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2、《长安正月十五日》
白居易 〔唐代〕
喧喧车骑帝王州,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3、《元夕》
邵伯温 〔宋代〕
从昔遨游盛两川,充城人物自骈阗。
万家灯火春风陌,十里绮罗明月天。
4、《上元竹枝词》
符曾〔清代〕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5、《元宵》
唐寅 〔明代〕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6、《元夜》
朱淑真〔宋代〕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7、《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宋代〕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8、《生查子·元夕》
朱淑真〔宋代〕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9、《元夕》
王守仁 〔明代〕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弟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10、《正月十五日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诗》
杨广 〔隋代〕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凝流水,春风含夜梅。
幡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11、《正月十五日夜月》
白居易 〔唐代〕
岁熟人心乐,朝游复夜游。
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
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
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
12、《踏莎行·元夕》
毛滂 〔宋代〕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
无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官桥柳。
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
沉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
13、《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刘克庄 〔宋代〕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
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
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14、《明月逐人来》
李持正〔宋代〕
星河明淡,春来深浅。红莲正、满城开遍。
禁街行乐,暗尘香拂面。皓月随人近远。
天半鳌山,光动凤楼两观。东风静、珠帘不卷。
玉辇将归,云外闻弦管。认得宫花影转。
15、《元夜》
顾璘〔明代〕
明月满千门,时清乐事繁。
酒香浮夜市,花影袅春幡。
漏静鸣箫远,灯辉狭室温。
苦吟酬节序,飘泊任乾坤。
16、《元夜》
缪公恩〔清代〕
火树银花十里宽,歌声喧入白云端。
春宵素月无人管,任我凭栏彻夜看。
17、《柳梢青·己未元夕》
吴潜 〔宋代〕
好把元宵。良辰美景,暮暮朝朝。
万盏华灯,一轮明月,燕管秦箫。
何人帕坠鲛绡。有玉凤、金鸾绣雕。
目下欢娱,眼前烦恼,只在今宵。
18、《蝶恋花·密州上元》
苏轼 〔宋代〕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19、《折桂令·元宵》
佚名〔元代〕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20、《正月十五日至头围》
柯箖〔清代〕
山村羯鼓与饧箫,旅馆黄昏破寂寥。
邀月樽前春漫漫,试灯风里雨潇潇。
近年飘泊如浮梗,半夜喧腾又上潮。
行李匆匆正月半,可怜今夕是元宵。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053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